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圣临朝,是唐代历史上重要事件,发生在公元664年,通过处理
上官仪事件,
武则天得以垂帘听政,从此
武则天在群臣面前树立了和
唐高宗并尊的地位。
首先,早在永徽六年(655年)
废后之战白热化的阶段,武后就曾在高宗的默许下偷听他和元老大臣的交谈。当时
褚遂良以辞官要挟唐高宗,君臣之间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
武则天不就在帘子后面发出一声断喝:“何不扑杀此獠”吗!如今只是把这种临时性的行为常规化和制度化了。另外,从北朝以来,受
鲜卑等北方
少数民族的影响,家庭主妇的地位空前高涨,常常是内外兼顾。
隋文帝时期,每次上朝,
独孤皇后必定同辇相随,令宦官侍立于文帝身旁,大事小情,随时传报。文帝退朝,皇后再车驾同返,当时就有二圣之称。所以高宗能够答应
武则天临朝,也是受这样的时代背景和
社会风气影响。
唐高宗
废后的念头刚刚打消,
武则天就找他谈话了,而且谈得推心置腹。她说,您是个好皇帝,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您有一个弱点,就是耳软心活,容易拿不定主意,听别人撺掇。您哪里是真的想废掉我呀,但是
上官仪在您耳边一调唆,您就把握不住了,差一点就把我废掉。
这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您会造成多大的失误啊。为了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后我陪着您一块上朝,大臣无论是对你进忠言还是进谗言,我都帮您分析分析,这样您就不会鲁莽行事了。明确提出了和唐高宗一起临朝听政的要求。
唐高宗如何反应的呢?他此刻心里充满了悔恨和不安,正不知怎么向老婆大人赔罪呢。再说,唐高宗性格软弱,
武则天这些年在他心里已经牢牢地树立起了妻子、参谋加姐姐的地位,唐高宗觉得很难再拒绝她的任何要求,就同意了武后的建议。
然走上前台垂帘听政,表明高宗向天下臣民认可了武后参政议政的
合法性。对
武则天而言,这样做的第一个好处,就是使大臣无法再和皇帝谋划对她不利的行为。试想,面对帘子后面虎视眈眈的武皇后,谁还敢再对皇帝说“皇后专权,不如废之”呢!第二个好处是让武后对朝政的参与不再局限于皇帝生病的时候,她的政治经验和影响力都进一步增长。从此,政局无论是好还是坏,都不能再忽视武皇后的作用了。官僚们开始习惯于对一个女人俯首称臣,最后,心情复杂地注视着这个女人逐步走向权力的巅峰。
“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从此以后,朝廷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
武则天的掌握之中却是事实。唐代人管皇帝叫“圣人”,现在帝后共同临朝掌政,人们就把他们合称“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