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宫迅音
1986年许镜清创作的电视剧《西游记》片头曲
《云宫迅音》是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片头曲,由许镜清作曲,收录于1986年9月25日发行的原声专辑《西游记 电视剧配乐原声》。
创作背景
1983年春天,许镜清在单位传达室看报,顺手接了个电话。对方是电影乐团的乐务尚和通,叫他第二天去趟电影乐团。原来央视要拍电视剧《西游记》,有意请他作曲。很快,他试着为《西游记》第一集写了几首曲子,包括《欢乐花果山》。杨洁导演听到《欢乐花果山》后大为赞赏,把《西游记》的作曲任务全部交给了许镜清。
1985年春天,剧组接到消息,央视要把《西游记》在1986年春节期间集中播出。播出前,杨洁告诉许镜清,要把另一位作曲家创作的《西游记》片头曲拿掉,重新写一段2分40秒的音乐。因为每一段音乐都得匹配相应的画面,对时长有严格规定,因此整首曲子都是他掐着秒表写成的。
一首曲子要概括《西游记》包罗万象的内容,许镜清大费脑筋,好几天吃不下睡不着。许镜清习惯晚上写作,中午起床。有天中午起来后迷迷糊糊在床上发呆,正好几个民工从窗前经过,一边叮叮当当敲着饭盒,一边哼着小调。许镜清如醍醐灌顶,从民工调子里脱胎而来的一段经典的“登登登登”就此酝酿而出。
20世纪70年代末,许镜清就在邓丽君的音乐里听出了电吉他,觉得特别好听。工作后,趁着各种配乐的机会,他开始使用许多电声。在《云宫迅音》里,为了让孙悟空“飞”起来,许镜清独出心裁地用到了电吉他、架子鼓和电贝司。
《云宫迅音》一开始并没有歌曲名,一直被叫作“西游记序曲”或“前奏曲”。乐曲名是网友们在电视剧播出多年后取的。许镜清挺喜欢这个名字,认为它“亲切又贴切,还有文学味道”。
鉴赏评价
通过《云宫迅音》,可以看出许镜清创作该曲时的努力以及对于影视作品本身的理解的透彻。该曲利用管乐、电子配乐、古筝、琵琶等多种乐器进行融合。乐器之间的组合使得创作内容丰富,旋律新颖。因为当时还没有这样的先例,可以说是在影视作品中这一块是电声音乐与管弦乐队、民乐结合的先河了。这首曲子是一首纯音乐没有填词,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过程中的艰辛和坎坷。作曲者许镜清大胆使用了电声,电吉他、电子鼓,给人一种正义的一往直前的感觉,也加入了小号和铜管,这俩种乐器的出现显得这段音乐雄壮,很有力度;曲中段的女声和声,使旋律更加唯美不禁让人脑海中浮现出烟雾缭绕的天上景象。当中的奏乐把古典和现代、电子和传统、女声和交响、西洋乐和中国民族乐完美的结合起来,看似简单的旋律,却蕴含着故事情节曲折。前面简单的旋律一直在重复,让听者能够有着清晰的记忆,印象深刻。荧幕上孙悟空的腾云驾雾,路上遇到的各种妖怪,天上的各路神仙饮酒观舞的画面相结合。让人不禁感叹许镜清先生独有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敏捷的观察能力。
主题是影视作品的灵魂,也是影视作品呈现出来的意义,没有主题观众们会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云宫迅音》作为主题音乐,它不仅能够让人感受到这部电视剧整体的风格,在剧中也多次出现连接着剧情,新颖曲调的加入也更加让人感受到神话剧的魅力。因为没有歌词,这样一来观众需要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去联想,这显然对于揭示剧情来说是不占优势的,但开头的音效开门见山在结合原著的联想,拉开了整个影视作品的序幕。
重要演出
衍生作品
作品争议
2018年,许镜清将北京麦田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称麦田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下称腾讯)诉至法院,称二者未经其授权,擅自使用自己作曲的《云宫迅音》《女儿情》,并索赔65.25万元。
2020年4月13日,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原告许镜清胜诉,两被告麦田公司、腾讯共同赔偿原告65.25万元,并就侵权行为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后两被告不服提出上诉,审理过程中双方自行和解,麦田公司赔偿65.25万元(已执行)。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6 18:35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