五泉镇,隶属于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地处杨陵区西北部。东接大寨街道,南与
揉谷镇毗邻,西与宝鸡市
扶风县段家镇、
绛帐镇接壤,北隔湋河与扶风县
杏林镇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千米,总面积32.2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由镇内五泉村得名。
明清属扶风县。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扶风县四区。
1950年2月,属第四区。
1956年3月,设五泉乡。
1958年9月,属绛帐乡,10月为绛帐公社五泉管理区。
1961年,设五泉公社。
1982年10月,属杨陵区。
1984年3月,改设乡。
1998年7月,改设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辖五泉、桶张、崔家、王上、斜上、汤家、高家、郭管、绛中、绛南、夹道、毕公、朱家、曹堡、曹沟、椒生、茂陵、上湾、帅家19个行政村;下设6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五泉镇下辖1个社区、20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五泉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五泉镇地处杨陵区西北部。东接大寨街道,南与
揉谷镇毗邻,西与宝鸡市
扶风县段家镇、
绛帐镇接壤,北隔湋河与扶风县
杏林镇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千米,总面积32.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五泉镇地势略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516.4—540.1米,相对高差24米,坡降5‰。
水系水文
五泉镇境内
湋河属
渭河水系。自西向东由曹堡村流入,从帅家村流出,境内河道长9.7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辖区总人口2338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900人,城镇化率25.2%。另有流动人口2171人。总人口中,男性11730人,占50.2%;女性11650人,占49.8%;14岁以下4243人,占18.1%;15—64岁17014人,占72.8%;65岁以上2128人,占9.1%。总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五泉镇人口出生率8.9‰,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32.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五泉镇财政总收入1230万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0万元,比上年增长7.2%。
2018年,五泉镇有工业企业24个;其中,规上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5个。
第一产业
2011年,五泉镇耕地面积3.1万亩,人均1.4亩。2011年,五泉镇农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五泉镇粮食生产0.6万吨,人均282千克。其中小麦0.3万吨、玉米0.3万吨。2011年,五泉镇蔬菜种植面积2.2万亩,产量1.1万吨,主要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芹菜等,其中西红柿8000吨、黄瓜3100吨。畜牧业以饲养奶牛、生猪、羊、家禽养殖为主。2011年,五泉镇奶牛饲养量932头,年末存栏916头;生猪饲养量1.1万头,年末存栏0.8万头;羊饲养量1320只,年末存栏1250只;家禽年饲养量3.2万羽。
第二产业
五泉镇工业以化工、机械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五泉镇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0亿元,拥有工业企业6家,职工287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318万元,比上年增长45.8%。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有商业网点46个,从业人员78人;2011年,五泉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760.2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9.8万元。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各项贷款余额4811万元,比上年减少4.2%。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邮政服务网点1个,业务收入2.8万元,其中纯收入0.5万元。报纸、期刊累计发行3.6万份(册)。电信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1213户,电话用户普及率22.4%;移动电话用户1.1万户,宽带接入用户35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467.9万元。
交通运输
五泉镇境内公路总长62.4千米,杨扶公路自东向西贯穿。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个,各类图书室20个,藏书4.5余万册。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392人,专任教师19人;小学6所,在校生830余人,专任教师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60人,专任教师6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有承担省农业信息开发平台imodel系统项目,科技人员40人。境内有2家高科技农业企业,分别拥有科技人员80人、60人。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个,床位57张,固定资产总值111.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2名,其中医师37人,护士5人。2011年,五泉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5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3174人,参合率99.1%。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有学校操场7个,47.3%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4%。
社会保障
2011年,五泉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1户,人数653人,支出54.9万元,比上年增长17.8%,月人均70元,比上年增长2.9%;城市医疗救助2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9人次,共支出9.5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4万元,比上年增长9.8%。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万人,参保率94%。
基础建设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镇区有自来水厂1个,深水井10眼,年供水11.2万吨。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镇区有供电站、变电站各1个。
截至2011年末,五泉镇镇区有公园1个,绿化面积5.12万平方米。
历史文化
泰陵
泰陵建于隋仁寿二年(602年),是
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独孤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城西5千米处,五泉镇王上村三畤原上,杨陵区因此而得名。杨坚在位23年,仁寿四年(604年)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此地。
泰陵陵冢高27.4米,呈覆斗形,夯筑而成。底部面积为26560平方米。陵冢顶部平坦,呈南北宽38米。陵冢底部四周已被挖掉3—5米,现残存东西长166米,南北宽160米。陵冢周围原筑有夯土城垣,现已基本毁坏,唯北城尚有残墙,长约130米,最高处1.2米,残存宽5.5米。夯层清晰,夯窝明显。
泰陵占地宽敞,规模宏大。残存陵园基址东西长756米,南北宽652米,总面积达49万余平方米,四周还保存有阙楼的基址。陵园外有隋文帝庙遗址,是后裔及百姓祭祀的地方。庙宇建筑宏伟瑰丽,其占地面积近15万平方米。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雨的帝陵益显古老沧桑,园内地面建筑及文物已荡然无存,仅留高27.4米的土夯筑成的覆斗形陵冢一座。陵前有清代石碑一通,碑上镌刻“隋文帝泰陵”五个大字,系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手笔,扶风知县熊家振勒石立碑。
1996年11月20日,泰陵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是陕西省首家农业AAAA级旅游景区。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新园由智能温室、日光温室和露地三大功能展示区组成,现有日光温室54栋,智能温室8栋,设施面积200亩。 智能温室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纹洛式、大跨度尖顶等三种自控智能温室技术,建成梦幻花卉馆、无土栽培馆、南方果树馆、现代农业创意馆&原生态餐厅、西部特色展示馆、超级菜园等展示馆,展示国内外农业及其相关学科高新科技和创意农业的新成果、新技术为内容,以科技成果转化与旅游观光为经济增长点,以农业专家与企业技术部门为主体,展现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
荣誉称号
2016年10月14日,五泉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0年12月10日,获得“省级文明村镇”称号。
2021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授予“2020年度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先进镇(街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