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叹·愍命》是汉代文学家
刘向创作的一首诗,为《
九叹》的第七篇。此诗为战国时期楚国诗人
屈原代言,抒写作者悲哀屈原虽有忠直之心、报国之才,却反而被排挤流放,最后竟然无奈沉江的悲惨遭遇。其实也是在痛惜作者自己的生不逢时、报国无门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清明政治之世的向往,和对黑白颠倒乱象社会的抨击。
西汉的刘向对屈原的忠信节操深为追念,感慨屈原被放逐在山川之间,尚且思念君王,悲叹自己不能为君出力,于是作《九叹》借以表白自己的志向。 《九叹·愍命》是其中的第七篇。
《九叹·愍命》全文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从首句到“伊皋之伦以充庐”。这一层诗人写“太祖”时期,太祖能亲贤臣远小人,选贤任能,政治清明的理想社会。这就是诗人为了反衬当时的朝廷黑暗,也是诗人自己向往的理想社会。
第二层是从“今反表以为里兮”到“乃逢纷以罹诟也”。这一层诗人用了大量植物、动物;大量历史人物迥然不同遭遇的对比,来抨击当世朝政的黑暗,颠倒黑白,混乱不堪,感慨和痛惜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第三层是从“叹曰:嘉皇既殁”到末句。首句乱辞,既是诗人对于屈原当世君王的不满,也是诗人对当时君王的失望。这第三层,是在指责混乱朝政的根源,也是更进一步地悲哀、忧伤屈原和自己的悲惨命运。
刘向(约前77年—前6年),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汉皇族楚元王
刘交四世孙。汉宣帝时曾任散骑谏大夫,汉元帝时擢为宗正等。用阴阳灾异推论时政得失,屡次上书弹劾宦官、外戚专权。汉成帝时任光禄大夫,终中垒校尉。曾受诏校阅群书,撰成《别录》,为中国目录学之祖。又辑录《楚辞》十六卷。所作辞赋三十三篇,今多亡佚,唯存《九叹》为 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