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云中君》是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屈原创作的一首诗,是《
九歌》中的一篇。此诗对云的飘忽回环的形象进行生动的描写,细腻地描绘了云朵在广阔的天宇中的各种形态,又把这种形态转换成拟人的云神的形象,并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乞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
作品原文
九歌·云中君⑴
浴兰汤兮沐芳⑵,华采衣兮若英⑶。
灵连蜷兮既留⑷,烂昭昭兮未央⑸。
蹇将憺兮寿宫⑹,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⑺,聊翱游兮周章⑻。
灵皇皇兮既降⑼,猋远举兮云中⑽。
览冀州兮有余⑾,横四海兮焉穷⑿。
思夫君兮太息⒀,极劳心兮忡忡。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九歌:《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云中君:云神,一说月神。
⑵兰汤:兰草沁入其中而带有香味的热水。此下四句为祭巫所唱。
⑶华采:使之华丽。若英:像花朵一样。
⑷灵:灵子,祭祀中有神灵附身的巫觋。连蜷:回环婉曲的样子,此处指舞蹈时身体婀娜摆动的姿态。既留:已经留下来。
⑸烂昭昭:光明灿烂的样子。烂,分散的光。昭昭,小光(
闻一多《九歌解诂》)。央:尽。
⑹蹇(jiǎn):发语词。憺(dàn):安。寿宫:供神之处。此下四句扮云中君的巫所唱。
⑺龙驾:龙车。此指驾龙车。帝服:指五方帝之服,言服有青黄赤白黑之五色。
⑻聊:姑且。周章:周游。
王逸《
楚辞章句》:“犹周流也。言云神居无常处,动则翱翔,周流往来且游戏也。”
⑼灵:此处指云中君。皇皇:同“煌煌”,光明灿烂的样子。此下二句祭巫所唱。
⑽猋(biāo):形容词,疾速。举:高飞。
⑾览:看。冀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冀州为九州之首,因此以代指全中国。此下二句云中君所唱。
⑿横:横布或横行。焉穷:无穷无尽。焉,怎么。穷,完,尽。
⒀君:指云中君。此下二句祭巫所唱。
白话译文
沐浴着芳香四散的兰汤,穿上那鲜艳华丽的衣裳。
神灵啊回环降临我身上,闪耀无穷尽的灿烂光芒。
参加祭祀你将降临神堂,璀璨的光辉与日月争光。
乘驾龙车穿着天帝服装,你在天上翱翔周游四方。
神灵啊光灿灿已经降临,忽然又远远地躲进云中。
你的光芒遍及九州有余,你的踪迹纵横四海无穷。
思念你啊令人声声叹息,盼望你啊使人忧心忡忡!
创作背景
《云中君》是屈原《九歌》中的作品。以前楚国南郢沅湘之间的地域内,那里的人们相信鬼神而且经常祭祀。他们祭祀一定会作歌乐鼓舞来取悦诸神。屈原被放逐后,在那个地域游荡流离,怀忧苦毒,愁思沸郁,见到世俗之人祭祀的礼仪,歌舞之乐,他们的祭祀词句鄙陋,屈原于是作《九歌》的曲子,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讽谏。
《九歌·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歌舞辞。王逸《
楚辞章句》题解说:“云中君,云神丰隆也。一曰屏翳。”或以为月神、雷神、云梦泽之神、云中郡神、高禖女神等。江陵天星观一号墓出土战国祭祀竹简有“云君”,显然是“云中君”的简称,可证云中君就是云神。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九歌·云中君》这首诗是以主祭的巫同扮云神的巫(灵子)对唱的形式,来颂扬云神,表现对云神的思慕之情。《九歌》的祭祀歌舞是在夜间借助于篝火或竹明、松明、灯光进行的,所以表现出一种神秘和恍惚迷离的气氛。
此篇按韵可分为两章,每一章都是对唱。开头四句先是祭巫唱,说她用香汤洗浴了身子,穿上花团锦簇的衣服来迎神。灵子翩翩起舞,神灵尚未离去,身上隐隐放出神光。这是表现祭祀的虔诚和祭祀场面的。
“蹇将憺兮寿宫”以下四句为云中君(充作云中君的灵子)所唱,表现出神的尊贵、排场与威严。由于群巫迎神、礼神、颂神,神乃安乐畅意、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与日月兮齐光”六字,准确地道出了云的特征;就天空中而言,能同日月并列的唯有星和云,但星是在晴朗而没有日光时方能看见,如同时也没有月亮,则更见其明亮。惟云,是借日光而生辉,云团映日,放出银光,早晚霞光,散而成绮,所以说“与日月兮齐光”。这两句,上句是说明“神”的身份,下一句更表明“云神”的身份。“龙驾兮帝服”,是说出行至人间受享。“聊翱游兮周章”则表示不负人们祈祷祭祀之意,愿为了解下情。古人以为雨是云下的,云师有下雨的职责。故《周礼·大宗伯》有雨师而无云师,《九歌》有云师而无雨师。屏翳或以为云师,或以为雨师,也是这个原因。“屏翳”之名实表示了同“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一样的意思。周宣王祈雨之诗名曰《云汉》,贾谊悯旱之赋题曰《旱云》,俱可以看出古人对云和云神的看法。
祭巫唱“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乃是说祭享结束之后云中君远离而去。“皇皇”是神附在巫身上的标志。神灵降临结束之后,则如狂飙一般上升而去。这里是表现云神的威严与不凡。“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则是云神升到高空后因眼底所见而言,表现了云高覆九州、广被四海的特征。末尾二句,是祭巫表示对神灵离去的惆怅与思念,表现出对云神的依赖情绪。祭云神是为了下雨,希望云行雨施,风调雨顺。所以云神一离去,人们便怅然若失。《
旱云赋》写云开始之时积聚给沓,互相连接,“若飞扬之纵横”,“正帷布而雷动”,结果却“终风解而霰散兮,陵迟而堵溃。或深潜而闭藏兮,争离而并逝。廓荡荡其若涤兮,日照照而无秽”。风吹云散,希望完全落空。赋的末尾说:“思念白云,肠如结兮。……白云何怨,奈何人兮!”表现了同《九歌·云中君》极相近的情感。由此可以看出,《九歌·云中君》对神的思念,只是表现人对云、对雨的乞盼之情。
此篇无论人的唱词、神的唱词,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乞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一往深情,溢于言表。
在《九歌》中,除了《礼魂》这个尾歌只有二十七字外,《云中君》是最短的一首。然而就在这短短的诗中,作者细腻地描绘了云朵在广阔的天宇中的各种形态,而把这种形态又转换成拟人的云神的形象:连蜷的云朵,炫目的光彩,煌煌的服舆。翱游周章的举止,急速升降、去留的动态,以至铺天盖地而来,“览冀州”而“横四海”的气势,在人们眼前连续展现。这一幕幕形象生动的行云图画.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这里,天上的云彩与想象中的云神融合而一,是那样鲜明、生动,然而又是那样神奇、变幻莫测。状物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名家点评
宋代
朱熹《
楚辞集注》:“此篇言神既降而久留,与人亲接,故既去而思之不能忘也,足以见臣子慕君之深意矣。”
清代
贺贻孙《
骚筏》:“各章俱有觖望惆怅,惟恐神之不来之意。独《云中君》不恨其不来,而恨其易去。盖云之去来甚疾,不若诸神之难降,但降而不留耳‘翱翔周章’四字,画出云之情状。‘灵皇皇兮既降,飚远举兮云中’,出没无端,俊甚快甚。‘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有俯视天下沧海一粟之意。高人快士相见时不令人亲,去后尝令人思。‘劳心忡忡’,亦云神去后之思也。”
作者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郢都也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亡。其传世作品保存在刘向辑集的《楚辞》中,主要有《离骚》《九章》《天问》《九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