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醅粿”的发源始于元朝,兴盛于
清朝,解放后在生产工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名噪一时的
中华名小吃。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中原,兵荒马乱,饥寒交迫,饿孚遍野,民不聊生。为了生存,许多人只得靠吃野菜为生。在吃野菜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一种叫“鼠曲草”的草本植物,这种
植物不仅好吃,而且无毒,在咀嚼之余,口中有一种微微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后来战乱平定后,许多人仍没法忘记这种独具风味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尝试把“鼠曲草”同糯米混合在一起碾成粉末,先将“鼠曲草”放入石臼舂烂,然后用大米粉掺和作为果胚,加上佐料做成,这种蒸熟后呈暗褐色,吃起来别具风味,因这种外观看起来呈黑色,揭阳人便称之为“乌粿”。后来,揭阳人每逢喜庆之事,都要蒸“乌粿”,因乌字不太好听,不合喜庆的氛围,人们干脆用做胚的原料“鼠曲草”来称呼它,称之为“鼠曲”粿。 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单用糯米粉加上适量的花生油,经过反复的揉匀作皮,用“槟醅麸”来做“鼠曲”的馅子。所谓“槟醅”粿,就是把糯粟炒熟后,过筛去壳,碾碎。每斤槟醅麸加上熟白糖一斤,芝麻二两,花生三两,橙糕五钱。每斤鼠曲粉可以做约30个曲胚,用鼠曲粉做胚包上槟醅麸及添加的料子做成的品,称之为“槟醅”粿。这种胚薄,馅多,十分美味可口。晚清时,榕城南门有一个叫李奇遇的小商贩,专门经营这一生意,他在保持“槟醅”?原有风味、特色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造发明了加印(在粿的上面印上图案花纹)和用豆腐膜垫底,这样既美化了“槟醅”粿的外观,又便于携带。他每天只制作了一担“槟醅”粿在北门关爷宫前摆卖。许多想品尝“槟醅”粿的人只得一早就到关爷宫排队等候,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