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上自唐尧、下至秦穆公的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儒家经典,六经之一。又称《尚书》、《书经》。现存的《书》,大部分是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之语。号令一般称为“誓”或“诰”。其区别是:平时的一般号令称“诰”,战时有关军事的号令称“誓”。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似无定名,偶而有称为“谟”的。《尚书》 宋刻本
形成
《书》的本义是记录的意思,大概是当时的—些历史档案(见图)。《尚书纬》称《书》“凡三千二百四十篇”,孔子删定为102篇。这些话虽不可信,但说明古代此类文字甚多,主要是记言,也有小部分记事。记言或为当时史官所记,或为后人追记。记事部分一般认为是战国末的作品。这些历史档案在孔子、墨子之前大概已经成书。《墨子》中引到《书》的篇数达25篇。孔子以《书》教弟子,相传他曾删定《诗》、《书》。实际上《书》是经过多次编辑、整理而成的,已非古貌。在《书》的形成史上,有四种传本值得注意:①《今文尚书人史》载,秦王政三十四年,采用李斯之言,禁民间藏书,“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至汉孝惠帝,始除挟书令。文帝时,传《书》者只有伏生一人。据《史记·儒林列传》载:“秦时焚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兵大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九篇。”又说:“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伏生所传的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的,故称《今文尚书》。②《古文尚书》。史载,汉景帝的儿子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屋壁中发现一种用先秦文字写的《尚书》,共45篇,比伏生所传之本多出16篇。这16篇被称为《逸书》。此书后归孔安国所有,孔安国传授之本被称为《古文尚书》。汉代典籍没有孔安国为《尚书》作传的记载,至《经典释文》和《隋书:经籍志》,方说孔安国曾受诏为《尚书》作传。③百两篇《尚书》。《汉书·儒林传》中说,汉成帝时,张霸献“百两篇《尚书》”。这百两篇,实际是离析29篇为百篇,又把百篇的《书序》编为两篇。当时以中古文相校,知为伪造,便被废黜,但百篇《书序》却流传下来了。④伪《古文尚书》。孔安国所传《古文尚书》本,在西晋永嘉之乱后,与《今文尚书》俱散亡。东晋时搜求典籍,豫章内史梅赜献了一部《古文尚书》,此书有经文58篇,其中包括西汉今文28篇,但已析为33篇。又从百两篇《书序》中采取了18个篇题,从当时流行的一些古籍中搜集《尚书》零星文句,编缀而成22篇。该书有孔安国作的传,并附孔氏序一篇。这部《尚书》传本原为梅氏伪造,破绽百出,但由于它对《尚书》每篇都有解释,因此广泛流传下来。
主要内容
《今文尚书》按历史顺序编为虞书、商书、周书3部分。《虞书》含《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4篇,《商书》含《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5篇,《周书》分《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等19篇,分别记载远古、商、周时代的政治、地理、历史、征伐、祭祀等各种大事,记录了二帝三王的风范,成为儒家社会理想和品评人物的标准。
流衍
伏生所传《今文尚书》,经过数传,在西汉有欧阳生和大小夏侯三家,汉宣帝时,三家均列于学官,三家都有自己的解诂和章句之作。此派后来失之繁琐,如小夏侯派一个叫秦恭的人为《尧典》二字篇名就写了百余万字的解说,对开篇首句“曰若稽古”四字写了三万多字解说。汉成帝时,又出现了纬书。《尚书》的纬书有《尚书中侯》、《尚书璇玑玲》等多种。汉成帝、汉哀帝间,刘向、刘歆父子整理中秘书,曾将《今文尚书》和古文有关篇目相对照,发现今文中有两篇脱三简,约六七十字,还脱去单字几十个,另有700余字彼此不同。这说明西汉今文和古文已有很大不同。刘歆重视古文经,希望立于学官,遭到博士们反对。他又移书太常博士,指责他们抱残守缺,但古文经学,包括《古文尚书》最终还是没能立于学官。汉哀帝以后,王莽掌权时,《古文尚书》才被立于学官。东汉时,只有《今文尚书》立于学宫,《古文尚书》派受到冷遇。《今文尚书》学者桓荣为汉明帝老师。桓家世传欧阳《尚书》,一家三代连任五个帝王老师,各代弟子人数以千计。东汉后期,从桓氏受业的杨震家族,一连几代位至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全国,大、小夏侯学虽不及欧阳《尚书》显赫,但也立于学官。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到光和六年(183),有7种经书刻石立碑,立于洛阳太学讲堂前,其中《尚书》以欧阳为主,而校以大、小夏侯本,于是今文经学有石经文字出现,但不到10年,由于董卓之乱,熹平石经遭到破坏,石经残片拓本仅存809字。当时《古文尚书》只在民间流传,有一位学者杜林,因战乱避地陇西,在那里得到一卷漆书《古文尚书》,回到洛阳后,郑兴、卫宏同杜林学习,并有著作问世。此后贾逵为《古文尚书》作训,打乱了今古文家法。东汉后期,马融为《古文尚书》作传,此外许慎也在所著《说文解字》中引用《尚书》字句159处,所引用的大多是孔安国传本。东汉末年郑玄遍注群经,也为《古文尚书》作了注。他兼采古今文两派说法,自此郑注流传起来。三国曹魏时,郑注《尚书》立于学官,风靡一时,但由于郑注有许多地方有别于贾逵、马融的注释,注解中尚存在一些缺失和抵牾不通处,有少数学者曾提出异议,如魏国的王粲、吴国的虞翻、蜀国的李撰等,但并未起多大作用。真正同郑玄抗衡的是魏晚期的王肃。王肃是司马昭的妻父,他的《尚书注》有意和郑玄相抗衡,凡是郑注不合贾逵、马融旧说处,王肃大多采用贾、马之说,并且还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王肃的《尚书注》后被立于学官。魏正始年间(240~249),又刻了一次石经,此次石经用三种文字写成,《尚书》采用古文本子,现残存110多字。西晋时,贾逵、马融、郑玄、王肃的《尚书》注都立于学官。永嘉之乱(311),《今文尚书》全部失传,东晋时只有郑玄注和孔传本流传,并立于学官。东晋末年,范宁对传授《尚书》起过很大作用,他讲授《尚书》基本依从郑注。到南朝齐时,孔传本也失传了。北朝只通行郑玄注。南朝梁时,伪孔传开始流传,蔡大宝、巢猗、费甝等,都为伪孔传作疏,有取代郑注之势。到陈朝陆德明作《经典释文》,其中《尚书》的音注就采用伪孔传本为底本,同时附有马融、郑玄、王肃三家不同的文字。后来伪孔传传到北朝,有不少学者为之作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刘炫和刘焯,特别是刘炫的疏本,影响更大,到隋代广泛流行起来。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命颜师古考订五经,于贞观七年,公布新的定本,其中《尚书》则为刘炫编定的伪《古文尚书》本。后来孔颖达撰《尚书义疏》,就是以伪孔传为底本,抉择南北朝后期各家旧有疏本,如费甝、刘炫、刘焯等释义,加以综合发挥而成。从此,《尚书》伪孔传就流传下来了。唐玄宗天宝三年,又命卫包把伪《古文尚书》全部改成楷书。开成二年(837)又刻了一次石经,所用本子即卫包改写的楷体本。以后翻刻的本子大都以开成石经为根据,此本一直流传至今。宋代庆历新政后,经学进入史家所称的“变古时代”,出现了议经、疑经现象。南宋初年吴棫作《书裨传》,提出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为伪造。朱熹亦疑之,但朱熹弟子蔡沈在朱熹授意下作的《书经集传》没有全从朱子之说。而朱子也把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中的“危微精一”等十六字定为圣人传授心法,写于《中庸》注中。元代吴澄作《书纂言》,继续对伪《古文尚书》提出质疑。明代学者梅鹫,提出许多证据,证明伪《古文尚书》为伪书。清代朴学盛行,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罗列128条例证,论伪《古文尚书》为伪作,于是阎氏之论成为定谳。尽管毛奇龄撰《古文尚书冤词》,为伪《古文尚书》辩护,也有某些地方击中阎文的不足之处,但终究未能证明伪《古文尚书》不伪。此后惠栋著《古文尚书考》,又提出不少证据,证明伪《古文尚书》25篇中某句抄自某书、某文,彻底暴露了伪《古文尚书》的作伪方法。此后王鸣盛、江声、戴震、段玉裁、孙星衍、焦循都支持阎若璩意见。清代今文学兴起,魏源作《书古微》,认为不仅阎若璩所攻击的《古文尚书》为伪作,就是东汉马融、郑玄的《古文尚书》也不是孔安国真说。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把古文经典一概指为伪经,虽起到振聋发馈作用,但未免失之武断。
地位
《书》为中国政治思想的源头。历代统治者都从《书》中吸取思想精髓。儒家所鼓吹的二帝三王之治,大都来自《书经》之中,为历代帝王所效法。宋儒宣扬十六字心传,也来自《书经》,其心性之说,也从《书经》中寻求根据。所以它对中国的政治史、思想史影响很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18:27
目录
概述
形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