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美国史
198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二十世纪美国史》1989年7月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安年。本书详细阐述现代美国历史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
内容介绍
实事求是地分析本世纪美国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特点、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演变、美国政府在各个时期的经济和政治调整政策及现代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具体分析美国人民群众和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作用、美国从海外扩张到全球扩张的发展道路。重视中国的研究成果。分上(1898--1945.8), 下(1945.9--1989)两篇,并附有若干统计表及部分人名英汉对照表。
作品目录
导言:美国历史的演变和特点
第一节 美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一)美国早期发展史(1492年前——1776年)
上篇20世纪上半期的美国(1898——1945)
下篇1945年以来的美国(1945——1987)
附录
(二)美国近代史(1776——1898年)
第一章 美西战争和海外扩张的开始(1898——1914)
第一节 美国的扩张主义思潮和美西战争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扩张主义舆论
(二)美西战争的爆发及其主要战役
(三)美国现代史(1898年至今)
(三)美西战争的结果及其影响
第二节 美国历史发展的特点
(一)最年轻、实力最强的经济大国
第二节 美国的海外领土扩张
(一)夏威夷群岛的夺取
(二)美西战争中夺取的殖民地
(二)外来移民的国家
(三)对东萨摩亚、威克岛和其他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夺取
(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国家
(四)巴拿马运河区的占领
(五)丹属维尔京群岛的购买
第三节 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政策
(一)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四)典型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二)“门户开放”的内容及其评价
(五)改革、开放的国家
第三节 美国历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一)坚持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统一
(二)重视各个史学流派的研究成果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对华关系
(三)开展对重大课题的攻关研究
(四)加强当代美国史和中美关系的研究
第四节 美国对拉丁美洲地区的政策
(一)门罗主义的扩张主义应用和老罗斯福的“大棒”政策
(二)对古巴的殖民主义政策和普拉特修正案
(三)金元外交和对拉丁美洲地区的经济渗透
第二章 1898——1929年美国的社会经济
第一节 1898——1918年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20世纪初美国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20世纪初的美国农业机械化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经济
(四)20世纪初美国的社会生活
第二节 20年代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弊端
(一)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
(二)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
(三)20年代美国社会经济中的潜在危机
第三节 1898——1929年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生产的进一步集中和财政资本的形成
(二)垄断组织的发展和八大财团的出现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国家干预的一度加强
第三章 1898——1929年美国的社会经济改革和内政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和20年代美国的进步主义运动
(一)进步主义运动的历史演变
(二)社会政治经济和城市改革运动
(三)老拉福莱特的改革运动
(四)进步主义运动的评价
第二节 西奥多·罗斯福的反托拉斯改革
(一)西奥多·罗斯福的改革措施
(二)西奥多·罗斯福的改革托拉斯思想
(三)西奥多·罗斯福的进步党运动
第三节 伍德罗·威尔逊的新自由政策
(一)威尔逊在州长期间的改革措施和新自由主张
(二)威尔逊总统的“新自由”政策
(三)“新自由”的评价
第四节 1898——1929年美国的工人运动
(一)世界产联的成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工人运动
(二)美国社会党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工人运动
(四)20年代保守主义的政治生活
第五节 美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一)两个美国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
(二)美国共产党的统一
(三)20年代美国共产党的党内斗争
(四)三四十年代美共党内的斗争
第四章 1914——1929年美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节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立和参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阶段美国的中立及其原因
(二)美国的参战及其原因
(三)美国在欧洲战场的军事行动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外交活动
(一)美国在拉丁美洲地区的扩张
(二)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争夺
(三)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及其评价
第三节 美国和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一)威尔逊和巴黎和会的召开
(二)美国国会关于批准国联盟约的大辩论
(三)美国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第四节 20年代的美国外交
(一)美国对拉丁美洲地区控制的加强
(二)美国的对德政策,道威斯计划和扬格计划
(三)美国对国联的政策、裁军政策和非战公约的签订
第五章 1929——1933年严重经济、政治危机时期的美国
第一节 1929——1933年美国的严重经济危机
(一)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和特点
(二)1929——1933年危机的原因和性质
(三)人民生活的严重恶化
第二节 1929——1933年美国的严重政治危机
(一)人民群众的反饥饿斗争
(二)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三)危机时期和30年代法西斯思潮的泛滥
第三节 赫伯特·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一)赫伯特·胡佛的危机观
(二)胡佛总统的自愿联合政策
(三)胡佛反危机措施的评价
第六章 1933——1939年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美国
第一节 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的新政措施
(一)新政的提出及其基本过程
(二)整顿财政金融措施
(三)调整工业生产措施
(四)节制农业发展措施
(五)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六)举办公共工程和其他社会福利事业
(七)调整三权分立体制
第二节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一)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
(二)具有进步意义的改良措施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面干预的尝试
(四)历史上改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五)新政的阶级性质
第三节 3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一)对拉丁美洲地区的睦邻政策
(二)美苏关系的正常化
(三)对局部战争的中立政策
(四)30年代的美日关系
第七章 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
第一节 美国从中立走向参战(1939——1941)
(一)欧洲战争的爆发和租借法案的通过
(二)大西洋宪章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三)1941年的美日密谈
(四)日本偷袭珍珠港和美国的参战
第二节 从太平洋战争到雅尔塔会议(1941.12——1945.2)
(一)德黑兰会议前美国的军事和政治行动
(二)美国和德黑兰会议
(三)美国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四)美国和雅尔塔会议
第三节 美国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
(一)罗斯福的逝世和旧金山会议的召开、欧洲战争的结束
(二)美国和波茨坦会议
(三)美国和对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社会经济和生活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工人运动和黑人状况
第五节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基本总结
(一)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第八章 1945——1969年美国的社会经济
第一节 1945——1969年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1946——1953年的战后初期繁荣
(二)1953——1960年经济的低速发展
(三)60年代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节 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弊端
(一)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二)美国经济发展中的弊端
第三节 1945——1969年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一)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二)垄断财团的演变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兴起
第九章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内政和社会经济改革
第一节 麦卡锡主义的兴衰
(一)杜鲁门政府的反民主政策和麦卡锡主义的由来
(二)麦卡锡主义的泛滥
(三)麦卡锡主义思潮中的反华逆流
(四)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政策和麦卡锡主义的破产
第二节 杜鲁门政府的“公平施政”措施
(一)杜鲁门“公平施政”的提出
(二)“公平施政”措施的主要内容
(三)杜鲁门“公平施政”的评价
第三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现代共和党主义
(一)艾森豪威尔现代共和党主义的提出
(二)艾森豪威尔现代共和党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军事工业综合体的出现
(四)艾森豪威尔现代共和党主义的评价
第十章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内政和社会经济改革
第一节 60年代的黑人民权运动和群众运动
(一)五、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
(二)新左派运动的兴起和反主流文化运动
(三)战后初期和五六十年代的工人运动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的国内“新边疆”政策
(一)肯尼迪国内“新边疆”政策的提出
(二)肯尼迪国内“新边疆”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肯尼迪国内“新边疆”政策的评价
第三节 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的社会”政策
(一)约翰逊“伟大的社会”政策的提出
(二)约翰逊“伟大的社会”政策的主要内容
(三)约翰逊“伟大的社会”政策的评价
第四节 1945——1969年垄断统治对政权控制的加强
(一)垄断统治对总统选举的控制
(二)垄断统治对政府部门的影响
(三)垄断统治对各种利益集团、院外集团和社会组织的控制
(四)垄断统治对思想舆论的影响
第十一章 1945——1969年美国的对外政策
第一节 战后初期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一)美国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提出
(二)美国对西欧的严密控制
(三)美国在全球地区的侵略扩张
第二节 1945——1969年的美苏关系
(一)战后美苏矛盾的发展和美苏冷战的形成
(二)五、六十年代的美苏冷战趋势
(三)五、六十年代美苏争夺核优势
第三节 1950——1953年美国侵略朝鲜战争
(一)美国侵朝战争的爆发和美国侵朝战争的基本过程
(二)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扩大侵朝战争的争论
(三)美国侵朝战争的影响
第四节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一)艾森豪威尔政府扶植吴庭艳集团的“越南内战”(1955——1960)
(二)肯尼迪政府直接介入的“特种战争”(1961——1963)
(三)约翰逊政府扩大侵略的越南“局部战争”(1964——1968)
(四)侵越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第五节 战后初期和五六十年代的美中关系
(一)战后初期美国政府扶蒋反共政策及其破产
(二)美国统治集团围绕对华政策的几次大辩论
(三)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及其对台政策
第十二章 70年代以来美国的社会经济和内政
第一节 70年代美国的滞胀经济和垄断资本主义新特点
(一)1973——1975年经济危机和1980——1982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二)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的原因
(三)7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
(四)70年代以来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第二节 尼克松政府的新联邦主义和新经济政策
(一)尼克松新联邦主义的提出及其实施
(二)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
(三)尼克松新联邦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四)水门事件和尼克松的下台
第三节 卡特政府的反危机措施
(一)卡特政府的反经济滞胀政策
(二)卡特政府的反能源危机政策
(三)卡特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评价
(四)卡特政府的内阁危机
第四节 里根政府的振兴经济计划
(一)里根振兴经济计划的提出和实施
(二)里根振兴经济计划的评价
(三)1987年美国股市暴跌及其影响
(四)里根政府时期的内政
第十三章 70年代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
第一节 70年代以来的美苏关系
(一)美苏在欧洲的争夺和缓和
(二)70年代以来的美苏首脑会谈和美苏核争夺
(三)美苏对海洋霸权的争夺
(四)“星球大战”计划和美苏关系趋势
第二节 70年代以来的美中关系
(一)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的开始
(二)美中建交,美中关系的新阶段
(三)里根政府执政以来的美中关系
第三节 70年代以来美国对西欧、日本的政策
(一)美国和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二)美国和欧洲共同体的关系
(三)美日经济战
第四节 70年代以来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一)美国和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关系
(二)美国和中东、海湾地区国家的关系
(三)美国和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关系
第十四章 1945年以来美国的科学技术及其影响
第一节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
(一)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
(二)其它新技术的兴起
(三)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第二节 战后美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一)战后美国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的优势地位
(二)战后美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三)战后美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四)战后美国科技发展理论
(五)战后美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战后美国政府发展科学技术的对策
(一)科研经费的重点分配制
(二)鼓励创造、发明的专利制
(三)科研组织的多轨制
(四)开发智力的选才制度
(五)加速折旧和税收优待制
一、美国历任总统、副总统
二、现代美国历届政府各部负责人
三、现代美国历任最高法院法官
四、现代美国历届总统选举情况表
五、部分人名英汉对照表
后记
参考资料
二十世纪美国史.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9 14:07
目录
概述
内容介绍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