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
沈阳建筑
九门是在老沈阳扩建背景下出现的,明朝时将老沈阳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老汗王努尔哈赤打下沈阳后,为了扩大城市规模、使出入城门更加方便、快捷,改“四门”为“八门”,每个方向就会出现两个城门。这样就使老沈阳城内的大街结构由明朝的“十”字形变成了清朝的“井”形。而明朝时期的北城门,就变成了“九门”,这也是为什么满清时期老沈阳城的护城官都被称为“九门提督”。
发展历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记载:“明洪武21年(公元1388年),辽东都指挥使司指挥闵忠督建沈阳城。” 这里的“城”特指“城墙”,明时城墙建成后,城墙周长9里10步,高2丈5尺,城以中心庙为中心点,内为驻兵。明洪武21年建设沈阳城墙主要用于抵御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军事攻击。这是建造沈阳城墙的最初目的。据记载,嘉靖22年(公元1543年)扩建沈城,北侧“安定门”更名“镇边门”(即九门,现白塔小学对过),加固后的北门军事防御能力更强。公元1610年以后的十几年间,在后金与明代的数年征战中,沈阳明城墙除北门外,几乎全部被毁坏。
努尔哈赤进沈阳后,没有立即着手修建,而是向西进攻,仅在城内靠着镇边门内(即九门里)依照女真族建筑模式建设一个简单的“居住之宫”。后金对沈阳城墙的再次修建,是在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天聪元年至天聪五年(公元1627~1631年)在原来城墙的基础上建设新城,将城墙加厚、加高、加固;将明朝的四门改为八门,八旗军各守一门,城市通道由明时的十字街变为井字街。明朝原来最为牢固的北门在战争中毁坏最小,又因离努尔哈赤居住之所近,有幸在清时得以保留,成为第“九门”。此时老沈阳城内除故宫外,还有汗王宫、11座王府、六部衙门、庙宇等。
现状
“沈阳九门”的挖掘对满清、明朝历史和我国古代建筑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据记者从辽宁省博物馆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省的考古学家们对“沈阳九门”的具体位置、方向还进行过一次讨论。1958年在一次维修下水管道的施工中,工人们在大北门小北门之间发现了“九门”遗址。1976年10月5日,大、小北门间的“九门”,被沈阳市木螺丝厂建仓库拆除。
数十年的战乱,使“沈阳九门”的遗址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根据残留的遗迹根本无法恢复原貌。考古人员在挖掘现场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镇边门”三个繁体汉字,石碑的下角还写着“明万历年”。
观察城门的结构也让人感到了其建筑者的智慧。以前考古人员挖掘的城门都是纵向通道,而“九门”从平面上看则是两个对顶的“十”字形状,也就是说,在纵向通道的两侧,各辟有两条平行的横向通道。
这样设计带来的一个最大好处是,城门洞内可以大量屯兵,城门楼上可观察敌情,易进易退,不仅便于得到城内兵力的增援,还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城堡,牢不可破。这也是努尔哈赤之所以选择将故宫背靠“九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立体式、多功能的城防工事在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九门早已不复存在,留下的记忆只有一条被称为九门路的小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4 20:18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