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温莱特,1883年8月23日出生于军人世家。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温莱特接替麦克阿瑟成为美国驻菲律宾总司令。在弹尽粮绝之后为了士兵的生命,于1942年5月5日向罗斯福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后投降日军。之后长期被关押在中国东北的日军战俘营中,1945年9月2日,温莱特中将在密苏里号战舰上见证了日本的投降,战后被奉为美国的英雄。1947年8月退役,1953年9月2日在德克萨州的圣安东尼奥逝世。
人物生平
1883年,乔纳森·温莱特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祖父、父亲以及叔父都曾在美军部队中服役,从他的祖父到他自己,温莱特一家的军人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1906年,温莱特准尉从西点军校毕业,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
刚刚毕业时,温莱特也曾立下誓言要为
美利坚合众国的荣誉奉献他最后的力量,然而在被困
菲律宾战场弹尽粮绝的情形下,为了保全数万名美军将士的性命,他忍辱负重,选择向日军投降,沦为日军的阶下囚。
1945年9月2日,温莱特中将在
密苏里号战舰上见证了日本的投降,这一时刻对他来说真是百感交集,既惭愧又自豪,当然更非常激动。“我已经为了这一天等了三年多,再高兴不过了。”温莱特非常感激美国人民对他投降这件事的理解和同情,还有
麦克阿瑟将军给了他这次见证日军投降的机会。
仪式上,他和英军中将帕西瓦尔就站在麦克阿瑟的身后。麦克阿瑟签字用了五支自来水笔,他把其中两支留给了他们作为纪念。他甚至跟温莱特开玩笑说,瘦皮猴,如果你愿意,欢迎回来继续带你的那支队伍。
温莱特将军返回美国,同时就在这一天,他被晋升为上将。
20世纪50年代,温莱特写了本回忆录,他始终都没有从自责中挣脱。
相关事件
临危受命接掌败局
1940年11月,温莱特少将被任命为
菲律宾师的指挥官。他与麦克阿瑟是西点军校校友,在1940年至1941年的菲律宾保卫战中屡立战功,成为麦克阿瑟的得力助手。麦克阿瑟将军初到菲律宾时,菲律宾的防务情况非常混乱,在美国总部方面的支援下经过重新部署之后,到1941年菲律宾的防卫力量大有改观。
1941年7月26日,麦克阿瑟接到
美国陆军参谋长
马歇尔的命令,被任命为美国远东陆军司令,授予中将军衔,任务是立即整编菲律宾部队,随时准备应战日军的来袭。麦克阿瑟信心大增,他和温莱特都没有想到日军会那样快的对菲律宾发起进攻。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时间),日军突然袭击美军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与此同时,准备进攻马来亚和菲律宾的日军部队也正在待命状态。12月8日,日军就开始了对菲律宾的袭击。美军防线被连连击破,全面后撤,
马尼拉失陷。
就在麦克阿瑟退守巴丹半岛、部队的弹药和给养都严重匮乏之时,美国军事计划委员会在分析了当时的战局后,决定放弃远东战场,主要支援欧洲战场。之后,麦克阿瑟接到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参谋长
马歇尔和陆军部长的联合电报,命令他转赴墨尔本,统率在澳大利亚的美国部队。
1942年3月10日,麦克阿瑟将温莱特叫到他的住所,将指挥权变动的事情和温莱特说了一遍,又谈到了巴丹的局势。“我们是孤立的,乔纳森,你也知道这一点,”麦克阿瑟这样说:“你知道如果我去澳大利亚,我会带着尽量多的东西尽快回到这里。在这期间,你一定要守住这里。”
温莱特告诉他,守住巴丹是他此生的目标。麦克阿瑟继续说道:“但是我要确定你们在尽全力进行防守。你是一个老兵了,乔纳森,巴丹的防御一定要有纵深,必须有纵深地进行任何拖延时间的防御。”
“我知道,我正在努力依据地形和部队的人数展开纵深部署。”温莱特坚定地说。
麦克阿瑟临走时送给温莱特一包雪茄和两大罐刮胡膏,这些在温莱特的战俘生活中都派上了用场。
“只要我活着,我会一直坚守巴丹的。”温莱特发誓说。这次在克雷吉多岛上最后与麦克阿瑟见面之后的几年时间中,温莱特多次想起他自己做的承诺,一个他没能坚守的承诺。
被迫投降身陷囹圄
日军在得知麦克阿瑟的离开之后,加紧了对巴丹和克雷吉多岛的进攻,想尽快结束在巴丹的战斗。日军调来远程大炮,对美军的海岸防线展开猛烈的攻击。在美军歼灭了日军的一支
摩托化部队之后,日军更是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对巴丹进行更加猛烈的轰炸,并且炸毁标有明显标志的战地医院,部分地方还展开了白刃战。
但是,美军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是粮食和弹药的极度缺乏,每天的给养不足正常标准的一半,并且伴随着疟疾和痢疾等热带流行病的爆发,部队的作战力量渐渐枯竭,饥饿与疾病的双重折磨使战士们没有了力气。
温莱特于1942年3月20日被晋升为陆军中将,成为驻菲美军总司令。在这种情形下,温莱特想尽一切办法为部队争取给养,还积极组织进攻和防守,坚持与日军作战。
在温莱特的指挥部搬到克雷吉多岛上之后,他的部下金将军就是在巴丹岛上美军的最高指挥官了,他带领着7万多美菲士兵在战斗。在战事急剧恶化的局势下,温莱特一直和金将军保持着联系,指挥着一次次的反击。但日军的轰炸打开了一个个口子,将美军防线截成几段,最后金将军的指挥所都已经被日军攻占,他失去了最后的反击能力。金将军为了不使这数万人的性命在两三天之内化为乌有,他在没有向温莱特请示的情况下于1942年4月9日带领7.5万名美菲联军向日军投降,其中美军12000名,巴丹半岛陷落。
日军的本间雅明将军向美军的最后一道防线克雷吉多尔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炮火持续了三个星期,驻守在那里的温莱特中将终于撑不住了,那个曾经被麦克阿瑟将军称为马尼拉湾固若金汤的克雷吉多尔岛防线全线崩溃。
1942年5月5日上午10时,温莱特中将向华盛顿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在电报中他这样说到:“请告诉全国,我的部队和我本人已经完成了所有人类能过做的一切,我们捍卫了美利坚合众国和她军队的优秀传统……我带着深深的遗憾和对我顽强军队的无限自豪去见日军指挥官了。再见了,总统先生!”第二天,他带领1.2万人向日军缴械。至此,被日军俘虏的美菲战俘达到了9万多人。
成为战俘饱受摧残
如何处理如此众多的战俘,日本人先是把他们从巴丹半岛转运到吕宋岛中部的奥德内尔战俘营,再到马尼拉,之后用商船分散到位于中国台湾的战俘营,向北分散到位于朝鲜半岛的战俘,再向北分散,最终到达了路的尽头——位于奉天的战俘营。
在长途转运中,盟军战俘的人数急剧下降,根据最保守的数字,从巴丹半岛到奥德内尔战俘营的这段100公里的行军路途,开始时战俘大约有7万人,而最终活着到达终点的只剩5.4万人。这一段“死亡行军”与南京大屠杀、缅泰铁路事件被并称为二战远东战场的三大屠杀事件。
由于日军并不按照国际惯例在转运战俘的船只上做出红十字标记,后者成了盟军自己的攻击目标。据统计,日本人先后从马尼拉通过商船转运了6.8万名战俘,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战俘死于盟军炮火。
直至1944年,温莱特和一些盟军高官被秘密转到位于当时的四平(今吉林)省郑家屯和西安(今辽源)县的奉天俘虏收容所下面的第一、第二分所。
从被俘一开始,美军将士们就开始挨饿,食物成了战士们疯狂想要的东西。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去,战俘们整日想的就是得到更多的食物。逐渐的,战俘身上的脂肪被一点点的消耗光了,开始消耗肌肉组织。每周在公共浴池洗澡的时候都会看到惨不忍睹的景象,战俘们个个瘦得皮包骨。
繁重的劳动用光了他们臀部里面的肌肉和脂肪,臀部的皮陷落在腿部的骨头上,像两个深深的口袋。他们已经完全忘掉了尊严,除了食物什么都不想。梦境中出现的丰盛的宴会会使战俘们醒来时更觉得饥饿难耐。
在这里,战俘经常遭到毒打,就连温莱特将军也没能逃过这样的命运。毒打对他来说也成了家常便饭,甚至一个普通的日军士兵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他毒打一顿。温莱特将军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正当我从厕所里走出来,要到营房后面的水池去洗漱时,看见了一个日本兵就在附近。他个子不高但很健壮,并且肌肉发达。我转过身,忍着胃疼向他鞠了一个躬,然后准备走开。但他却对我喊叫着什么,并示意让我靠近,于是我走了过去。“什么事?”我问。这时几个附近的美国军官停下来看着我们。那名日本兵迅速冲上来给我一个耳光。这一击使得我的脸上针刺一样的疼,内心厌恶和绝望的情绪顿时升腾起来。我仍倔强地站在那里。接着他打了我第二下,第三下,第四下。每打我一下他都喊着‘为在美国的日本人。’这种殴打使我站都站不稳,但是我努力坚持不让自己倒下去。他看见我没有倒下,就冲上来给了我的左下巴狠狠的一拳。我终于倒下了,已经神志不清。但是仅有的意识告诉我,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耻辱。
日军受降仪式
1945年8月18日,美国丰田战俘营营救小组成员霍尔·雷斯来到北大营,告诉温莱特将军:你们自由了。温莱特愧疚的对霍尔·雷斯说:“我对不起祖国人民,在战场上向敌人投降了。”温莱特十分担心美国人民会因为他的投降而轻视他。霍尔·雷斯安慰将军说:“不会的,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总统十分关心你的安危,美国人民视你为英雄。”8月23日霍尔·雷斯,为温莱特将军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62岁生日。后来,在苏联红军帮助下,温莱特等37名战俘离开了战俘营,经沈阳飞抵重庆。
回到美国受到杜鲁门总统的亲切接见, 1945年9月2日登上了美国海军密苏里号的甲板,参加了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回到美国后,他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并被任命为美国东部防区司令。
历史评价
尽管在之后的日子里投降这件事给温莱特带来的阴影一直缠绕在他的心头,直到他离开人世,但美国人民一直将他视为英雄,认为他是一位勇敢的将军。1972年,他们为他写了本书,名字叫《巴丹英雄》。
为了士兵的生命,而放弃一个职业军人的荣誉,选择向对手投降,这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乔纳森·温莱特做到了,他在荣誉面前选择了责任,他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