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坛呈对称分布在紫禁城(故宫)的东南西北,
日坛在东、
月坛在西、
地坛在北、
天坛在南偏东、
先农坛在南偏西
五坛简介
天坛
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共占地27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群。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跟社稷坛是同一年建的。它最初叫天地坛。当初,天坛有两道坛墙,分为内坛墙和外坛墙。圜丘坛,也叫祭天台,是天坛的主要建筑,是明清两代皇上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天坛是圜丘坛。祈谷坛在内坛的北部,坛面正中是祈年殿,初名大祀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为圆攒尖顶的三重檐圆形大殿,当时祈年殿的三层檐为三色瓦,从上至下依次为蓝,代表昊天;黄,代表皇帝;绿,代表百姓。清乾隆年间再次整修,才把三层檐瓦一律改为蓝色。象征着天。
地坛
又名方泽坛。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路东。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清代屡经重修。
地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地祇的地方,最早叫方泽坛。嘉靖十三年(1534年)重新修葺后改叫地坛。跟天坛一样,地坛也分内坛和外坛。坛内也设有神厨、神库、宰牲亭、钟楼、斋宫等。值得一说的是地坛的坛面所铺的石头数均为偶数,古人以偶数为阴数,且有“天为阳,地为阴”的说法。上层坛面中心铺砌的是36块方形石,按纵横各6块排列。围绕着中心石四周向外砌出8圈,最外一圈是92块,最内一圈36块,这样上层坛面共512块石,加上36块中心石共548块.
皇帝祭祀皇地祇的日于是每年的夏至,为了表示对神祇的虔诚,在祭祀的前三天开始斋戒,前两天在紫禁城,第三天住在坛内的斋宫。由于祭祀的礼仪极其繁琐,加上夏至是北京最热的时候,乾隆十八年(1743年)祭祀时,一位执事在皇上祭祀时,“咕略”一个跟头倒地,中暑而死,这才破了惯例,改为皇上在宫中斋戒三日后,直接到地坛行祭礼。
1925年,当时的京兆尹(类似现在的市长)薛笃弼征得内务部同意,把地坛改为京兆公园,同时安装了一些体育设备,建成了北京第一个体育场。1928年,京兆公园改名为市民公园,后因经费困难,加上驻 军肆意破坏,公园逐渐荒废。北京解放以后,政府在1957年4月把这个废弃的园子经修整辟为公园。
日坛
日坛又名朝日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太阳的地方,太阳在古代称为大明明神,祭祀太阳的时间是每年的春分;日坛是直径10丈的圆形建筑,正中有一座方台,叫做拜神台,边长16米,高1.89米,面砌红琉璃砖,象征太阳,清代重修时改为方砖。坛址保存相对完整,解放后,政府投资将日坛重新修葺,现在它己成使馆区的一处幽静公园。
月坛
月坛与日坛是同时建的,又名夕月坛。是明清两代皇上祭祀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神祇的地方。月坛为一层,汉白玉石砌成,高有1.50米,14米见方,面积196平方米。与其他坛一样,月坛也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祭器库等建筑。不过,到北京解放时,月坛基本上已荒弃,坛内杂草丛生,到处是废墟。1955年,政府投资将废园修整,脾为公园,但公园很小,类似现在的街心花园,游人可以自由出入。上世纪60年代,在坛址建起了
电视发射塔。1983年,月坛公园进行了扩建,将原来的果园并入园内,修了天香庭院、揽月亭、爽心亭等景观。遗憾的是祭月的坛已不复存在。
先农坛
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诸神及举行藉田典礼的场所。 先农坛的全部建筑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平面为北圆南方的长方形。坛内建筑可分为三组,即先农坛、天神地祇坛和太岁殿。先农坛组包括坛台、神厨神库、神仓、具服殿、观耕台、庆成宫,用于祭祀先农和举行藉田典礼。天神地祇坛用于祭祀大地和山川等自然神。太岁殿是一组雄伟的建筑群,用于祭祀太岁。
七星石
七星石是明嘉靖年间的镇石,迄今已470余年。传说明代建都北京时想寻找一祭天场所,一天夜里,天门大开,北斗七星落于此地,于是在此建天坛祀天。其实这些石头极为普通,明嘉靖九年(1530 年),有一道士说这里太空旷,不利于皇位和皇寿,就设七石镇在这里。清朝又在东北方加一石头,表示不忘祖籍。因此说是七星石,其实是七大一小共八块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