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墩墓群,位于湖北省襄阳市
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与兴隆镇乌金村之间,处一条长约3千米的南北走向低岗上,因分布有九个大型封土堆而得名,年代为战国中晚期。
历史沿革
1957年,全国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九连墩墓群。
20世纪70年代初,九连墩墓群附近相继出土西周时期的鼎、尊、戈等大量文物。
2002年9~1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湖北枣阳九连墩墓群之“一号墩”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两座(M1、M2)及其祔葬车马坑(CHMK1、CHMK2)。
遗址特点
九连墩墓群由九座楚墓南北排列而成,达3000多米,当地俗称“九连墩”。由南往北依次编为1~9号墓,1号墓和2号墓由两座相距约18米的墓葬和两座祔葬车马坑组成,两座墓的封土堆堆成了一个土墩,外围还清理出了陵园遗迹,显然是一组关系密切的墓葬。从M1出土大量青铜祭器、兵器,M2有一组替代铜祭器的漆木祭器且出土较少兵器的情况分析,M1、M2应分别为男性、女性,两墓人骨架的鉴定结果也表明M1墓主为男性,年龄约50~60岁;M2墓主为女性,年龄45~55岁。在其北部还分布有数座规模大小不同的封土堆,其间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在已发掘墓葬的封土样式、墓坑形状、棺椁结构、随葬器物特点等方面,与过去已发掘楚墓这些方面的特征完全相同,因此,墓地的文化属性应为楚文化,墓地应是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九连墩已发掘的两座墓葬,尽管随葬器物中有部分中原文化因素,但两墓的墓葬形制、主要随葬器物特征等,都与已发掘的战国中晚期楚墓类似,其下葬年代应为战国中晚期。根据目前对已发掘东周楚墓的研究、先秦文献记载的周代礼制,墓葬主人的身份当为“上大夫”。同时,结合墓区布局、二墓封土堆叠压关系、随葬器物的差别和人骨鉴定的结果等判断,二墓为夫妻异穴合葬墓。
M1
M1位于一号墩南部,北距M2约18米。上部残存封土堆,西半部基本被夷平,残存最高处约5米。该墓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05°。墓坑长方形,东西长38.1米、南北宽34.8米,深12.8米。坑壁设14级台阶。东设斜坡墓道,口长20.09米、宽4~15米、底坡长36.1米,坡度13°。墓坑填土为五花土,分层夯筑。葬具为两椁两棺,四周受挤压垮塌。外椁室呈长方形,东西长8米、南北宽6.82米、深2.2米。由方木平铺、叠垒而成。椁室分东、南、西、北、中五室。东室内空长4.22米、宽1.8米,主要随葬铜祭器等;南室内空长5.34米、宽1.8米,主要随葬铜、革兵器,车马器等;西室内空长4.22米、宽1.8米,主要随葬铜、漆木燕器,铜、漆木葬仪品,革兵器,竹乐器等;北室内空长5.34米、宽1.8米,主要随葬铜、石、革乐器等;中室内空长3.32米、宽2.18米。各室内空均高1.75米。内椁位于外椁室中室内,内空长3.25米、宽2.2米、高2.02米;外棺位于内椁室内,内空长2.86米、宽1.78米、高1.6米;均由底板、两侧墙板、前后挡板和盖板以榫卯扣合而成。内棺位于外棺室内,悬底弧棺。通长2.48米、通宽1.2米、通高1.29米。由两侧墙板、前后挡板、盖板和底板扣合而成,均为整块木板。因棺椁均垮塌,棺上原有的丝织物、棺束等情况受破坏严重,无法复原,但可见周边外棺底板上散落较多的麻绳、玉璧、铜珠等。棺内有人骨架一具,头向东,因内棺墙板挤压,葬式不明。从骨架上腐烂的大量织物看,墓主下葬时应穿有多层衣裳。人骨架上及周围随葬较多玉器。
M2
M2位于一号墩北部,南距M1约18米。上部残存封土堆,压在M1封土堆上,早年被逐渐推平成坡地,残存最高处1.4米。该墓为“甲”字形竖穴土坑墓。方向107°。墓坑长方形,东西长34.7米、南北宽32米、深11.6米。坑壁设14级台阶,其中最上部两级为人工用熟土堆积而成。东设斜坡墓道,口长20.1米5、宽3.5~14.5米、底坡长33.65米,坡度14°。墓坑填土为五花土,分层夯筑,可见夯窝直径约5厘米。坑底中间有一近方形腰坑,口长1.24米、口宽约1米、底长1.02米、底宽0.92米、深0.43米,葬羊一只。葬具为两椁两棺,保存较好。外椁呈长方形,东西长7.45米、南北宽6.8米、深2.4米。由方木平铺、叠垒而成。盖板上铺设八块竹席,中部相互叠压。椁室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室。东室内空长4.3米、宽1.4米、高1.62米。主要随葬漆木、铜祭器等;南室内空长4.92米、宽1.68米、高1.62米。主要随葬漆木燕器、乐器,铜兵器及竹简等;西室内空长4.28米、宽1.56米、高1.62米。主要随葬漆木燕器、葬仪品,匏乐器,铜燕器、兵器等;北室内空长5.08米、宽1.68米、高1.62米。主要随葬铜、石、革乐器,革兵器,铜车马器等;中室内空长3.3米、宽2.38米、高1.84米。内椁位于外椁室中室内。内空长2.9米、宽1.87米、高1.57米。由底板、两侧墙板、前后挡板和盖板以榫铆扣合而成。外棺位于内椁室内。内空长2.55米、宽1.54米、高1.43米。由底板、两侧墙板、前后挡板和盖板以榫卯扣合而成。内棺位于外棺室内。悬底弧棺。通长2.36米、通宽1.27米、通高1.36米。由两侧墙板、前后挡板、盖板和底板扣合而成,均为整块木板。内棺上原铺有几层丝织物,腐烂严重。其上有棺束。棺内有人骨架一具,头向东,仰身直肢葬。从骨架上腐烂的大量织物看,墓主下葬时穿有多层衣裳。人骨架上及周围随葬较多玉器。
文物遗存
综述
九连墩墓群出土文物1300多套4000多件,包括青铜器、鼎、人擎灯、玉璧、编钟、编磬、竹简1000多支,以及木制漆器虎座凤架鼓、缶、豆、兵器、丝织品等文物。发掘的两个大型车马坑内,有车40乘、马80多匹,是中国当时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壮观且罕见的真马陪葬的楚墓车马坑,而且车轮牙、车辐、车轼、屏泥等基本保存完好,车身上的油漆和文饰清晰可见。其中,玉首包金铜削刀、提梁铜鸮卣、中心立鸟铜洗、人擎铜灯、虎座鸟架鼓、梳妆盒,都是随葬器物中的精品。
双凤连双龙纹玉佩
双凤连双龙纹玉佩,战国中晚期,2002年枣阳九连墩1号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双身的龙或蛇是商代青铜器上的流行图案,也曾记载于起源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这件玉佩便是描绘了两只长冠凤凰栖息在一条拥有双身的龙之上。飞鸟立于神兽之上,也是远古以来神鸟母题、符号和形象在曾楚玉文化中的传承。
三人踏兽玉饰
三人踏兽玉饰,战国中晚期,2002年枣阳九连墩2号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这件玉佩描绘了一组杂技演员骑在一头前腿短后腿长的驯兽背上,表演着绝技。战国和汉代的有关文献也记载过,贵族宴会上出现杂技表演的情景。
彩绘漆木虎座凤鸟悬鼓
彩绘漆木虎座凤鸟悬鼓,战国晚期,2002年枣阳九连墩2号楚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金石丝竹之声在当时祭祀宴饮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宫廷和贵族居所中通常提供乐舞表演项目。这座漆木虎座凤架鼓在湖北和湖南考古已出土的同类文物中最精美的一件,其造型想象力丰富,装饰风格浪漫,代表了楚地独特的雕塑和音乐传统,也显示了当时人们对神鸟神兽的敬畏和喜爱之情。
竹简
九连墩墓群出土了4堆共计1392支竹简。经过考古清理发现,这些竹简各个被打磨得整齐划一,背面用油漆绘制了精美的图案,正面却一个字也没有。整理研究发现16到19支竹简可以拼成一组,各组的纹饰也大致相同。这批竹简高度为30至31厘米,宽度在13至15厘米之间,尺寸与同室出土的大量木俎基本相同。就像现在放在茶几上的隔热垫一样,古人把它们穿成一帘一帘的,然后在上面放置器物。
乐器
九连墩墓群出土的乐器涉及钟、磬、鼓、笙、竽、瑟、琴、篪等几大类,部分乐器属于历史性发现。如虎座鸟架鼓,卧虎下有一块六蛇纠结的浮雕底座,以前其他地方也出土过鸟架鼓,但均没有底座。此外,九连墩出土的笙保存着发音的簧片,一件瑟上保留着当年的弦。
文物价值
九连墩墓群的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较完整揭露了下葬年代为战国中晚期之际、墓葬等级为“上大夫”的两座楚墓和两座大型陪葬车马坑,许多新的遗迹现象和出土器物填补了楚墓考古学上的诸多空白,为认识楚国葬制葬俗提供了一批重要的资料,将对楚文化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保护措施
1992年,九连墩墓群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九连墩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九连墩墓群被列入2002年全国6大考古发现之一。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九连墩墓群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与兴隆镇乌金村之间。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九连墩墓群,路程约25.5千米,用时约4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