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沉香
瑞香科沉香属植物
云南沉香(学名:Aquilaria yunnanensis S. C. Huang)是瑞香科、沉香属植物,小乔木,高约3-8米,小枝暗褐色,疏被短柔毛。叶革质,椭圆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倒卵形。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成1-2个伞形花序。果倒卵形,长约2.5厘米,宽约1.7厘米;种子卵形,1-2粒,密被锈黄色绒毛,先端钝,基部附属体约长1厘米与种子等长或稍长。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约3-8米,小枝暗褐色,疏被短柔毛。叶革质,椭圆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倒卵形,长7-11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尾尖渐尖,尖长约1-1.5厘米,基部楔形或窄楔形,无毛或近无毛或仅下面沿脉被疏柔毛,侧脉在下面明显、突出,小脉常分枝,下面明显细密,上面不明显;叶柄长约4-5毫米,被疏柔毛。
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成1-2个伞形花序;花梗细瘦,长约6毫米;花淡黄色;萼筒钟形,长6-7毫米。外面被短柔毛,内面有10肋,在肋上疏被短柔毛,裂片5,卵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几与萼管等长,内面密被短柔毛;花瓣附属体先端圆,约长1.5毫米,密被疏柔毛;雄蕊10枚,长1.5-2毫米,其中5枚较另5枚稍长,间隔排列,花药线形,等于或短于花丝的长度;子房近圆形,长约3毫米,密被发亮的柔毛,花柱近于无,柱头头状。果倒卵形,长约2.5厘米,宽约1.7厘米,先端圆具突尖头,基部渐窄为直立的宿萼所包,干时软木质,果皮绉缩,被黄色短绒毛,室背开裂,背缝线宽约4毫米,果瓣海绵质;种子卵形,1-2粒,密被锈黄色绒毛,先端钝,基部附属体约长1厘米与种子等长或稍长。
近种区别
该种与马来沉香(Aquilaria malaccensis Lam.)极相似,唯果萼直立,较大,果较小,外面被灰黄色绒毛,果皮干时绉缩;种子密被锈色绒毛,先端钝几无喙而不同。亦与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相似,但果皮干时绉缩,被黄灰色毛,种子卵形,密被锈色绢毛,先端钝,基部附属体与种子等长,约为0.8-1厘米而不同。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缅甸、越南和老挝;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普洱、德宏和临沧。自然生长于高温、多雨、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一般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地雨林、半常绿季雨林、丘陵及路边阳处疏林中。经常与壳斗科植物、龙脑香科树、坡垒、异翅香及散生竹等混生。
云南沉香在中国云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山地雨林、次生林中都有发现。在年均气温19-25℃,7月均温23℃以上,年降雨量1200-2500毫米的环境下生长发育良好。在比较湿润肥沃的环境下,长势较好,而在干旱瘠薄的环境下,长得慢但结香的概率高。其幼苗期有一定的遮阴度易成活,生长2年后有充足的光照,长得较好。云南沉香在酸性(pH值为5-6.5)的红壤、砖红壤、山地黄棕壤、石砾土上都能生长。野生状态下,瘠薄的砂砾土中易找到结香树体。云南沉香生长速度中等对低温具有一定的抗性,能够耐轻霜。在房屋周围或庭院里种植单棵的沉香树会长得更好。
繁殖方法
采种处理
种子应在8年树龄以上的优良母树上采选。在6-7月,果实由青绿转黄白,种子呈棕褐色时,开始掉落即已成熟,这个阶段时间很短,仅两周左右。种子采收回来后,立即摊开置放透气的地板上微日晒、风干及阴干,2-3天后果壳开裂,种子自行脱出,通过手工挑选进行种子精选,应尽量避免损伤蝌蚪尾巴状的附属物。云南沉香种子无休眠期,初始萌芽能力较好,不能久藏,最好随采随播。
播种方法
种子随采随播,一般不需催芽处理,但如果是经过脱水后进行低温贮藏的种子,在经过温水浸种、湿沙层积处理等催芽措施,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大棚或小拱棚育苗,在育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苗床的湿度,同时保持50-60%透光度。用洁净的细沙作沙床,苗床宽100厘米,高出地面10-15厘米,便于排水,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种密度为1000-1200粒/平方米,播后在上面覆盖一层细砂,以不见种子为度。每天浇水1-2次,种子8-10天开始发芽。在播种一个月后,当幼苗高5厘米左右,长出2-3对真叶,将苗床上的苗移入营养袋中培育,移入袋中时必须浇足定根水,以后根据情况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在培育30天,移栽的小苗成活后可用2%的氮磷钾的水溶液进行追肥,促进苗木生长,追肥后需用清水冲洗小苗叶面。
栽培技术
炼苗
云南沉香苗一般在苗圃中培育2年,在培育过程中需进行1-2次断根处理,促进侧根生长,在苗高达到40-50厘米以上时进行造林。出圃前一个月进行炼苗,炼苗期不再施肥且应逐渐减少水分供应,同时进行苗木分级。这些措施能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后期生长。
栽植
云南沉香是深根性树种,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高,无论是山地、丘陵地、台地或退耕还林地、山坡都可种植,就是在乱石堆里也可生长。但要求种植地块排水良好。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下。造林地砍杂炼山后,按株行距2米×3米挖穴整地,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种植最好开挖水平种植带。每亩一般种植110株。种植穴的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40厘米,每穴施200g氮磷钾基肥或有机肥2千克,与底土拌匀,回好穴土,待雨季开始土壤湿透后进行定植。
作为行道树或庭院美化,种植穴应适当放大,以1米×1米×1米为好,并施足底肥。可选取胸径8-10厘米的健壮大苗,移植前先截顶,主干高留3.5米为宜,截去部分过长侧枝,大苗出圃定植时最好带土团。大苗移植后要淋足定根水,开始5-6天每天淋水2-3次,以免根系损伤而死亡。
抚育
云南沉香在幼龄期生长较慢,特别需要加强松土除草管理,在初植的2-3年间,每年需要进行3-4次,以促进云南沉香幼树的生长。清除的杂草可放于根部周围,待松土时将杂草埋入土以增加土壤肥力。此时苗木较矮,一定不要用除草剂除草。3年以后林木高2米左右,可用除草剂。根据地块情况,适当施肥,旱季灌水更有利于树木生长。
病虫防治
云南沉香苗期很少发生病虫害,必要时可用0.5%浓度的多菌灵及0.2%浓度的敌百虫做预防性喷施。
病害
云南沉香病害主要有根结线虫病、幼苗枯萎病炭疽病。防治方法是进行种植前消毒苗床或土壤处理,并合理密植。发病初期及时拔出病株并施用70%敌克松1000-15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淋土壤2-3次,每次间隔7-10天。
虫害
云南沉香的虫害主要有黄野螟天牛金龟子。危害最大的是黄野螟。黄野螟以幼虫咬食叶子,严重时嫩枝也受危害,全株被啃食至只剩下主干。种植3年以下的云南沉香,如果不杀虫处理,植株容易死亡。防治方法最好运用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冬季浅翻土,清除树下杂物焚烧,消灭越冬蛹。危害严重时采用人工捕杀或喷施90%敌百虫1000倍液于全株。
主要价值
茎皮可作造纸原料及人造棉原料,茎皮药用能温中理气、健脾、益肾,可治消化不良、胃胀、气痛等。云南沉香是在中国云南已发现沉香的主要结香树种,其所结香块气味浓烈,香醇持久,是沉香中之佳品。云南沉香树干通直,分枝较少,长势较快,生态适应性好,抗病虫害,是一种高价值的珍贵树种。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参考资料
云南沉香.植物智.
云南沉香.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6:1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