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
福建省安溪县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安溪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因茶质特异,乌润结实,沉重似铁,香韵形美,犹如观音,而得名铁观音。据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载:“闽南是乌龙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全国农业高等院校统编教材《制茶学》载:“青茶(即乌龙茶)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朝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安溪茶农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茶原理,结合安溪的实际,创造出一套“半发酵“独特的铁观音制茶工艺。乌龙茶制作工艺开始的“脚揉手捻“人工操作,后来的制作工序、机具逐渐完善,至民国初期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初制工艺流程。
工艺特征
产品特征
安溪铁观音是一种带有天然兰花香和特殊韵味的茶品,是带有天然的“兰花香“和特殊的“观音的“的铁观音。它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厂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
技艺特征
工艺流程
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包括采摘、初制、精制三个部分。
(一)采摘工艺有采摘期、采摘标准和采摘技术。
(二)初制工艺起初工序比较简单,有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共10道工序。
(三)精制工艺有筛分、拣剔、匀堆、烘焙、摊凉、包装6道工序。
筛分:通过筛制过程整理外形去掉梗片,保留符合同级外形的条索与净度的茶叶。
拣剔:把经风扇过风后仍吹不掉的茶梗,外形不合格的以及非茶类物质拣剔出来,合其外形整齐美观,符合同级净度要求,拣剔有机器拣和手工拣,一般先通过机械拣剔处理,尽量减少手工时间。再手工拣剔才能保证外形净度色泽要求。做到茶叶不含非茶类夹杂物,保证品质安全卫生。
匀堆:经筛制、拣剔后乌龙茶叶经烘焙形成的半成品,要按一定比例拼配小样、测水量,对照审评标准并作调整,使其外形、内质符合标准。之后再按小样比例进行匀堆。
烘焙:经过筛分,风选工序以后的乌龙茶会吸水,使茶叶的吸水率过高,需要再烘焙,使其含水率符合要求。
摊凉:经初烘的茶坯,及时薄摊在蔑盘内或竹垫上,散发热气,防止闷黄,同时使茶坯中的水分重新分配均匀,利于以后的造形和避免在造形过程产生碎片。摊凉时间约20分钟。
包装:经过堆后鉴定各项均符合要求后,即将成品装箱。
传承保护
传承人物
魏月德,男,汉族,1964年出生,福建泉州安溪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王文礼,男,汉族,1970年7月出生,福建泉州安溪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陈双算,男,汉族,1952年出生,福建泉州安溪县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溪乌龙荼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王福隆,男,汉族,1944年1月出生,安溪县西坪镇尧阳村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溪乌龙荼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魏双全,男,汉族,1945年10月出生,安溪县西坪镇松岩村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溪乌龙荼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制订和实施茶业“优质、精品、名牌“发展战略,建设优质乌龙茶(铁观音)基地,改进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术,“安溪铁观音“2005年获国家“原产地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安溪县茶文化研究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安溪铁观音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出席在意大利帕尔玛召开的“全球地理标志保护研讨会“,是中国唯一一个涉茶的“中国驰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