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泉
青海省军区原副司令员
于泉(1926年11月-1999年2月),原名孙福朋,男,汉族,山东威海卫雅格庄村(今属环翠区桥头镇)人。1938年参加荣成县抗日剧团,同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1999年2月病逝。
人物生平
于泉,原名孙福朋,山东威海卫雅格庄村(今属环翠区桥头镇)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共有兄弟姊妹5人,全靠父亲给地主种田、看管西瓜地维持全家7口人的生活。他和兄长边念书边帮父亲看护瓜田。于泉读完小学五年级,由于父亲供不起学费,12岁那年他失学在家,自学了六年级的课本,渴望能继续求学,但因家穷未能如愿。
1938年,荣成一带正处于开展抗日救国活动时期。于泉和哥哥经常听到乡亲们说起,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新中国。12岁的于泉就到了荣成县抗日剧团。1938年7月,于泉正式入伍,成为一名小八路。他在剧团里演戏,成了小演员。由于他聪明好学,服从指挥,深得团长的喜爱,又当了一名小通信员。于泉工作不忘学习,在每次文化测验中总是取得优秀成绩。由于革命的需要,胶东电台需要报务员,于泉被送去学习报务。他克服种种困难,刻苦学习,在训练中专心致志,收发报技能成了全班的尖子。在部队两年多的锻炼中,他的觉悟不断提高,1940年3月,年仅14岁的于泉很快成为一名少年中国共产党员。
于泉在通信工作中很投入,他的发报技能尤为突出,深受领导和同行的称赞。1940年8月,于泉在胶东北海军分区电台任报务员。1943年7月,他奉调14团任电台报务员。1944年,一次战斗中,他奉命转移电台,在途中黑夜伸手不见五指,于泉不幸掉入深坑,腰膝腿背都受到损伤,但他仍坚持战斗,圆满地完成了通信任务。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于泉随部队进军东北,任庄河政治部电台台长、大连市公安总局电台台长。1947年,他奉命调辽南军区独立一师司令部三科任科长、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124师通信科参谋、副科长、科长。期间,参加了鞍山、营口、锦州、塔山、长春、辽沈、辽西和河南安阳等战役战斗。
全国解放后,于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2军124师通信科科长。1950年10月19日,于泉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战役。1952年11月,他回到祖国,任42军司令部通信处副处长。1953年12月,他调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高级通信学校训练部通信勤务系副主任。1954年,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通信学校通信勤务系主任、1956年6月升任学校训练部副部长。1959年,于泉调任总参谋部独立通信一团参谋长。1961年,他调任总参谋部西安独立通信十团团长。1969年11月,于泉调任总参谋部通信工程技术学校训练部副部长。1975年7月,于泉调任总参谋部重庆通信技术学校副校长。1978年11月,于泉调兰州军区司令部通信部任部长。1983年2月,他调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
1984年2月,他离职休养。1999年2月,于泉因病逝世,享年73岁。
所获荣誉
1955年8月被授予少校军衔,1965年5月晋升为中校军衔。1957年6月,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荣获三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参考资料
于泉(1926.11—1999.2).威海市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8 11:5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