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名词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在长期遭受无法预测或控制的负面事件后,逐渐失去改变或掌控情况的信心,产生一种无助感。这一心理现象由马丁·塞利格曼等心理学家提出,并通过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得到深入探究。在动物实验中,通过暴露动物于无法逃避的负面刺激,观察其表现出的无助行为,从而揭示了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机制。人类实验和纵向研究则更深入地探讨了习得性无助对个体心理和生活的影响。
基本概念
定义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心理学概念,定义为个体在反复遭遇无法控制或避免的不良情景后,形成了一种消极的认知态度,认为自己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不良的情况或结果。此时,即使环境发生变化,情况可被改变,受试者也往往会持续保持无助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习得性无助在理论上认为,个体的行为并不总是由其所处环境的目前状态决定,而是过去经验的影响结果。
主要内容
习得性无助的主要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习得性无助的形成:习得性无助通常是个体在经历了反复的、无法预防或控制的不良情境后逐渐形成的。这种不良情境可以是外部环境的逆境,如无法逃脱的厌恶刺激;也可以是个人内在的困境,如重复的失败经历。在这些情境下,个体往往由开始的积极抵抗,转向后期的消极应对,甚至放弃抵抗,形成了一种对无法控制的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习得性无助的表征: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主要有行为退缩、消极情绪、认知障碍和生理反应等。行为上,个体可能会表现出消极避免、草率行为、放纵自我等;情绪上,个体可能会有悲观失望、忧虑不安、无法获得愉悦等;认知上,个体可能会出现自我效能感下降、归因失调、期待过低等;生理上,个体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失眠、头痛等症状。
习得性无助的影响:习得性无助不仅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增加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风险,也对个体的社会功能产生影响,如降低学习能力、工作效率,破坏人际关系等。
习得性无助的干预:针对习得性无助的问题,可以从改变环境、改变认知和情绪调节等方面进行干预。例如,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重新评估和理解个人经历,提高应对困难的自我效能感,缓解和防止习得性无助的发生。
特征表现
习得性无助的特征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行为退缩:在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下,个体可能表现出消极的行为模式,对环境产生避免行为,不愿或无力去改变不良情况。比如,在学习上,一旦碰到困难,他们可能就会选择逃避,放弃挑战,放弃寻求可能的解决方式。
消极情绪:习得性无助的个体往往伴有悲观、焦虑、无助、挫败感等消极情绪,并且陷入了一种被动和无能为力的境地。这种情绪持续存在时甚至可能会导致抑郁。
认知偏误:在习得性无助状态下,个体会出现一种认知扭曲的现象,认为自我无法通过任何努力去改变环境,认为所有的失败都是自己的错,或将一个失败笼统地泛化到所有故事中。
绝望情绪:在习得性无助的状态下,个体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失去了动力和兴趣,表现出一种深度的绝望感。
生理反应:长期的习得性无助还可能导致生理上的问题,例如失眠、食欲不振、头痛、心慌等。在极端情况下,它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心脏病和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形成原因
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机制涉及到个体在面对持续性的失败或不可控制的情境时,逐渐形成的认知和情绪过程。其形成机制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综上所述,习得性无助的形成机制涉及到持续性的失败经验、无法预测性和无法控制性的特点、认知归因模式、认知失调和情绪反应,以及循环强化的过程。
分类
习得性无助的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全局性习得性无助:全局性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工作、社交等)时,都表现出无助的态度和行为。这种个体通常认为自己无法影响和控制任何生活领域,所以可能在各种情境下都放弃尝试和抵抗。
特定性习得性无助:特定性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在面对特定的问题或困难(如某个学科学习、人际交往等)时,表现出无助的态度和行为。对其他领域的任务,他们可能仍有足够的自我效能感和应对策略。比如一个人在数学方面失败了许多次,以至于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理解或做好数学,在未来的数学学习中就可能不再尝试,显示出习得性无助的行为。
内源性习得性无助:内源性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把困难和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特性,如智力、能力等。这些个体常常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的,无法通过努力去改善,从而表现出对任务的无助。
外源性习得性无助:外源性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把困难和失败归因于外部无法控制的因素,如运气、偶然、他人的影响等。这些个体常常认为,自己的努力对结果无法产生影响,从而对难以控制的任务产生无力感。
请注意,以上分类方式并非互斥,其中的一些类型在特定个体中可能会同时存在。例如,一个人可能即对数学(特定性习得性无助)感到无助,又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智力水平的问题(内源性习得性无助)。
应对策略及干预
。在应对习得性无助中,CBT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到他们对失败的内在性和稳定性归因模式,并引导他们逐步改变这些认知,培养更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应对策略。
,培养乐观主义,提升心理韧性,增强面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信念,自我效能训练旨在帮助个体提升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增强自我控制和应对能力。在应对习得性无助中,个体可以通过设定小目标、逐步取得成功经验,来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减轻无助感和绝望情绪。
综上所述,针对习得性无助的应对策略和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积极心理学干预、自我效能训练、社会支持和心理教育,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这些方法旨在帮助个体重新建立对生活的信心和掌控感,摆脱无助状态,迈向积极、健康的生活。
历史发展
溯源
习得性无助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进行动物行为研究时首次提出。马丁·塞利格曼在学习理论领域做了很多实验,包括对狗的一系列训练实验,发现了习得性无助的现象。
马丁·塞利格曼在实验中,对狗进行了无法预测或避免电击的训练,数次实验后他发现,即使后续实验中提供了逃避电击的方式,这些狗只是呆立不动,无法采取行动逃避,表现出无助的状态。狗似乎已经学习到,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被电击的事实,因此停止了尝试。
在之后的研究中,他发现这种无助的状态不仅在动物身上存在,人类在面对连续失败和无法预防的负性事件时,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反应,即习得性无助。
发展过程及重要阶段
初始阶段(1960年代至1970年代) - 初始阶段是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形成期。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对狗进行无法预测或避免电击训练的实验中发现了习得性无助现象,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理论。
理论应用与进一步研究阶段(1980年代至今) - 此阶段中,研究人员开始将习得性无助理论应用到多个领域,包括教育、工商业、疾病管理和心理健康等。同时,许多研究尝试通过改变个体的归因风格来预防和治疗习得性无助,例如认知行为疗法。此外,研究者还进一步探讨习得性无助的生理机制,发现了与其相关的神经递质和脑区活动。
未来发展阶段 - 随着新技术如神经影像学和基因检测的发展,未来的研究将更深入地探索习得性无助的生理机制,以及个体差异如个性、生活经验、遗传因素等对习得性无助的影响。同时,随着预防和干预习得性无助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的心理干预和教育策略将继续完善和发展。
关键人物及贡献
1. 马丁·塞利格曼:马丁·塞利格曼是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创始人。他在1960年代的系列动物实验中发现了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理论。在后续研究中,塞利格曼进一步扩展了习得性无助概念,提出并发展了归因风格理论,解释习得性无助与个体的认知因素(如归因风格)之间的关系。除此以外,他还将该理论应用于抑郁症研究,为抑郁症的理解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2. 斯蒂芬·迈耶:斯蒂芬·迈耶与塞利格曼一同在1970年代发展了习得性无助的归因风格理论。他们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归因维度,即内源性/外源性(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稳定性/不稳定性(认为问题是暂时的还是持久的),以及全局性/具体性(认为问题会波及到生活的多个领域还是仅限于一个具体领域)。这个理论不仅拓宽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框架,还对个体的心理适应以及教育、生涯指导等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两位学者的工作为我们理解习得性无助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并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
习得性无助的发生与生物因素密切相关。一些生物学研究显示,遗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的习得性无助。可能存在某些遗传因素导致个体更倾向于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产生无助感。此外,脑生理结构和功能也与习得性无助有关。特定的脑区,如前额叶和杏仁核,以及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血清素,都在习得性无助的过程中发挥着作用。
环境因素
生活和成长环境对习得性无助的发生有重要影响。稳定、积极和支持性的环境可能抵抗习得性无助,而负面的、刻板的乃至有害的环境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的发生。比如在家庭环境中,过于严格或者无视孩子的育儿方式可能导致孩子产生习得性无助。在教育场所,如果无论学生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回报或者改善,同样可能产生习得性无助。
个体因素
相关实验
塞利格曼的狗实验
实验设计
塞利格曼将狗隔离在一个装有电网的房间里。当电流通过,狗会感到不舒服。在此条件下,狗很快就学会了跳过电网以避免不适。然后,塞利格曼改变了实验条件,使狗无法逃脱电网。他观察到这些狗在尝试逃脱无果后,就选择停止活动,即使在后续实验中可逃脱,狗们也选择留在电网上,这就是习得性无助的现象。
实验结果
该实验验证了习得性无助理论。当个体反复受到无法控制的不良刺激后,可能会放弃尝试,即使有机会改变情况,也常常会选择无动于衷。
实验误差
塞利格曼的实验在设计上突出,但可能存在一定误差。首先,对于动物和人类的习得性无助现象能否同等对待存在争议。其次,实验存在伦理问题,造成动物的痛苦。
学习难度与习得性无助的关系实验
实验设计
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让学生们尝试解决一套难度递增的数学问题。研究者刻意设计问题难度,使一部分学生在尝试多次之后,仍无法解决问题。然后,研究者再给学生们一套中等难度的数学问题,分析学生们在之前的失败经历对他们解决这套新问题的影响。
实验结果
对于已经经历过重复失败的学生,他们在尝试新的问题时,往往更容易放弃,即使新的问题实际难度并不高。这个实验显示,习得性无助可能会影响个体在学习和挫折处理上的表现。
实验误差
该实验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因素,比如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学习习惯和情绪状态等未考虑的因素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相关研究
相关著作
习得性无助理论自1960年代提出以来,已经引发了大量研究和探讨。以下是一些与习得性无助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和文献。
,揭示了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动物模型。
,主要探讨了习得性无助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习得性无助的研究逐渐延伸至其他领域。一些研究开始关注习得性无助在社会适应、抵抗压力、自尊和自我效能上的影响。此外,许多研究也开始尝试从认知和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习得性无助现象。
相关人物
在习得性无助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有一些人物对此有过重大贡献,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关键人物:
马丁·塞利格曼:马丁·塞利格曼是现代心理学领域的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他是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创立者。他最早在1960年代通过研究动物行为,探讨了动物在反复受挫后可能出现的无助状态,从而首次提出了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他的这项研究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抑郁症、压力和个体适应性的理解。
史蒂芬·莫尔:史蒂芬·莫尔是另一位在习得性无助理论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他在动物模型上进行的工作,进一步验证了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并研究了如何通过行为干预来改变这种状态。
小林忍:小林忍是日本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习得性无助理论,特别是在学习和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他研究了学生如何因连续失败而产生习得性无助,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反馈和教育策略来改变这种状态。
应用领域
教育
在教育领域,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防治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态度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上,具体方法如下:
1. 提供挑战性任务:为学生提供适度的挑战任务,既不过分简单也不过度困难,能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动力,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并最终成功。这样可以预防学生产生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成功的习得性无助感觉。
2. 积极反馈:在学生完成任务或者取得进步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认可,可以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认同自己的能力,从而抵制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3. 教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鼓励他们应对困难和挑战。这样当面临失败时,学生会明白失败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或策略,而非自身的固有问题,这也有利于预防习得性无助。
4. 发展成长型思维:学生应被教导去拥有成长型思维,让他们认识到努力和学习是能帮助他们提升能力的,以抵制习得性无助的态度。
5. 创设公平的评价体系:在给予奖惩时,要给予足够的理由和依据,避免无理的惩罚或者奖励,让学生感觉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6. 提供适当的帮助:对于那些处于习得性无助状态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提供必要的辅导和帮助,以使其恢复自信并尽快摆脱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企业管理
在企业管理中,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科学的培训,让员工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工作任务。
为员工创造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进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鼓励员工定下清晰且可达到的目标,当员工实现了这些目标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会得到提升。
2.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通过公平的制度设计和公正的管理,使员工认为自己的付出可以得到应有的回报,避免产生习得性无助。
为员工提供一个有支持性和友好性的工作氛围,使他们在面临困难时,更容易寻求帮助,而不是选择放弃。
3. 善用奖惩手段
适当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回报,会更愿意投入工作。
反之,如果努力并未得到合适的回报,或者惩罚过重,员工可能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陷阱,认为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成功。
在企业管理中应用习得性无助理论,可以更有效的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减少其抵触和离职的可能性,进而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
心理咨询
在心理咨询中,习得性无助是一个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因为这会导致人们在面临困难时选择放弃,对未来失去希望。以下是习得性无助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1. 识别习得性无助:
心理咨询师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帮助客户识别他们是否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状态。这通常涉及到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他们如何解释自己面临的失败和困难。
2. 认知重塑:
一旦识别出问题,下一步是帮助客户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从习得性无助变为具有自尊和自信的态度。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客户重新评估并挑战他们的思维方式。
3. 提供新的经验:
为了帮助客户摆脱习得性无助,提供新的、积极的体验十分重要。这可能包括给客户机会尝试新事物,成功完成任务,或者接受其他人的帮助。
4. 自我效能的培养: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客户建立自我效能感,比如设定并完成小目标,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
5.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为每个客户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了有效地解决习得性无助,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个性、经历和环境。
6. 心理教育:
心理咨询师可以向客户解释他们的情况,包括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原因以及应对策略,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经历。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心理态度,并能够有效应对习得性无助。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4:54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