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显达 1944年生于黑龙江五常。艺术评论家,画家,艺术群体扶持者。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艺术评论作品发表于《美术》《中国美术馆》等报刊。指导、扶持多个艺术群体。
人物概述
于显达1944年出生于黑龙江五常。艺术评论家,画家。艺术群体扶持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6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学院艺术系。相继担任松花江群众艺术馆馆长,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于显达多年来撰写了《谈美术作品与形象感受》等大量艺术评论作品,发表于
《美术》《
中国美术馆》
《文艺评论》等几十家报刊等媒体。
同时,于显达还指导、扶持及推介了“
方正剪纸”群体。“方正剪纸”曾在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文化部列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正剪纸”形成了一种中国文化现象,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艺术群体之一。此外,于显达还倾力关注了五常市、宾县、通河县等多个“
农民画”艺术群体。所指导作品有的入选全国农民画展并获奖。
理论著述
成就及荣誉
于显达一直潜心于艺术理论的研究与撰写。从纯美学理论性的阐发(《谈美术作品与形象感受》),到对地
域性、群体性艺术现象的整体环顾与评价(《黑土地上的美术华章——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50华诞回顾》);从对艺术家风格特点及其流变的探讨与总结(《一张鼓满时代劲风的风帆——记画家
臧尔康》),到对具体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评论(《胸中意象笔底大风——观
王同君的花鸟画》)……多年来,于显达撰写并发表了大量艺术理论文章,散见于《美术》《中国美术馆》《文艺评论》《
美术报》等多种国家级权威性艺术专业报刊,以及几十家新闻媒体。
主要作品
《谈美术作品与形象感受》(《艺术交流》01.3)
《黑土地上的美术华章·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50华诞回顾》(《美术》08.9)
《突破局限通向自由·谈黑龙江美协美术创作室的创作》(《美术》97.1)
《官厚生》(《中国美术馆》10.3)
《清醒的选择自觉的完善·记画家侯国良的成功之路》(《文艺评论》93.3)
《一任自然放情笔墨·谈刘汉民山水新作》(《美术大观》07.3)
《蛰卧深山潜大勇·
荆振初和他的画虎艺术》(《美术界》03.9)
《一张鼓满时代劲风的风帆·记画家
臧尔康》(《文艺评论》86.5)
《生意盎然的乡镇版画》(《北大荒版画三十年论文》集)
《献身黑土艺术的探索·青年画家
富中奇和他的国画》(《文艺评论》89.6)
《胸中意象笔底大风·观
王同君的花鸟画》(《文艺评论》07.3)
《真诚严肃的创作平实自由的心态·黑龙江美协作品展》(《文艺评论》96.4)
《
田卫平风光摄影中的形式眼光》(《艺术研究》05.3)
《艺术的发展回旋于形式与自然之间》(《艺术研究》03.4)
《直指内心冲突的幻境·读李岗山水画》(《凤凰文化》10.10)
《〈重彩人物技法画例〉是本好书》(《美术之友》02.3)
《艺术中的自然》(《艺术交流》00.4)
《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小说林》11.1)
《致力于油画本土化探索的青年艺术家·崔多》(《小说林》11.3)
《脱胎于民间、植根于黑土的龙江农民画》(《美术》12.8)
创作组织
于显达在松花江群众艺术馆期间,多次组织举办美术创作班,备战省级、国家级大型美术展览。和业余画家们同吃同住,睡长条木椅。围坐一起分析选题,推敲草图并指导创作。上个世纪80年代初,正值长期盛行的教条化、政治主题性创作模式向艺术自身表现的转折期,艺术创作的观念与角度一时间比较模糊暧昧。那些图解式、口号式的“宣传画”,有时候令人的意识陷于歧途,难以顿然转身。个别年轻作者冥思苦想不知道画什么,眼看别人已进入创作状态,急得直搓大腿,便结伴逛农贸市场,企图寻找创作灵感,憋出一个主体性构思。于显达说:“别钻牛角尖地冥思苦想,回想一些自己觉得有趣味、好看的东西,艺术首先是美与心灵共振,承担了更多的其它东西,就不是真正的艺术。”这让年轻作者豁然开朗。现 在听起来,这话没什么稀奇,但那是近30年前教化艺术的时代。
于显达组织的松花江美术创作班,其中李之华的《宝岛》、
姜大吉的《春雪》、于凤超的《新新菜》、姜凤群的《醉秋》、
荆振初的《夸富》、郭宝林的《乐园》等十多件作品参展并获奖。
群体扶持
“原生态艺术”
于显达曾从事群众文化艺术工作多年,对民间艺术的特色取向,具有比较明晰的认识与准确的掌控力,创作指导因此也更富于方向性与针对性。于显达所倡导的“原生态艺术”理念,是以继承传统民间艺术的本原为主,在此先决条件下赋予时代生活气息。
对那些没有受过专业艺术训练的作者,于显达鼓励并开掘他们对事物的本能、直接的观察与认识;表现那种原始、纯真的艺术式样,充分发挥他们这方面的优势,避开理性、技术性的造型与色彩观念及实践,彻底打破框架性束缚与干扰。以最大的可能性和反差性与“专业”拉开距离,强化原生态天趣、质朴的艺术面貌。于显达的“原生态艺术”理念,给“方正剪纸”“农民画”等艺术群体的创作实践,引向了一条快速、特色、实效的捷径。于显达倾力关注与扶持了五常市、宾县、通河县等多个“农民画”艺术群体,所辅导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画展并获奖。
“方正剪纸”
于显达对“艺术群体”扶持、推介投入了很多精力与心血。保持民间艺术特色的理念坚定而执着,并伴有扎实稳健的协调力。他曾长达数年对“
方正剪纸”进行跟踪扶持。
1983年,方正县文化馆张德生采取“滚雪球”“以老带新”等办法,连续办班,加强创作与辅导,以挖掘民间剪纸,壮大创作队伍。由于骨干作者都是一些农村老太太,行动不便,张德生索性把班办到农家的炕头上。作为松花江地区艺术馆馆长并主抓美术工作的于显达,从此开始,数年间经常往返于哈尔滨与方正县。在剪纸创作上,于显达主张挖掘继承,遵循民间特色,与张德生深入探讨决定,不走现代刻纸的形式,保持民间艺术那种原始生猛,憨态稚拙的原汁原味,鼓励年轻作者向老艺人学习那种直接的观察事物思维方式,以及表现手法。在参与指导创作的同时,于显达还对方正剪纸群体做了很多扶持与协调推介工作。
1986年6月,邀请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晁楣、著名画家
贾平西、理论家
张秋萤等,松花江地区文化局局长曲敏以及省城媒体记者等一行6人前来参观“方正民间剪纸专题展”;7月,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举办“方正剪纸群体专展”;9月,方正剪纸参加黑龙江省举办的“生命之路”科普美术摄影、剪纸作品展览。
至1987年,方正县已组建19个剪纸组,作者346人,共创作出剪纸作品36000多幅。向省级以上报刊推荐作品4000幅,发表和展出作品1986幅;410幅作品与日、美、法等国家进行民间文化交流;国外收藏作品300幅。同年,
黑龙江省美术馆举办了“方正剪纸专题展”。省长陈雷等领导与省内外14家媒体记者出席开幕式。1988年,“方正剪纸展览”中国美术馆展出,并有26件作品被
中国美术馆收藏。
如今,方正县已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方正剪纸”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被文化部等多部委联合授予“优秀群体、组织、辅导”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