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贵瑞
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贵瑞,1959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
人物经历
1959年,于贵瑞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新金县(现大连市普兰店区)。
1982年,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
1984年,从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农学硕士学位。
1984年12月—1987年11月,担任沈阳农业大学助教。
1987年12月—1990年07月,担任沈阳农业大学讲师。
1990年08月—1994年09月,担任沈阳农业大学副教授。
1991年,开始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和工作。
1993年,从沈阳农业大学土壤物理与改良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1997年,从千叶大学环境物理学专业毕业,并获得环境学博士学位。
1994年10月—1996年07月,担任日本千叶大学研究生院助教。
1996年08月—1999年07月,担任千叶大学园艺学部副教授。
1999年08月—1999年1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员。
2000年01月—2009年06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2000年—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主任。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2018年,担任科技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主任。
2008年1月—2018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
2009年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2014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
2015年11月,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
201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11月3日,入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新增选院士名单。
九三学社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23年6月,受聘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学术委员会首批委员。
2024年11月,被中国生态学学会授予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会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于贵瑞早期的研究领域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土壤物理与改良学、农业气象与环境物理学。之后致力于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野外台站网络建设、联网观测实验及综合科学研究事业;着力推动生态学、自然地理学与全球变化科学的交叉融合,开拓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生态地理学等新兴学科。
于贵瑞的科学研究重点方向包括:研发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能量和物质交换通量及生态要素网络观测新技术;揭示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机理,认知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的动态变化、地理格局及环境影响规律和机制;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机理、动态演变和地理格局的生物环境控制机制及全球变化因素影响与反馈作用等大尺度宏观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问题。
于贵瑞组织开展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观测理论和技术研究,开发和集成研制通量观测技术系统,设计创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组织开展陆地碳储量/通量的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规律综合研究,评估和认证了中国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格局及增汇潜力。系统性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生态地理学机制研究,评估了大气氮沉降和陆地生态系统实际蒸散发通量的时空格局及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固碳功能的影响。开拓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过程机制研究新领域,探索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大尺度时空格局及功能性状的生态地理学机制。长期服务生态系统观测实验网络及国家野外台站的建设,组织开展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科技部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的长期定位观测实验研究,开发生态环境科学数据资源产品,研制CERN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信息系统,探索推动科学数据共享服务事业发展,综合研究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等资源环境问题。
截至2019年11月,于贵瑞已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9部。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网站显示,于贵瑞以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管理的基础生态学过程为研究主题,先后主持实施了9项重大科学研究任务。
截至2019年11月,于贵瑞先后获得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授权发明专利7项。
人才培养
于贵瑞主讲《生态系统生态学》《高级生态学》《生态学》《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原理与实验方法》《全球变化研究进展》《生态系统研究的技术方法与野外实践》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于贵瑞为中国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沈阳农业大学新闻网评)
于贵瑞填补了全球通量观测区域空白,对全球通量观测网络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开拓了科学研究新领域。(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评)
于贵瑞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野外台站网络建设、联网观测实验及生态环境综合研究事业,创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耦合过程机制、碳氮水通量时空格局、植被功能性状及生物地理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天津大学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15:0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