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舜帝陵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嶷山舜帝陵,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一定之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舜帝有虞氏的陵寝。
历史沿革
舜帝陵修筑始于三代时夏朝。三代时筑舜庙于大阳溪(今宁远县大阳洞一带)白鹤观前。
秦汉时移于玉王岩前。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修舜帝陵于舜源峰下,以舜源峰的雄伟气势为陵山,将陵、庙合一。
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清廷拨巨款对舜帝陵庙进一步加以扩建,规模更为宏伟。扩建后的祀庙规模为正殿三楹,后殿一楹,龙亭一座,拜亭一座,东西朝房各三间,大门一楹,两旁碑亭各一座。
清雍正三年至七年(1725年~1729年),又一次大规模修缮陵庙,往后年久失修,几近荒废。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后殿毁于大火。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对舜帝陵进行简单的修复,但没有恢复到原有的规模。
1985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复陵庙围墙。
199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又拨款修复舜帝陵寝殿。
199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投资数千万元,进行全面抢修,2000年完工,全面抢修后的舜帝陵恢复了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的规模。
建筑格局
2000年,全面抢修后的舜帝陵恢复了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的规模,建筑占地50000平方米,建设面积3000多平方米,分成两上自然院落,11个单体建筑,三面筑宫墙,宫墙内中轴线上由北至南分别为山门、午门、拜殿、正殿、寝殿,两侧为祭碑房、厢房。宫墙外修有神道、金水桥、华表等。其中主体建筑正殿为重檐殿顶,殿宽36.6米,进深18.8米,檐设双重斗拱,顶覆黄色琉璃,正殿内有舜帝铜像。殿基须弥座,殿前月台由花岗石素面砌筑,踏垛雕龙御道,殿四周与月台有汉白玉石栏杆环绕,52根直径60厘米的巨大石柱、木柱、龙柱支撑起全高18米的正殿。
主要建筑
综述
舜帝陵,由于依山为陵,最高处达638米,气势雄浑,被尊为“华夏第一圣陵”。陵内有九龙柱、毛泽东诗词碑、祭祀墙、历代名人游九嶷浮雕、明德牌坊、金水桥、神道等人文景观。陵庙有仪门、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厢房、钟鼓楼等多个精美的单体建筑。庙内有42块古碑,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龙凤柱
龙凤柱位于尧天舜日广场,九根石柱,龙凤盘旋、造型各异、形态逼真,为典型的中国传统雕刻手法。每根石柱的整体高度为9.5米,寓意着“九五至尊”。除了体现九五至尊,这9根柱还有图腾柱、华表柱和风水柱等方面的寓意。
汉白玉碑
2004年9月9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的“九嶷山舜帝陵”汉白玉碑。江泽民主席特意选在9月9日题词,与九嶷山相呼应。
明德广场
明德广场,“明德”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的开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面的“明德”是光明正大的品德。明德广场旁的这座石牌坊因有“天下明德”四字,称为明德牌坊。牌坊有三种功能:一是旌表功德,赞扬虞舜明德;二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是对先人的哀思与深情追忆;三是调整祭祀队伍、统一整理衣冠、祭祀礼器,等待主祭队伍,以及祭祀官稍事休息的地方。
祭祀广场
祭祀广场占地面积25820平方米,呈三级扇形状。广场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每一届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公祭舜帝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
神道
神道全长210米,由北向南,神道全长210米,神道两旁并列石人石象,由北向南分别为狮、犀牛、龟、象、麟、羊、武官、文官。
山门
山门始建于明朝,历经明清两朝六次整修,逐渐形成现在明清风格的建筑。1993年至1999年,根据国家文物局审定修缮方案,进行了全面修缮。山门门口正上方有“舜帝陵”三字的一块匾,这三个字是从舜帝陵寝殿的墓碑上拓印的。山门的三扇门一般不开,只有在举行祭祀活动时才开中门。
午门
午门是帝王宫殿的正门,普通庙宇不设午门。舜帝陵庙为帝王庙宇,明代迁建时设此午门,专供御祭大典时,皇帝或钦命御祭大臣从中门出入。午门为宫门式三门城楼,城楼面宽20米,进深12米,高14米,三孔拱形城门。城门上建有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城楼。两侧有登楼石阶,城门上四周有回廊。城门上嵌石刻匾额,上刻楷书“午门”二字,城门砖石砌筑。
钟鼓楼
舜帝陵钟鼓楼均为重檐歇山顶全木结构,钟鼓楼主要在祭祀时用以击钟鸣鼓。钟鼓楼面宽、进深为12米,高12.9米,钟楼一楼是“三圣殿”,里面供奉了尧、舜、禹古代三位君王的塑像。大铜钟悬挂在二楼。
拜殿
拜殿为重檐歇山顶全木结构清式建筑,建在高80厘米的花岗岩筑的须殿宽24.04米,深18米,高14.95米,四周回廊,屋顶覆盖黄色硫瓦。殿为祭祀大典时,备设祭品之处;祭把人整衣冠,静心待之地。殿门对联干秋一德,笃亲万里同风”,是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96岁高龄时为舜帝陵题写的。寄寓了陈老倡导舜德,期盼统一的耿耿情怀。
拜殿右边有一组编钟。编钟是一种宫廷乐器,每年公祭舜帝时,用来演奏《南风歌》。拜殿左边是一幅地图,它是目前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帛书地图,全名叫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绘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以前,于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在这幅地图上特别夸大地标识出九嶷山舜帝陵,图中有九根柱状物的地方,旁注了“帝舜”二字,指的就是秦汉时期的舜帝庙。
拜殿的墙挂满了放大的木牍。木牍上的文字是摘抄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舜帝的一篇文章,记叙了舜帝生平事迹。
正殿
正殿为重檐庑殿顶全木结构建筑,正殿门口有一幅楹联:“事亲孝待弟仁耕历陶河风雨不迷大麓,任贤能流逆恶爱民勤政梧嶷永记南巡。”这是中南大学知名教授余德泉所写。大殿正中央有舜帝的铜像,高3米。正殿内有六幅讲述舜帝德孝生平事迹的壁画。
《仁孝图》讲述的是舜帝出身平民,生母早逝,从小受尽后母虐待,但依然孝亲友弟,成为后世孝的楷模,被列为古代二十四孝的首孝。
《南巡图》讲述的是舜帝南巡,体察民情,教化的百姓的故事。
《万山朝舜图》讲述的是舜帝驾崩九嶷山后,草木含悲,万山朝拱,所有山峰都改变了朝向,朝拜着舜帝,可谓“万里江山朝九嶷,九嶷群峰拱舜源。”
《禅让图》讲述的是舜帝位传大禹的故事,体现的是舜帝选贤任能、用人唯贤、天下为公的政治道德。
《韶乐图》讲述的是舜帝以音律教化百姓的场景。舜帝是个精通音律之人,他创作的《韶乐》被称为天籁之音。相传舜帝演奏韶乐时会引来百鸟和凤凰起舞。
《二妃图》讲述的是有堪称“中国一绝”的九嶷山斑竹成因的传说故事。
寝殿
寝殿阔18米,进深9.5米,单檐歇山顶全木结构建筑,殿内有陵碑,高2米,宽1.5米,碑题为“帝舜有虞氏之陵”,字型为隶书阳刻,四周刻有神龙护卫。据志书载,墓碑为汉代零陵郡守徐俭所立。人文始祖舜帝驾有后,以山为陵,葬在寝殿后山舜源峰之上。寝殿的门柱上有一幅楹联:“孝感天地,德播人间”。它是著名的文化大师、台湾舜裔宗亲会的名誉会长陈大络先生所写。
古碑廊
寝殿两边的碑廊是遗存古代祭祀舜帝石碑之古碑以明清两朝为主,据记载原有一百多方,经历朝历代损毁,现存36方原碑:碑文内容大多为朝廷每逢大事告祭舜帝时留下的祭文,其中,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楷书御祭文碑,在全国较为少见,被视为稀世珍宝。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姚姓,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帝,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据《陵墓志》记载,舜帝陵是中国“最古老的陵墓”。陵内有“帝舜有虞氏之陵”碑,相传为汉代零陵郡守徐俭所立,碑高2米,宽1.5米,碑文录书阳刻,线刻云龙护卫。
保护措施
1956年,舜帝陵庙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9月16日,九嶷山舜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并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舜帝庙遗址
价值意义
九嶷山舜帝陵内石雕、楹联韵味无穷,壁绘栩栩如生,祭碑房里保存完好的36块历代祭碑,它们与陵碑、抚瑶颂碑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连城。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九嶷山舜帝陵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
交通指南
宁远县城有班车到九嶷山(每10分钟一班),出租车30分钟可达九嶷山舜帝陵,衡昆高速公路、永(州)连(州)公路、永州零陵机场构筑九嶷山交通三大体系,驾车从桂林、长沙、广州至九嶷山分别只有3、4、5个小时。
门票价格
成人票:60元
青年票:30元
老人票:30元
免费政策:儿童14周岁(不含)、65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免票。
特惠政策:儿童14周岁(含)-18周岁(不含)、学生凭学生证、60-64岁以上老人持老人优待证购优惠票。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3:1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