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习(拼音:xí)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鸟在日光下飞行,一说表示鸟在日光下练习飞行。习的基本义是练习、学习。又表示反复学习而熟悉。又表示因多次接触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即习惯。由多次练习又引申为经常。
文字源流
“习”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甲骨文为图1-4,其上部为“”字,古字形像羽毛,是鸟飞行的主要凭借,此处代指小鸟;下部是“日”,即为太阳。可见“习”字是由“羽”和“日”两字组成的会意字。对此,有不同的理解。有人会意为:日出之时,鸟振羽扑翅,想离巢而去。也有人会意为:鸟在日光下练习飞翔。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此字(指甲骨文的“习”字),分明从羽,从日,盖谓禽鸟于晴日学飞。”篆文的字形小有变化,它的上边还是个“羽”字,但是下边的“日”讹变成了“白”,由于“日”字与“白”字的字形很相似。所以慢慢就将“日”误变为“白”了。简化字作习,简化方法是取一构件,代表全字。
说文解字”字,“自”又为古“鼻”字)组成,因而理解为小鸟学飞时很吃力,不停地喘息,因而“习”字当从“自”。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习,数飞也,从羽,从白,会意,数飞则气急见(现)于口鼻,故从白。”确认“习”的本义为小鸟学飞。《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其意思是小鹰学习飞翔。
由于“鸟儿练习飞翔”也包含了“学习”的意思,因此由“习”的本义就引申出对文化知识、技能等的“学习”的意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学习”含义。由于小鸟学飞的动作中,包含有反复多次的意思,因此又引申出“复习”等意思。《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习”就是“温习”“复习”的意思。后由“多次接触”又引申为“熟悉”,如《战国策·齐策四》里说:“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债)于薛者乎?”意思是说有谁熟悉会计而且会写字,能到薛地去收债的呢?后又引申为“习惯”。有时“习”字也用作“经常“义,如《汉书·董仲舒传》里说“习闻其号,未烛厥理”,这里的“习”字就是“经常”的意思。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习部】似入切(xí)
数飞也。从羽从白(zì)。凡习之属皆从习。
说文解字注
“数飞也”注:数,所角切。《月令》:鹰乃学习。引伸之义为习孰。
“从羽,白(zì)声”注:按此合韵也,又部彗,古文作习。亦是从习声合韵。似入切,七部。
广韵
似入切,入缉邪 ‖习声缉3部(xí)
习,学也。因也。《说文》作习,数飞也。又姓,出襄阳。晋有习凿齿。似入切。十三。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羽部】 习;部外笔画:5
《广韵》似入切。《集韵》《韵会》《正韵》席入切,竝音袭。《说文》:数飞也。《礼·月令》:鹰乃学习。
又《易·坤卦》:不习,无不利。注:不假修为,而功自成。《论语》:学而时习之。何晏注:学者以时湧之。
又《易·坎卦》:习坎。注:习谓便习之。《释文》:习,重也。
又《书·大禹谟》:士不习吉。传:习,因也。
又《诗·邶风》:习习谷风。传:习习,和舒貌。
又姓。《广韵》出襄阳。晋有习凿齿。◎按《说文》习自为部,今从《正字通》并入。字从羽,从白。俗作习,非。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横折钩)从上、右包围“冫”;㇆(横折钩)从左上格至右上格,折而向左下,钩尖接竖中线。“冫”,点笔写在田字格中心左上侧,提笔起笔偏左,穿过田字格中心。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6 09:11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