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内容
佛教术语,<一>即九种无为之意。无为者,谓本来恒存,无因缘造作,不为生、住、异、灭四相所迁之实在法。九者即:择灭无为、
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空无边处无为、识无边处无为、无所有处无为、非想非非想处无为、缘起支性无为、圣道支性无为等。乃小乘之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所立。此中,择灭无为即简择力,乃依智慧力而得之灭;非择灭无为乃缘缺法不生时所显之灭;虚空无为以无碍为性,不障碍他法亦不为他法所障,周遍于有形之物体中,恒常不变;空无边处无为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无为即四无色所依之定体。彼能依之五蕴,原为有为法,今就其所依之处,故立为无为;缘起支性无为与圣道支性无为乃十二缘起及八圣道支之理法。缘起支、圣道支虽为有为法,然其理法寂然不动而无变易,故立为无为。(异部宗轮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
<二>择灭无为、
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不动无为、善法真如无为、不善法真如无为、无记法真如无为、道支真如无为、缘起真如无为等。小乘化地部之所立。此中,前三者及后二者与大众部等之说同;不动无为乃离定障之苦乐受所显之灭;善法真如无为乃感善法之爱果,所感之理真实如常;不善法真如无为感不善之非爱果,理法真实如常;无记法真如无为乃不感无记果之理,常然不变。上述之善法、不善法、无记法等真如无为之体虽各一,而其性皆善。(异部宗轮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146页
术语简介
择灭无为
谓堕杂染的有漏诸法,若要澈底的消灭他,需要智慧的拣择力,由此择力,去除烦恼的系缚,得到离染的寂灭,灭虽就所灭的惑染讲,但实际是指的不生灭的实体。
非择灭无为
就有为诸法说,每一法都有生起的可能,但往往因了缘缺,致使某一法永不得生,由不生故,得一非择灭无为。这所得的无为,不是由慧力所拣得的,所以名为非择灭。如此时本有眼根见色引发眼识的可能,然因专注于声的关系,使这时的眼识无法得生。一切法是在不断的生灭中的,这时眼识不生,那就永远没有生起的希望,因为以后虽还有眼识作用的生起,但已不是这时所生的眼识了。
虚空无为
这是以无碍为他的自性的。无碍为性的虚空,不是与色相对的虚空,而是不藉因缘本自存在的虚空无为。由于他的本身无碍,所以也就不妨有碍的色法于中生灭了。
空无边处无为
此空就是虚空。由行者厌离色界质碍的粗障,欣求无碍虚空的静妙,修得无边的空观,断生色界的烦恼,离去色界的质碍,所显示出的无为,名空无边处。此为有情心行的所依处,是极微细的五蕴,所以说无色界有色。
识无边处无为
行者得前无边空观后,进一步的厌前所观的外空,舍外空相,内观心识,与无边心识相应,此无边心识,为有情的依处,是为识无边处无为。
无所有处无为
行者得前无边识观后,又觉心识仍为一大累赘,于是进而厌其心识,观诸心识都无有所,心与无所有相应,此无所有,为有情的依处,是为无所有处无为。
非想非非想处无为
识无边处是有想,无所有处为非想,行者经过无所有处的阶段,再进一步观察,舍前有想,名为非想,复舍无想,名非非想。行者得此境界,无所爱乐,泯然绝寂,清净无为,是为非想非非想处无为。此四所以都名无为,因是生无色者的所依,虽能依的微细五蕴,是有为无常的,而所依的四无色处,却是无为常住的,因不论什么有情上生无色,他恒恒时常常时都为其所依的,这所依性,成为必然的理则,所以说名无为。
缘起支性无为
缘起对缘生说的,虽二者同指十二支的因果性,但大众们,依‘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圣教,说缘起为无为法,缘生为有为法。因从因果的必然性,推论到必然性的所以,认为必有一常住不变的理则在;因果生灭的必然,无非是循这理则的必然而发现的,所以缘起是无为。
圣道支性无为
就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等,是解脱生死、断除杂染的唯一要道,所以经中称为古仙人道,他既是一切圣者所共行的古道,自也有其必然的理性、常住不变的法则在,这不变的理性,就是八正道。‘八正道,不但合乎道德的常道,而且就是古仙人道,有永久性、普遍性,是向上、向解脱的德行的常道’(印顺《佛法概论》)。所以圣道支性是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