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氮嗪
二氮嗪
二氮嗪化合物化学式为7-氯-3-甲基-2H-1,2,4-苯并噻二嗪 1,1-二氧化物,是一种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熔点330-331℃。溶于乙醇,微溶于丙酮、氯仿、甲醇,不溶于水,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无臭,味微苦。临床上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使血压急剧下降。降压时肾血流量保持不变,心排血量有所增加。适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急救。本药主要影响水电解质平衡及心脏等损害。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二氮嗪;
中文别名:氯甲苯噻嗪;7-氯-3-甲基-2H-1,2,4-苯并噻二嗪 1,1-二氧化物;降压嗪;7-氯-3-甲基-2氢-1,2,4-苯并噻二嗪1,1-二氧化物;
英文名称:diazoxide
英文别名:Proglycem;7-chloro-3-methyl-4H-1λ6,2,4-benzothiadiazine 1,1-dioxide;Hyperstat;Mutabase;DIAZOXIDE;Proglicem;7-chloro-3-methyl-1,2,4-benzothiadiazine-1,1-dioxide;Hypertonalum;7-Chloro-3-methyl-2H-1,2,4-benzothiadiazine 1,1-dioxide;Eudemine;Diazoxido;Diazossido;Sodium dodecyl sulphate solution;7-chloro-3-methyl-4H-1,2,4-benzothiadiazine 1,1-dioxide;Dizoxide;
CAS号:364-98-7
分子式:C8H7ClN2O2S
结构式:
分子量:230.67100
精确质量:229.99200
PSA:66.91000
LogP:2.52700
物化性质
密度:1.61g/cm3
沸点:414.8ºC at 760mmHg
闪点:204.7ºC
折射率:1.691
安全信息
海关编码:2933990090
危险类别码:R22; R36/37/38
危险品标志:Xn
生产方法
由5-氯-2-乙酰胺基-N-乙酰基苯磺酰胺经高温环合而得。环合反应在250-260℃进行,搅拌15min。然后冷却,待物料凝固后研细,用乙醇洗涤,得二氮嗪粗品。用40倍量的80%乙醇重结晶,得成品。
用途
速效降压药。该品可使高血压患者卧、立位血压下降,为高血压危象患者急救药。临床使用时需同时使用利尿剂。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和肾机能不全的重型高血压患者忌用。
药理作用
二氮二氮嗪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其松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急剧下降。一次快速静注二氮嗪300mg后5min出现降压高峰,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作用维持12~18h。二氮嗪对静脉系统并无作用,不致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对心脏无直接影响,但降压同时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左心室射血速度和心排出量增加,肾素分泌增加,水钠潴留。降压明显时,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暂时降低,但持续时间不长。二氮嗪抑制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细胞内cAMP或促进儿茶酚胺释放,使血糖升高,故可作升糖药。二氮嗪尚对子宫平滑肌有较强的松弛作用,降低妊娠和未妊娠子宫的收缩频率及强度,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一次快速静注后,对自发的及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活动抑制可达4h之久。
药代动力学
二氮二氮嗪口服可以吸收,50%经肝脏代谢消除,50%以原形药物由尿液排泄,tmax3~5h,进入血液后的药物90%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而失效,故仅有轻微的降压作用。当大剂量推注时,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超过血浆蛋白结合容量,从而发挥较强的降压效果。二氮嗪静注后,作用迅速,1min内见效,2~5min降压作用明显,t1/222~26h,作用维持4~12h,近有文献报道,二氮嗪缓慢注射或在20~30min内滴注,血压呈进行性下降,20~30min后达到治疗的期望水平。
适应证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幼儿特发性低血糖,胰岛细胞瘤引起的严重低血糖病,痛经和制止流产。但对嗜铬细胞瘤或单胺氧化化酶抑制剂引起的高血压无效。
禁忌证
1.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夹层主动脉瘤、心绞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脑缺血、肾功能不全的重型高血压患者禁用;
2.孕妇、过敏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或多次使用的患者,应并用胰岛素和服降血糖药,以控制血糖。
2.二氮嗪不应与其他药物和输液配伍。
3.注射剂碱性强,注射时应防止溢出血管外。
4.对多次注射该药的患者,可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以控制血糖。
不良反应
二氮二氮嗪不良反应较多,可引起水钠潴留,多次重复给药可能引起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过量可能引起低血压甚至导致休克。用药后可能出现一时性脑或心肌缺血,发热感,头痛,恶心,失眠,便秘,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腹部不适感,听觉异常,静脉灼痛,静脉炎;偶见有心率加快,诱发心绞痛等不良反应,应与利尿降压药合用。长期应用可引起高血糖,高尿酸血症,锥体外症候,多毛症。
用法用量
1.每次200~400mg,儿童5mg/kg,在15~20秒钟内注完。抢救高血压危象时,可在0.5~3h内再注射1次,每天总量不超过1200mg。
2.静脉滴注:每天2~3次,每次300~600mg,滴速每分钟15~30mg。
3.口服:每天2~3次,每次50~150mg。
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使高血糖加剧,同时应用β-受体阻断剂、利血平、胍乙啶应减少剂量。其他降压药可加剧二氮嗪作用。不宜与其他药物及输液配伍。
中毒与措施
二氮嗪(降压嗪、氯甲苯噻嗪)能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周围阻力,使血压急剧下降,还能抑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有升血糖作用。快速静注,每次300mg,可在5min内出现降压高峰,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并可维持2~18h或更长一些,在降压的同时,并不降低心排血量,故脑、肾、冠脉的血流量不变。适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急救。快速静注,一次200~400mg,在15~20s内注完,可在0.5~3h内再注射1次,1次总量不超过1200mg。本药主要影响水电解质平衡及心脏等损害。
临床表现
1.不良反应
如头晕、头痛、嗜睡、失眠、眼花、耳鸣、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
2.中毒表现
(1)心肌缺血、心绞痛、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偶发急性心肌梗死。
(2)可引起水钠潴留、发生水肿、诱发充血性心功能衰竭。
(3)低血压、眩晕、休克。
(4)脑梗死、意识丧失、瘫痪、精神错乱、恐惧、焦虑。
(5)长期使用致血糖增高,甚至出现高血糖酮症酸中毒昏迷或高血糖性非酮性高渗性昏迷。
(6)可有白细胞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及血小板减少。
措施
二氮嗪中毒的治疗要点为:
1.大量用药产生中毒或不良反应立即停药。
2.对症治疗,如低血压可应用升压药;脑梗死可改善脑供血;糖尿病酮症、非酮症昏迷,降低血糖使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纠正酸中毒或降低渗透压;白细胞数减少可用升白能药物等。
专家点评
主要用于高血压急症需要血压快速下降时,静注300mg后1~2min血压下降至最低水平,可维持6~18h,为避免血压骤降,也可以50~150mg静注1次或重复注射或以每分钟15~30速度静脉滴注。二氮嗪的优点是作用出现快,血压下降平稳,血压很少低于正常水平,无中枢抑制作用。二氮嗪为非利尿性噻嗪类衍生物,主要药理作用为扩张小动脉,机制不明。但既往临床将其作为高血压急症的首选药物,近年来发现其疗效和安全性均不如硝普钠,故已逐渐被后者所取代。
参考资料
二氮嗪.摩贝化合物.
二氮嗪.医学百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21 15:58
目录
概述
化合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