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山
唐代诗人李白创作五言古诗
《九日登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根据诗义,此诗当时作者偕一宗室宣城别驾者,于九日登其所新筑之台而作,诗题或许有缺文。
作品原文
《九日17登山》唐朝 李白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1。
为无杯中物2,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3。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4。
题舆何俊发5,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6,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7。
自作英王胄8,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9,白龟道冯夷10。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11。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12,合沓出溟海13。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14?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15,帽逐秋风吹16。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陶渊明写了《归去来》,表明不追逐俗世的高志。
因为没有酒喝了,所以就到州牧那里去喝酒。
于是就想象着和陶渊明一起一边观赏菊花一边饮酒。
我此时的心情不好,白白辜负了重阳佳节。
能得到“题舆”这样的待遇是怎样的俊杰才能有的啊!我自认为自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就想干脆隐居在城南算了。
在山上建一座小房子,下面可以看到宛溪。
整日可以听到笛声、琴声,这是多么自在啊。
我以为即使是皇亲国戚也不能有这样的享受。
琴高乘着红鲤鱼跃出水面,仙龟为河伯引路,这是像神仙一样的生活。
举酒祭奠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先贤。
自古九月九日登高的人,有几个仍然在世呢?
沧洲不是自己的归宿,以后还有机会大展宏图。
海上洪波涌起,惊涛骇浪。
劝大家举杯为乐,喝醉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边喝酒边听音乐,周围还有人伴舞。
没有不散的宴席,客人们像落叶一样都散去了,都喝得醉醺醺的。
分别之后再有机会来到这里,请大家记得曾在这里饮酒欢乐过。
创作背景
天宝十二载(753)重阳日作于宣城。清人王琦云:“玩诗意,当是偕一宗室为宣城别驾者,于九日登其所新筑之台而作,诗题应有缺文。”所言似是。另有《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赠崔侍御二首》,与此诗情景相接,可参见。全诗体现李白壮志难酬,感慨实事,又仍有远大理想,远大抱负的宏伟目标。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唐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参考资料
作品原文.全唐诗库.
卷179_40 【九日登山】李白.国学原典.集部.全唐诗.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8 09:09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