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墓
河北省邯郸市乐毅墓
乐毅墓,俗称将军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城东10公里处代召乡境内大乐堡村北,紧贴309国道,是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现存封土直径15米,高2.3米,圆形,周围为砖砌围墙。墓南2米为墓碑,墓碑高2.2米,宽0.7米,厚0.16米,该碑嵌于碑楼内。
修建历史
乐毅,号望诸君。战国时期燕国大将。其先祖乐羊,居魏国,公元前 406 年,魏灭中山国,乐羊自封于灵寿,之后中山复国,乐氏后人居中山国,不久赵灭中山,乐毅成为赵国官员,公元前 295 年,赵发生沙丘之乱,乐毅又奔燕国,乐毅深知燕王厚爱,公元前284年,秦、楚、赵、韩、魏、燕六国合兵伐齐,他受任为上将军,一举攻下七十个城池,大破齐军。因功封昌国君。 燕惠王即位,改用他人为将,乐毅出奔赵国,封于观津,号望诸君。
乐毅一直住在大乐堡村。乐毅剑法、枪法举世奇绝,其在家仍勤学苦练,他一方面报效赵国,多次征战,一方面在家将一身绝艺传给后一代,在大乐堡村的练剑房、磨剑石、磨剑池遗迹仍存,古赵十景之一的“剑池新月”更是一绝。 乐毅死后,赵孝成王用玉匣作棺,厚葬他于现存的墓地,后人在墓前刻了石狮、石牌坊,墓地栽了数千株松柏,整个陵园占地30余亩。
两千多年来,乐毅墓曾多次重修,、宋、元、明历年有小型修建,历代不少帝王及官员、文人前来祭奠过乐毅将军。唐代韩愈、柳宗元在墓前留下祭文。到清雍正十一 年(1733 年)邯郸县知县郑方坤大修一次,重植松柏数百株,亲书石碑“战国望诸君乐毅之墓”,并撰文“悼望诸君墓”词。清乾隆帝几次下江南都到墓前凭吊。
1933年县长孙振邦在49年前最后一次重修,植槐树数百余株。段祺瑞袁世凯也都拜过其墓,后文革动乱期间,将军墓遭到破坏,动乱结束后地方政府加以保护开发。
乐毅墓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文物工作者正在就一些战国墓葬问题对其进行研究考察。
地理环境
乐毅墓坐落于邯郸市,地处河北省南端,太行山脉东麓。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与晋、鲁、豫三省接壤。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气候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风多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寒冷干燥。
两座乐毅墓
因为乐毅的高尚品格,燕赵两国都非常欣赏他。此后,燕赵两国交好,且都并请他为客卿。乐毅死于赵国,葬于今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代召乡境内,就是邯郸的乐毅墓;
而燕国为了缅怀其劳功,为其修建墓碑,就是如今北京房山区良乡境内的乐毅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5 10:10
目录
概述
修建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