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四阁:玉皇阁(今新华路一带)、灵官阁(在建国巷)、皇经阁(省府路一带)、文昌阁(在文昌路)。
简介
贵阳有句俗话:没有走遍‘九门’、‘四阁’,讲不出‘十八个狮子对面笑’、‘过桥不见桥’、‘过庙不见庙’这些所在,就不够称为‘老贵阳人’
贵阳九门:老东门、新东门、大南门、次南门、大西门、威清门、六广门、洪边门、北门(在今喷水池一带)。
“十八个狮子对面笑”:指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贵阳电影院门口,两边各耸立着九个大狮子相对而笑。
“过庙不见庙”:指旧式贵阳有个叫孔子庙的地方,但其实并非真正的孔子庙,据传“文革”后该地名就没有再使用。
“过桥不见桥”:指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贵阳小十字一带,沿贵阳电影院往大十字方向20多米处的一条侧巷。
云岩十街:一品泉(今龙井路)、二浪坡(在今小十字一带)、三道坎(省府北路一带)、四眼井(四川巷)、五显庙、六座碑(民生路一带)、齐(谐音七)家湾(今延安东路一带)、八角岩(六广门一带)、九华宫(在东门外莲花坡一带)、大十字(今中华中路)。
南明十街:余家坝(贵阳方言将“余”读成“一”,在今箭道街一带)、二戈寨、三板桥、四方河、五里关(今五里冲一带)、六洞桥(今博爱路一带)、七里冲(与五里关对街相邻)、八里屯(今云关乡一带)、九架炉(今二医旁一条小巷)、石(谐音十)岭街。
历史背景
城墙在中国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贵阳老城墙在历史上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先后建有“九门四阁”。
随着历史的变迁,贵阳老城墙和“九门”已淹没在时光的尘埃之中,不复存在。“四阁”仅余文昌阁,静卧于东门一段残垣之上。
历史上的贵阳城,据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贵阳府城,即元顺元城,顺元旧设土城,东、西、南三面与今城同,北面仅至钟鼓楼(今王家巷口)。
真正形成贵阳老城基本格局的是明朝两次修筑的贵阳石城。第一次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修建贵阳的内城,周围九里七分,共建五座城门,东称武胜门,南称朝京门,西称圣泉门,北称柔远门,次南称德化门。
第二次是明天启六年(1626年),云贵总督张鹤鸣、贵州巡抚王瑊在北门外增砌外城600 多丈,设威清门、六广门、洪边门 、小东门四门。
清初,为了抹掉前朝痕迹,树立清王朝正宗思想,地方政府将明朝的城门名称进行了更改。
康熙《贵州通志》记载:门五:东曰昭文,南曰迎恩,西南曰广济,西曰振武;北曰布德。水关二:东北有池,西南一带滨河。
东门称为昭文门,城墙上又有文昌阁,城外风景极佳,所以成为人们踏青游览,享受春光的好去处。(清)王覆升《春日同人集饮文昌阁看桃李》一诗写道:“花气袭衣裙,晴光透林壑。郊原浮青葱,桃李遍城郭。”描绘的就是东门的美好景色。
南门称为迎恩门,在今新华路上的南明桥头处。
西南为广济门,对广济门所处的地势,有诗描绘:“排闼双峰青对峙,绕城二水翠交流。”
“近听河声宜洗马,远窥山意欲搏狮。”写的就是西门了。西门为振武门,就在现在的大西门。
北门为布德门,今喷水池。在修筑外城后,北门已起不到什么作用,逐渐成了集市的场地。“笙歌十里市中市,冠盖千家城外城。”对联点出了当时北门的场景。
威清门俗称威西门,是外城的西门,从此门出可通威清卫(今清镇)。
六广门,从此门出可通六广(今修文)。“关雄北控三巴远,江险西围六广深。” 这条路是明代通水西的要道。到后来,六广门变为贵阳一个集中卖水场所。
城门外原是一大片桑树林,杨森任贵州省主席时,把桑树砍了,建起了体育场,就是现在的六广门体育场。
洪边门,从此门出可通洪边十二码头(今开阳),《黔诗纪略》载有一首题为《出洪边门》诗:“重来下马叩荆扉,半亩荒园蝶乱飞。桥北数家留过客,青山如旧主人非。”
小东门,是因为次于内城之东门,由于外城建筑时间较晚,小东门俗称新东门。
经过洪武和天启年间两次兴建,贵阳城垣已全部建成,它的形状,南北长,东西短,犹如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
贵阳城在以后的岁月里数毁数修。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云贵总督赵廷臣、贵州巡抚卞三元重建内城,并将内城城墙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高了三尺,使之高达二丈五尺。乾隆六年(1741年),总督张广泗改建外城。在这之前,云贵总督甘文焜已经重修了外城,外城城墙高二丈,顶厚八尺,底厚一丈。
嘉庆十四年(1809年),贵阳地震,东城墙被震裂四十多丈,不久即修复。 辛亥革命后,由于现代武器的广泛使用,城堡在军事防守上的意义不大,反而有碍于城市交通,贵阳城垣进入了拆弃的时期。
民国16年(1927年),老北门城楼西南角由于年久失修,受雨水冲刷而倾塌。
当时正值周西成修建城内马路,嫌北门横亘不便,遂命将内城北门一带隔离外城的城墙一律拆去,辟广场布置绿地,这是贵阳拆城之始。
周西成死后,在此树立周西成铜像,称为铜像台。贵阳解放后,人民政府拆除铜像,并将广场拓宽,装置喷泉以点缀街景,地名改称喷水池。
民国25年(1936年),当时政府修建大西、威清、六广门穹洞,拆去各城门上谯楼,改修碉堡。同年,又在大西门侧另辟一门,称中山门。
于是,由城内之中山公园前可过此门直达金锁桥。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内迁机关、厂矿甚多,贵阳人口骤增,市面繁荣,遂拆除大南门月城,辟为广场,以利交通,封闭原大南门,在其侧另辟一门,名为中正门。
民国27年(1938年),今中山路东段,从小十字起修建马路,在原老东门侧墙拆开一口,直对东山,使中山路延伸,接通环城马路。至此老城之西门、南门、东门虽仍有门,但已非原来的城门。
民国28年(1939年)2月4日,日本飞机轰炸贵阳,炸毁市街十余条,死伤数千人。以后,为便于老百姓疏散,在老东门与中正门之间,增辟禹门、指月、会文三门;老东门与新东门之间增辟忠烈、三民二门;新东门与洪边门间增辟虎门;六广门与威清门间增辟霁云、乐群二门;威清门至大西门间增辟世杰、飞山二门。并筑路以通城外,使城内的出口通道增多。
民国35年(1946年),省主席杨森兼贵阳市长,以拓展市区,便利交通为由,下令拆除全部城墙,城基路即当时北门至威清门城墙拆除后在其基础上修建马路而得名。贵阳老城墙现仅在东门、都司路等处有残留痕迹,近年作了修复,由此可窥其一斑。
贵阳的城墙,自元顺帝至正年间(约公元1349年前后)的土城算起,至民国35年(1946年)拆除为止,经历了元、明、清三个王朝和民国共四个历史时期,巍然屹立近600年。
贵阳城里,有许多楼阁,由阁来讲,以文昌阁、玉皇阁、灵官阁、皇经阁“四阁”较为著名。
文昌阁在贵阳东门月城内,地处文昌街。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目的是为了倡文教、培风水。
文昌阁分为三层,上层祭祀奎星,中层祭祀文昌,下层祭祀武安王(关羽)。
“文昌”原是指天文历法中星官的名称,后衍生为主管功名、禄位的神,在封建社会,成为读书人崇祀的神。
清朝康熙八年(1667年)、三十一年(1692年),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乾隆六年(1741年),嘉庆四年(1799年),道光元年(1821年)、二十二年(1842年)多次对文昌阁重建维修,以培养文风、鼓励读书人走科举取士之路。
除了供奉文昌魁神,贵阳百姓认为建文昌阁也是为培风水。
清贵州巡抚冯光熊撰《重修东门文昌阁碑记 》中一开始便说:“会城诸山来自修文之木阁箐,绵亘数十里,至扶风山而一峰矗立,形家所谓木笔文星者也。
南拱栖霞,北环相宝,若张两翼,蟺蜒而赴东门,脊起平冈,实扼全黔之盛,昔人相阴阳,建阁三层……培地脉,意良善也。”
其意为将文昌阁建东门的月城上是因龙脉由修文来到贵阳东门,地势就逐渐下降,由东向西倾斜,为了不使龙脉在东门断气,所以建文昌阁于东门月城上。
城高又加阁三层,就可以帮助龙势“耸拔”起来。
今文昌阁还保存有道光年间刊刻的一块《美盛相传碑》,碑中说:“窃思东隅乃黔人脉总处,风水攸关。”所以修建文昌阁有“培地脉”的意思。
玉皇阁在贵阳城里有两座,一座在现今新华路,另一座在城基巷现城基路小学。城基巷的玉皇阁又名永福观,是在清康熙时候建造的,原来有文昌殿在里面。
灵官阁在普陀路侧建国巷,清代建,祀王善,俗称王灵官。
皇经阁在现在的省府路上,建于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宣统三年(1911年)、民国2年(1913年)、民国12年(1923年)都对其进行了改造,现在它已成为省府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