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
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
步行街,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
书院简介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其它三个是湖南的
岳麓书院、江西的
白鹿洞书院、河南的
睢阳书院)之一,西北
四大书院之冠。相传,明代工部尚书冯从吾曾给皇帝上书,说皇帝“沉溺酒色、荒于朝政”,结果被革职回家。从此,冯从吾潜心研究易理,在宝庆寺讲学,后来又与陕西省当时的最高行政长官汪可受一同进行“联镳会讲”,来听讲的人足有几千人,长安府长官便下令在寺中划出一块地修建“关中书院”。之后,向东又陆续修建了长安县学、西安
府学和文庙(今碑林所在地),形成了文化一条街。
关中书院建成以后不久,魏忠贤灭了东林书院,关中书院也被殃及。熹宗时,关中书院被下旨拆毁。到康熙三年,关中书院重建。光绪时,改建成陕西省师范大学堂,成为当时西北五省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直至解放,关中书院里面是陕西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
历史沿革
明朝
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它里面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是明代
工部尚书冯从吾行政长官汪可受清朝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关中书院改建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当时成为西北五省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直至解放,为
西安师范学校及附小。
关中地区明代以后的历届
科举考试都在这里进行,应试者就在这条街上食宿,温习功课。
民国
解放前,书院门经过几百年的风霜雨雪,两旁的酒肆、茶房、店铺已荡然无存。房屋破败、街容陈旧,与近在咫尺的碑林博物馆极不相称。
今日书院门
主要景点
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书院建筑规模宏大,中间讲堂6间“允执堂”,左右南屋4间,东西号房各6间,讲堂后边有假山,“三峰耸翠”,“宛若一小华岳(关中书院为西安文理学院,谢绝游客参观。)
于右任故居纪念馆
于佑任曾住32号,现以建成于右任故居纪念馆。
于右任,名伯循、字右任,祖籍陕西
泾阳,1879年出生于
咸阳三原,他是
国民党元老、民主革命家、著名诗人,同时也是一代书法大师,被誉为“当代草圣”,毛泽东主席也曾经认于右任先生当书法老师。他一生爱祖国、爱人民、爱故乡,兴水利、建农场、办学校,护持
民族文化遗产,深受海内外崇仰。建国后他始终未能从
台湾回到大陆,逝世后葬于台湾,颇留遗憾
宝庆寺华塔
位于今西安南门内书院门北侧,宝庆寺修建于隋文帝仁寿(601-604)年间,原址在隋大兴城安仁坊。唐文宗时以五色砖在寺内作塔,故宝庆寺也称华塔寺。五代时殿宇毁于兵火,惟塔存。明景泰二年(1451)移塔建寺于今址。万历(1573-1620)年间冯从吾在此讲学。雍正元年(1723)住僧文天重修寺阁。宝庆寺华塔高约23米,七层,平面呈六角形,内有魏、隋、唐等时代的石刻佛像,现存明景二年(1451)重修石碑一通。建国后,政府对宝庆寺华塔进行了整修,是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
书院结构
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
方城的风流儒雅,博物好古之士往往留恋于此。书院门全称是仿古一条街,尽管有伤痕,但在市井中,也算卓然不群了。
从南大街走到这条街上,忽然好像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路两边,高大的槐树后面,红漆格子门半开着,大大小小的湖笔从门檐上面垂下来,后面是一张怡然自得的脸,表情似曾相识。青石板的路面紧贴着鞋底,松动的地方发出清脆的乌乌声。泼墨山水挂在城墙的青砖墙上,斑驳的阳光洒在上面,随风轻轻抖动。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也是外地游人络绎不绝的书院门。这里有古韵悠悠的各式牌匾楹联,琳琅满目的书画墨迹,规格齐全的文房四宝及品种繁多的民间工艺,书院门就这样飘散着历史文化的醇香。
书院门街西邻南门,东望文昌门。
宝庆寺华塔和碑林拱立两旁,街中有关中书院和于佑任的故居。我们看到的宝庆寺华塔,始建于唐代,它是书院门最古老的标志。
因为关中书院,书院门的文化色彩就更加浓郁。如今的书院门,已成为古都西安的书画荟萃之地。在这里,名人字画与业余作者竞相生辉,这里既有现声泼墨的作品,又有传世的精品展出;既有街头地摊,铺排出售,又有高雅之堂陈列标价。人物、山水、花鸟,应有尽有,书法作品争奇斗艳,凡爱好者人人皆可作画,也可卖画。
挥毫作画离不了笔墨纸砚,这里有能工巧匠现场制笔,制毛的作坊也搬进了典雅的店铺,这里有专门经营文房四宝的小店,上好的宣纸,精制的墨砚,使外行也能闻出丝丝幽香。然而要谈到书院门的笔墨生意,却少不了西安人的一份遗憾。这些小店的主人,大部分都是江西人、安徽人,他们来到这里,用传统的手艺打理着生意,用辛劳和智慧经营着小店。
漫步在这条艺术的长街,面对着对仗奇巧、妥贴正稳、言简意深的楹联,面对文房四宝散发的墨香,我们感叹老街的变化,我们感叹智慧的西安人,修复了一段传奇,也修复了一道风景。
曾经荣耀着的长安城悄然远去,只在这里留下了一个沉默的背影。书院门静静的、凝固在冬天的午后,独立于这个城市的喧嚣之外,悠然守候着老去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西安书院门
从南大街走到书院门,忽然好像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路两边,高大的槐树后面,红漆格子门半开着,大大小小的湖笔从门檐上面垂下来,一条浸透墨香的路便向远方铺展开来约570多米,浓郁的古风扑面而来。两边鳞次栉比地集中了碑帖拓片、名人字画、印章印谱、文房四宝等100多家店铺,在二、三层雕栏楼阁上,挂着一色的黑底金字牌匾,书写着文萃阁、醉书轩、聚看斋、皓月宫等店名。这里的店铺门面既不像江南商号那样纤巧秀丽,也不同于北京大栅栏那样富丽堂皇。而是古朴敦厚,门面很少有繁琐的装饰,牌匾、楹联,还有深狭的门道,显示了一种儒雅祥瑞、深藏若虚的氛围。商家所售的商品有各种
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等。然而墨香的古文化街最能体现特色的商品当属种类繁多的文房四宝、书法字幅、国画卷轴、碑帖拓片、
蓝田美玉以及古老的乐器“埙”。
这条街青石板铺成,路两旁是一些仿古建筑,建筑里面是一些店铺——卖湖笔端砚、名人字画、古籍等。
懂行的人到书院门是看“书”的,这“书”涵盖书、画及相关的一切。这里卖字画的店铺多,里面不仅有许多民间书画爱好者的作品,也有不少名家名作,但也有赝品。略往书院门的街深处走,卖字画的店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临街摆设的摊位,其实就是张书桌,上备文房四宝以及展示有主人写画好的作品。主人就在此或写字、或作画,也出售作品,但是更享受这种陶冶情操和相互切磋技艺的生活。其中不乏功力深厚、作品绝佳的高人。每年都会大批书画名家会聚西安,在这里举办各种展览陈列数十次
交通信息
在市区去乘坐6、11、12、23、26、203、204路公交车,在“南门”站下车,或者乘坐地铁二号线在“永宁门”站下车后,向北步行约5-6分钟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