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化城寺,原名地藏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化城路41号,是九华山佛教起源最早的寺庙,称为开山祖寺。东晋
隆安五年(401年),僧人杯渡曾在此筑室为庵。唐至德年间(756~758年)改建,定名为化城寺,“化城”源出于《法华经》中的佛教故事。化城寺建筑占地面积1381.28平方米。
历史沿革
东晋隆安五年(401年),天竺僧杯渡于此筑室为庵。
唐开元年间,僧人檀号居之,寺额曰“化城”。
唐建中二年(781年),池州郡守张岩奏请朝廷移旧额“化城”于该寺。
唐贞元十年(794年),金乔觉99岁圆寂后,僧众视为地藏菩萨化身,化城寺遂辟为地藏道场。
元至治元年(1321年),住持僧真观,后称为“无像禅师”。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化城寺住持僧宗琳、法鉴扩建为丛林。
明宣德十年(1435年),居南京灵谷寺的福庆禅师(号云岩)因年老回九华山住持化城寺,又重建大雄宝殿和藏经、祖师、金刚、天王、伽蓝等殿,扩大了东序寮房。正统间住持僧道泰,继后都冈、法演、法广扩建佛阁、方丈、廊庑、地藏殿、石阶,组成西序寮房。
明隆庆六年(1569年),徽州商人黄龙鼎捐款重修化城寺。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化城寺住持僧量远赴京,朝廷赐以紫衣。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池州知府喻成龙重修并增建“聚华楼”,东西二序(亦称二宫)七十二寮房,化城寺遂为“九华诸寺之冠”。
清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四年(1703~1705年),三次降旨遣内待来九华进香、赐银并赐额“九华圣境”。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赐御书匾额“芬陀普教”。
清咸丰七年(1857年),化城寺被毁,唯存藏经楼。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化城寺住持僧论法与信士刘含芳等募款重建殿宇四进。
民国三年(1914年),青阳县成立佛教协会,会址设在化城寺。
1958年,青阳县人民政府重修化城寺。
1968年,化城寺佛像被毁。
建筑格局
结构
九华山化城寺几经重修,现存寺庙的山门和藏经楼为十六世纪所建,大雄宝殿和后厅为十九世纪重建。化城寺为四进院落式建筑。
第一进为灵官殿,进深16.5米,面阔五间,有两个小井,两侧为厢房。其台基比平面高出3.7米。
第二进为天王殿,宽20米,进深20.5米,敞厅堂,有落水天井,东、西两侧有伴廊。殿厅上方的藻井,四周镶画板一圈,呈满天星斗状,结构严谨,造型精美。其台基比第一进高出1.5米。
第三进为大雄宝殿,进深20.5米。殿宇门楣以上为水纹格棂。殿梁上,原悬有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和清康熙、乾隆皇帝题赐匾额,在十年动乱中被烧为灰烬。殿门正面佛像台基乃汉白玉砌成。大雄宝殿正止方有大、小三个藻井,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大藻井的八角部共雕饰八条飞龙,加藻井顶端一条矫龙和珠球,组成“九龙戏球”。九条缠绕交错的游龙,首尾相顾,龙头伸向正中的一颗明蛛。游龙生动多姿,明珠光焰四射。殿内有一副“愿将佛手双垂下,摸得人心一样平”的楹联。佛像的造型,虽形状各异,从未有两手下垂的造型,楹联对仗工整,通俗易懂。
第四进为三层藏经楼,高20米,进深14米,其台基比大殿高2.7米,为明朝建筑。
特点
九华山化城寺建筑除四壁砖墙和瓦顶外,内部为木结构。柱、梁、檩、椽全部采用闩缝对榫、互相楔咬的传统方法,不用一颗钉子。化城寺,门楣、斗拱和横梁上都镂刻着凤凰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以及花草图案,施以重彩。尤其是大殿正中的藻井,层层迭进,九条木雕的金龙围着中心的硕大宝珠盘旋飞舞,祥云和瑞蝠穿插其间。
文物遗存
大钟
九华山化城寺原有大钟一口,重约万余斤,但已毁于兵燹。现遗存的一口洪钟,重约1000余千克,高一丈有余。该钟铸造精美,体积超群,音质悠扬洪亮,以手轻叩即可听到清脆悦耳的微微响声,用槌撞之,则瓮声宏亮高扬,由近及远慢慢在山谷中回荡,每当红日西沉,白云归岫,蒲牢一击,鲸铿徐应。这就是九华山十景之一的“化城晚钟”。
法器
九华山化城寺有竹根雕狮子、铜蟹、玉如意、银塔、玛瑙佛珠项链等古物。有一条镂花岩石质地的金龙,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作品,刀法明快,造型精美。另一块经人工琢磨成的八音石,也是明代制品,敲击时能发出8种悦耳的音响,是和尚念经时敲击的法器。
经文
九华山化城寺有建于明代的藏经楼,珍藏明版藏经6777卷,内藏有完好的《涅盘经》,更保存有明代百岁宫无瑕和尚用自己身上刺出的血配以金粉,花了28年写成的《华严血经》。此外,楼上尚藏有贝叶经及上刻“地藏利生之宝”字样的金、玉、铜质佛印多种。现明版《大藏经》、宋代《贝叶经》、明代圣旨等九华山珍贵佛教文物珍藏于此。
搬迁文物
九华山化城寺辟为九华山历史文物馆,将以前保存在月身殿西侧的佛教文物和该寺的一些文物珍宝搬迁过来,集中展览。其中有康熙、乾隆二帝的手谕笔迹,有传说是金地藏王穿过的僧靴和使用的宝印,还有宋代和元代的岩红瓷和青蓝瓷钵,以及从缅甸传入的仰光大金塔模型、梵文贝叶经等文物。
历史文化
寺名由来
化城寺的名称来源有二,一实一虚。
一实,指化城寺坐落在九华街上。九华街是过去因香火兴旺而形成的香火集市,逐步发展成为九华街,屋舍鳞次栉比,多是两层小楼,街巷东西横贯,溪水在街下流过,淙淙有声,如隔岸弦鸣,一副世外桃源的恬静。九华山四大丛林中的百岁宫、祗园寺、东崖寺均坐落在九华街上。化城寺高跨在山顶盆地之中,背倚白云山,南向芙蓉岭,东崖雄踞于东,神光岭起伏在西,虎形诸峰环绕于北,四山环绕如城,确如“高山流水别有天”,人一入此,犹如内城,故名化城寺。
一虚,相传释迦牟尼曾和一小沙弥下乡布道,山重路阻,小沙弥口渴腹饥,无力前行,释迦牟尼只得向前方一指,点化一城,让小沙弥前去化斋,以图继续前行,这就是《华严经》所载的“佛指化城”的故事。寺僧取其中前进途中“化一城郭”的间歇,以图继续精进之意,将九华山第一座寺院题名为化城寺。安徽当涂城内有一座寺庙也名化城寺,系三世纪中三国时期孙吴政权所建,以城郭之城而命名,李白作《化城寺钟铭文》即指这一化城寺。
文化活动
自唐代以来,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吉诞日)前后,佛教徒和当地工商界都联合举办盛大纪念活动,远近朝山拜佛者和游人纷纷来到化城寺。
1983年,化城寺庙会制度恢复,至1989年共举办7届。
1989年,化城寺庙会为期1个月,举办各种活动12项。
文物价值
九华山化城寺在佛教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中国佛教界享有较高的盛名。化城寺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特色,硬山顶、马头墙、砖木结构,全寺严格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庄严古朴,严整有序,是研究古建筑艺术的一座重要寺庙。
文物保护
1981年9月,九华山化城寺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九华山化城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化城寺为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
2012年,九华山化城寺获得“安徽省省级和谐寺观教堂”。
2013年3月5日,九华山化城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九华山化城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化城路41号。
公共交通:可乘坐九华山7路公交车到达景区。
阮桥板鸭因其产地得名,食之肥而不腻,松嫩可口,咸淡适中、味鲜醇香,诱人食之。
黄石黄精的产地是青阳县“莲花峰”至“黄石寨”山脉,属高山植物,采挖天然黄精为原料经过九蒸九晒,腌制成品、内脆外黄、味香甜,素称“九制黄精”常食能益寿延年。
椿芽焖蛋是选用初春椿芽尖配以农家土鸡蛋,采取焖制技法烹制,椿芽经小火焖制,其香味尽渗透入蛋内,故成菜浓香扑鼻,脆嫩爽口。
九华山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同时具有高山小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降水量7.5毫米。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比山下短。九华山春来迟,秋偏早,夏短冬长。而且海拔越高,这种四季变化的规律就越明显。九华山冬季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为0℃左右,冰冻时间长。一年四季,特别是秋、冬两季,游人在回香阁可以耳闻山谷风所形成的阵阵松涛,目睹竹海翻腾的壮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