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品官大约是“副局级,正局级,副司级,正司级,副部级,
副厅级,正厅级,副省级,副师级,
正师级,副
军级”之间的官。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七品芝麻官”、“朝廷一品大员”这样的话,一个“品”字,看似简单,其实牵出了中国一千七百年的官制史,一点也不简单.中国的官僚体制从有“品”(公元220年)到无“品”(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其间岁月漫长,过程曲折,有开明,有腐败,有前进,有倒退,绝非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
公元220年(
黄初元年),当时的
魏国认为汉朝的社会不但用人风气不好,而且制度也不规范和完善,于是由侍中尚书
陈群负责制定了“
九品官人之法”,这就是有名的“
九品中正制”,把被选的官员按其家世、才能、
道德修养,由高到低分成九个品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从此中国的官员进入了量化分类制度.
到了唐朝,文官的
品阶又有很详细的规范,品还是九个品,但品中又有阶的分别,如正五品上,正五品下,
从五品上,从五品下.一品不分从,二品、三品只分正从,
四品正从之中又分上下阶,所以由“
正一品(
三师、三公)”开始到最后的一级“从
九品下(下县尉)”总共是九品三十等,相差悬殊.
明朝的地方官中,“知府”为正四品官,“知府
同知”(约为副知府)为正五品官,“知州”为从五品官,“知县”为正七品官,“县丞”为正八品官,“主簿”为
正九品官.
清朝的官制,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官制的大成.但对汉族人当官限制较多,很少汉族人能当到一品官,很多总督这级的官少数是
从一品,更多的是
正二品.但在清朝入关初时,为了稳定社会,拉拢汉人的知识分子,倒是对新中的进士授予较高品的官,甚至是一开始就授给四品官,但后来很快又恢复过来.
正五品是中国古代官位的一个级别,属于中级官员,一般是州级官员(例如清朝的
直隶州知州就属于正五品)。正五品其上是
从四品,其下是从五品,但唐朝的正五品是分上下及从五品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