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利杰,1957年7月生,
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1988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1991在德国核技术研究院进修,1993-1998在加拿大Calgary、Toronto、Alberta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1-2002.3美国
佐治亚理工学院(教育部研究学者基金资助)、2003.12-2004.6
香港理工大学进行访问教授(香港求槎基金会资助)。
主要从事材料腐蚀、氢脆和应力腐蚀的研究。在国际上开创性地研究了氢、应力和化学介质多因素对材料的非线性耦合作用以及氢对阳极溶解型应力腐蚀开裂
敏感性的影响。实现了
透射电镜(TEM)观察应力腐蚀(SCC)的微观过程。发现腐蚀过程能促进位错发射和运动,原因是腐蚀时表面形成的腐蚀产物膜能产生一个附加拉应力,该附加应力促进局部塑性变形。发现环境产生附加应力是环境敏感断裂的先决条件,其大小与SCC敏感性相一致,可用来作为描述环境断裂敏感性新的表征参量,利用该参量可以快速、经济方便地评价SCC敏感性。在恒电场下的力-电耦合、电场-环境的耦合以及力-电-化学环境的耦合是新发现的耦合效应。该开创性的工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Phys. Rev. Lett.审稿人认为“This is an extremely interesting article. It presents original new science and is timely and of wide interest”。
主持完成了20余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863”、国家攻关和“973”项目。出版专著《
应力腐蚀机理》(科学出版社,1993)和《
断裂与环境断裂》(科学出版社,2000)2部,编写《材料的分形研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和《Environment Sensitive Cracking and Corrosion Damage》(Science and Technologies Press, 2004)2部。在《Appl. Phys Lett》、《Acta Mater.》、《Corrosion Science》、《中国科学》、《金属学报》等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单篇SCI引用70次,EI收录150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霍英东优秀
青年教师奖二等奖(研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