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三学制(Five four three school system)是中国学制的一种,即小学五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
历史变迁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确立了全面实施小学义务教育的目标。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旧中国的中小学“六三学制”进行改革。改革后的学制内容为:
实施幼儿教育,幼儿园收3足岁到7足岁的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小学前获得健全发育。小学修业年限为5年,入学年龄以7足岁为标准。毕业后经过考试升入中学或其他中等学校。中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分初、高两级。修业年限各为3年,均得单独设立。初级中学招收小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入学年龄以12足岁为标准;毕业后经过考试升入高级中学或其他同等的中等专业学校。高级中学,招收初级中学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入学年龄以15足岁为标准;毕业后经过考试升入各种高等学校。
1970年,“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成为主旋律,全国小学定为5年,中学改为4年,初中、高中各2年,有的地区则推行中小学“八年一贯制”。
1978年1月,教育部正式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中小学学制为10年,小学为5年,初中3年,高中2年。并提出对多数农村地区的九年制中小学,应有计划地使一部分具备条件的学校逐步过渡为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九年制学校、农业中学等教学计划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订。1982年,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联合编写的六年制小学课本投入使用,部分地区开始实行十二年制基础教育;小学6年,中学6年。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为全国统一的五年制小学和实验性质的六年制小学编写课本。
1986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全国开始逐步推行
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从此成为法定义务。小学和初中的具体划分呈现多样化,有五四、六三或九年一贯制等;九年义务教育经过多年推进逐步实现。1994年9月,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提出:贫困地区中10%人口地区继续发展和巩固“普五”或“普六”,5%人口的特困地区普及3年至4年的小学教育。
目前情况
我国
九年义务教育学制,人们本能地认为是6年小学加3年初中,被称为“
六三学制”。但实际上,在很多地方,5年小学加4年初中的“五四学制”已经正式实施多年。“五四学制”与“六三学制”相并而行,如上海市全部实施“五四学制”已有15年。近年来,不少地方正进行从“六三学制”到“五四学制”的改革试验;而在另一些地方,实施多年的“五四学制”则又改回“六三学制”。两种学制的并存与试验一直在进行。
实验证明,小学五年制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早些年,有些地方因经济落后,辍学问题严重,只有很少学生能坚持读完小学6年,5年小学更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事实证明小学5年也能完成小学阶段教学任务,因此更有利于教育效益的提高。
理论依据
(1)小学五年制,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在我国许多地方经济落后,人们素质低,辍学问题比较严重,只有很少学生能坚持读完小学6年。小学改为5年更有利于普及小学教育。实验证明小学5年也能完成小学的任务,而且更有利于
教育效益的提高。小学教育的任务用五年时间完成是不成问题的, 相反, 初中教育三年的负担则过于沉重。文化知识课业已经负担过重, 很难安排选修课及课外活动, 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初中增加一年时间, 就解决了小学任务偏轻、初中任务偏重的问题。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一方面, 五四学制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研究表明, 我国儿童身心发展提前了1-2年。小学儿童从六七岁入学, 经过五年学习, 到十一二岁, 恰好在童年期阶段完成小学任务, 这一阶段儿童对教师具有更多的依赖性, 因此, 主要任务是教学一般性常识, 促进智力一般性的发展, 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
(2)初中实行四年,能克服初中阶段学生负担过重、辍学率高的弊端。更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提前了1-2年,实行五四制,更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可以有时间加入一些职业课程的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初中学生经四年学习, 从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 恰好处于少年期, 初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更适合少年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初中阶段由于延长一年, 一些学科教学进度放慢, 坡度减缓, 难点分散, 每日作业量减少, 学生可以从容地完成作业。体育、音乐、美术和课外活动的增多对紧张的思维活动起到调节作用, 摆脱了一天无休止地听课、做作业的紧张状况。
既然是9年教育,那么不管怎么划分,上满9年即可。全面实行“五四学制”后,上海市小学生修满5年,学科考试成绩合格发给小学毕业证书;初中生修满9年,学科考试成绩合格发给初中毕业证书。上海市教科院专家指出,实行“五四学制”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减轻学生初中阶段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在“六三学制”下,初中3年太短,学生刚从小学毕业,第一年基本处于对初中教育方法和环境的适应期;初一到初三,又将面临毕业和升学,中间只有初二年级一年的过渡,学生一旦跟不上,往往来不及调整,造成持续学习困难。
上海市教委表示,未成年人发育提前,是促使“五四分段”取代“六三分段”又一原因。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都市文化的影响,上海市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育普遍早熟,大多数六年级学生实际上已是少年,高一级学校学习生活环境更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北京地区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青春期提前,小学五年、初中四年更有利于学生在青春期有一个稳定、不断裂的成长环境。
实践应用
五四制的重点、难点在初中,其基本做法是:(1)调整课程方案,除了增加语文、外语、数学等基础学科外,还要确保音、体、美等学科。增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2)加强教材建设。一般有三类:统一教材;实验教材和乡土教材。(3)加强
劳动技术教育,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渗透职业课程,也有利于开展分流教育。
通过实行五四制,学生的负担相对的减轻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增加了职业教育的内容,适应了当地经济建设的需要,学生可以升学就业两不误。更有利于
初等教育“双重任务”的完成。
北京
1980年在北京,天津等地进行改“
六三三制”为“五四三制”的试验,减轻初级中学学生的负担,在3年制的普通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一定的职业技术教育。该学制最早于1980年9月在北京
育英学校开始进行实验, 其后, 北京
景山学校、
北京师大二附中、北京
育才学校、丰台实验学校等也相继开展起来。
1983年,北京
育英小学的实验项目开始纳入普通教育“五四三” 学制。由于受人力、物力限制, 德育和体育未能制定五年制实验方案,基本上仍按六年制小学的计划实施。1984年
景山学校改小学
初中为9年一贯制。1989年《国家教委1989年工作要点》指出:“采取措施,加快小学、初中“五四制”的实验,选择几个不同特点的县、中等城市和若干所学校进行试点。”
2014年,东城区推出7所9年一贯制学校,这几所学校将改变现在的六三学制,实行五四学制。文汇小学与文汇中学作为东城区启动义务教育综合改革后第一批改革任务校,2014年,开启了“
九年一贯制”的探索,探索实施“五四”学制。
上海
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市为缓解市区小学入学高峰压力,尝试把小学六年级挪到初中,设立初中预备班。4年制初中让学生感觉宽松多了,两极分化现象逐渐弱化,学生个性发展有了更大空间。不但经受住了现代教育的考验,在缓解大城市压力方面,也起到了意料之外的作用,让小学生家长少接送一年。从1988年开始的过渡形态“初中预备班”被正名为六年级。2004年新学期开始,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五四学制”,即小学5年,初中4年,取代原有的小学6年、初中3年的“六三学制”。“五四学制”初中四个年级分别称为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原来的“小学六年级”被取消。
山东
1984年,山东省烟台市被确定为国家教育改革实验区,参加了“五四学制”实验,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教训后,1995年全市12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全部实行了“五四学制”。“五四学制”在山东受到普遍欢迎,威海、莱芜、淄博、青岛等地区也在全部或部分实施“五四学制”。烟台实施“五四学制”已有年,当地教育部门表示:“五四学制”的实施有科学依据,初中拉长一年,可以放缓学习进度,使学生学习更加扎实。烟台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认为,当地实施多年的“五四学制”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主要是一些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导致的。本来应该用4年完成课程,可个别学校、地方用3年甚至两年半突击完成,拿出一年或更多的时间复习。再加上其他不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就会厌学、辍学。因此,烟台教育部门也在努力加强各级分管教育部门、学校对“五四学制”优越性的认识,下决心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面临问题
缺经费师资基建
在全国,往往是经济条件好、学生生源好的学校,更容易从“五四学制”中获得成功。目前全国九年义务教育主要推广“六三学制”。相对于“六三学制”,“五四学制”的投入大,初中多一年,意味着要多三分之一的初中教师、校舍,而初中教师的待遇和教学的标准,显然比小学要高,很多地方的经济不足以支持这一点。很多中小学校本身并不缺少资金,但是在师资安排和新的初中校舍规划与拨付上困难重重。新建初中虽然名义上还是属于小学的初中,但是教学管理很难由一所小学来实施,而北京近年来日益趋紧的基础建设规划也让新学校能推一年是一年。
缺乏经验参照
缩短小学年限, 延长初中, 实行五四制并非国际惯例, 更不是国际趋势, 说五四制更符合青少年成长和教育规律缺乏足够的依据。自1960年以来国外改制的事实表明,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小学制均稳定未变, 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为六三学制。美、日、韩三国的经济成就有目共睹, 三国政府自80年代中以来先后花大力气组织研究了本国的教育改革问题并写出了详尽的正式报告, 但都没有提到他们施行多年的六三学制本身有什么弊病, 更没有有悖于教育规律或青少年成长规律之类的说法。
加大小学压力
一线的一些教育工作者也对五四学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 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将学生上学年龄提前了一岁, 由7岁变为6岁, 许多孩子由于年龄太小, 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的独立性都相对较弱, 大部分学生要用一学期的时间来适应。如果将小学改成5年制,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压力就要增大, 有可能一部分学生会过早的产生厌学情绪。现有教材编制较难、较深, 按照5年的小学授课时间老师根本讲不完内容, 因此学校出现了不停地加课的情况, 学生吃不消, 老师也直喊累。有的老师还担心, 现在孩子成熟较早, 青春期也来得较早, 但是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还比较差。如果让孩子更早地进入“管”的意味相对较淡的中学阶段, 早恋出现的时间会更加提前, 这样也会增加学校的管理压力。
缺乏配套教学法
此外, 如果实行“五四学制”, 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教材的内容、教学的安排以及教学模式, 照现有的力量难度非常大。
核心原则
因地制宜: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代蕊华表示:学制改革不仅仅是年限的调整。修业年限的调整只是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手段。无论是缩短学习年限、九年一贯讨论,还是“六三三”“五四三”等分段之争,都不是学制改革的全部。学制改革要坚持因地制宜,在基本学制的要求下,允许多种模式的存在,鼓励开展灵活性、弹性化的学制改革。
教学法配套:有专家认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弊病, 并不主要存在于学制上, 而在于各学年段的衔接、教育内容的编制、教学方法的调适等方面。例如, 原有小学、初中课程在结构上存在要素欠缺、位置失当、比例失调三方面的问题。在课程要素方面, 原有课程欠缺选修课、特色课程、课外活动、劳动课等课程。在课程位置方面, 原有课程小学历史、地理在初中重复开设。在课程比例方面, 原有课程初二同时增设几何、物理, 增加了学习难度和学生的负担, 应适当分散开设。总之, 一些课程结构表现重智育轻其它、重应考学科轻非考学科、重知识轻智能、重课内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
弹性学制:弹性学制在目前看来还只是一种设想, 即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统一的前提下, 各地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来确定自己适宜的学制年限, 条件比较优越的可以适当缩短年限, 条件不好的可以适当延长, 使全国的中小学学制具有一定的弹性。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存在的差异比较显著, 城乡、各地学校的具体情况、师资、幼儿教育程度、以及家庭环境、学生的天资等发展均不平衡。我国迄今为止所实行的一切学制, 基本都是全国统一的学制, 规定统一的修业年限, 不适应我国不平衡的复杂国情。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 实行任何一种统一修业年限的学制, 都不可能取得非常好的成效。因此, 实行弹性学制或许是问题解决的较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