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于20世纪40年代始办商科,于1979年恢复招收企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兴办工商管理教育的高校之一。1999年学校成立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2010年与
云南省财政厅合作共建会计学院,2016年与启迪控股合作创办云大启迪商学院。2019年整合全校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资源,强化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云大启迪商学院)。学院是云南省工商管理类学科体系最为健全、学位授予点最多的院校。
学院简介
云南大学于20世纪40年代始办商科,于1979年恢复招收企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兴办工商管理教育的高校之一。1999年云南大学成立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2010年与云南省财政厅合作共建会计学院,2016年与启迪控股合作创办云大启迪商学院。2019年整合全校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资源,强化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会计学院/云大启迪商学院),开启了云南大学工商管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征程。
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新商科建设为切契机,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工商管理人才为目标,按照“育人当先,教学为本,科研立院,服务社会”的使命,构建了以工商管理为基础、以旅游管理为特色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拥有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含MBA方向和EMBA方向)、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工程管理专业硕士(MEM)、会计专业硕士(MPAcc)4个专业硕士5个方向学位授权。学院是全国首批拥有旅游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的2所院校之一,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13所院校之一,教育部授权全国高等院校教师在职攻读旅游管理硕士的院校之一,是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旅游行业岗位培训定点单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学科评估结果为B。在2021年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的“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院工商管理学科进入全国前20%。2022年,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入选云南省“特色学科建设计划”。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努力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我院师生牵头的“小猪豪豪——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路上最靓的崽”项目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2021年,我院师生牵头的“红岭金——边疆少数民族老区乡村振兴助推器”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承载传统,品味‘真’薯——原生态干马铃薯片开发推广”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国学与现代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两门课程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会计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审计监盘实质性程序虚拟仿真实验》三门课程先后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田卫民教授牵头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及教材体系建设”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在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中,我院田里(田卫民)教授主编的《旅游经济学》教材被授予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吕宛青教授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田卫民教授牵头的《立足支柱产业的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建设》获得第九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由田卫民教授、姚建文教授分别牵头的“旅游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虚拟实验室”先后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立项。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IPAG商学院、芬兰莱甫兰德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印度创业管理学院及国内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等名校建立了密切的教育合作关系。
云南大学于2022年启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是学校 “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学院之一。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正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努力建设成为扎根祖国西南边疆,面向南亚东南亚,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影响的新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高地。
现任领导
院党委书记:杨扬
院长:赵书虹
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何曼榕
副院长:武鹏、王克岭、杨懿、王守义
学科建设
学院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拥有工商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含MBA方向和EMBA方向)、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工程管理专业硕士(MEM)、会计专业硕士(MPAcc)4个专业硕士5个方向学位授权。学院是全国首批拥有旅游管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的2所院校之一,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13所院校之一,教育部授权全国高等院校教师在职攻读旅游管理硕士的院校之一,是文化和旅游部全国旅游行业岗位培训定点单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工商管理学科评估结果为B。在2021年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的“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院工商管理学科进入全国前20%。2022年,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入选云南省“特色学科建设计划”。
现有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财务管理系、管理科学系、会计系5个教学系,设有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中加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中泰合作办学项目)、会计学、会计学(CPA方向)、会计学(ACCA方向)6个本科专业11个专业方向。其中,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财务管理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了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全覆盖,工商管理专业是云南省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还获批云南省首批新兴专业。
本科教育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努力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我院师生牵头的“小猪豪豪——中国边疆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路上最靓的崽”项目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2021年,我院师生牵头的“红岭金——边疆少数民族老区乡村振兴助推器”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承载传统,品味‘真’薯——原生态干马铃薯片开发推广”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国学与现代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两门课程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会计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审计监盘实质性程序虚拟仿真实验》三门课程先后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1年,田卫民教授牵头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及教材体系建设”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在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表彰会中,我院田里(田卫民)教授主编的《旅游经济学》教材被授予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吕宛青教授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田卫民教授牵头的《立足支柱产业的旅游管理一流专业建设》获得第九届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年,由田卫民教授、姚建文教授分别牵头的“旅游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虚拟实验室”先后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立项。
学院师资
师资介绍
截至2022年6月,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教授22人,副教授37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0余人,并拥有一批从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组成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5年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0多部,发表论文800多篇,教学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种奖励80多项。现有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财务管理系、管理科学系、会计系5个教学系,设有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创新创业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中加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中泰合作办学项目)、会计学、会计学(CPA方向)、会计学(ACCA方向)6个本科专业11个专业方向。其中,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五个本科专业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财务管理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商管理专业是云南省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
师资名单
一、工商管理系
邓伟升、高核、李亚玲(博导)、林丽、缪亚琼、秦德智(博导)、锁箭(博导)、陶骏、陶小龙、童露、王克岭(博导)、吴东、吴奇志、杨红英(博导)、姚建文、余虹、张建民(博导)、张霓、赵德森
二、旅游管理系
曹晏东、陈飙、陈伟、陈昕、成竹、仇学琴、邓永进、董建新、杜靖川、光映炯、李佳、李佩燊、李鹏、李云霞、梁坚、刘红梅、吕宛青(博导)、马玉、毛剑梅、
田卫民(博导)、万虹、王桀、杨萍、杨毅、杨懿(博导)、张鹏杨、赵书虹(博导)
三、财务管理系
高丽、胡晓琛、孔莉(博导)、李海燕、倪向丽、桑凌、武晓芬(博导)、谢玉球、尹晓冰、张巍、朱永明
四、管理科学系
陈军、陈曦(博导)、傅世昌、雷晓凌、刘明、罗裕梅、沈建荣、史红亮、宋乐、汪小金、王赞信、晏钢、杨林泉、杨竹青、尤荻、翟大昆、张俊梅、张正华、赵璋
五、会计系
蒋峻松、孔春丽、赖珺、李洪、梁东、龙小海、龙星星、卢佳瑄、马映涛、王健康、王黎霞、吴奕东、武鹏、徐薇、张雅涵
交流合作
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法国IPAG商学院、芬兰莱甫兰德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印度创业管理学院及国内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中山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台湾
东吴大学等名校建立了密切的教育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