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豇豆
豆科豇豆属植物
乌豇豆为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70-80厘米, 抽蔓的可达100厘米以上,半直立或蔓生;其根系发达,根瘤主要分布于侧根上;茎光滑,具分枝;小叶菱状卵形,浓绿色;总状花序,花冠白色,荚柱状且光滑,成熟时呈黄色或褐色,含种子; 种子肾形,黑色或深紫色。
形态特征
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发达,根瘤主要分布于侧根上,根瘤主要分布于侧根上;茎光滑,分枝3~5个, 株高70~80厘米, 抽蔓的可达100厘米以上,半直立或蔓生;小叶3片, 菱状卵形,浓绿色;总状花序, 每序2朵或3朵,花冠白色;荚柱状光滑,长8~15厘米,成熟时呈黄色或褐色,含种子6~13粒;种子肾形, 黑色或深紫色, 千粒重100~130克。
分布范围
乌豇豆原产于亚洲,中国浙江、江西两省种植较广泛,江苏、福建、湖南、河南等地也有栽培。
生长习性
其喜温暖气候,具有耐旱、较耐瘠薄、耐酸、耐荫、不耐湿、速生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对土要求也不严,一般在各种类型果园中种植都能良好生长。
繁殖方法
一般繁殖方式为播种繁殖。
栽培技术
苗期生长快,全生育期80天左右。长江流域自4月至7月均可播种, 生长50~60天可作绿肥。通常用在短期空闲地或果树行间种植, 每公顷产鲜草15~23吨, 或种子1200~1 500千克。饲用的在株高40~50厘米时刈第一次,留茬4~6厘米,再生一个月可刈第二次。盛花期鲜草含干物质17%左右, N0.42%,P2O50.037%,K2O 0.19%, 初花期干物含粗蛋白质16.50%, 粗脂肪3.77%, 粗纤维19.34%, 无氮浸出物49.20%, 灰分11.18%。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乌豇豆鲜草养分含量丰富,夏播生长30至40天以上,是一种优良的家畜饲料;其鲜草也可作肥料。
食用价值
其还可于盛花期或花荚期就地直接压青,或刈割后覆盖树盘;其鲜草或脱粒后的干叶,亦可作沤肥或堆肥,再施于果树;也可收其鲜嫩豆荚作蔬菜食用或收种子供食用。
参考资料
乌豇豆.科普中国网.2023-04-1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6 19:2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长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