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
鳢科鳢属一种动物
乌鳢[wū lǐ](学名:Channa argus),又名黑鱼、财鱼、乌鱼、蛇头鱼,属于鲈形目鳢科鳢属鱼类。成年乌鳢体长大约为40~60厘米,最大长度可达1米;一般体重约为0.5~1千克,最大8~9千克。乌鳢体肥而延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大而尖长,前部略扁平,后部稍隆起,颅顶覆盖有不规则鳞片。吻短而圆钝,口大,口裂稍斜,下颌稍突出。口内牙齿丛生,上颌有细齿带,下颌两侧牙尖锐。体色呈灰黑色,头背和体背较暗较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大黑斑约11个,沿背中线有1行小黑斑。
形态特征
体型
乌鳢的体型较大,成年乌鳢体长大约为40~60厘米,最大长度可达1米;一般体重约为0.5~1千克,最大8~9千克。整体形态体肥而延长,前部呈圆筒状,后部呈侧扁。
头部
乌鳢的头部特征显著,呈大而尖长的形状,前半部稍微扁平,后半部略呈凸起,头顶覆盖着不规则排列的鳞片,而且具有发达的粘液孔。短而圆钝的吻部,口较大,口裂稍微倾斜,伸向眼睛后下缘,下颌稍微突出。口内布满牙齿,上颌有一细齿带,而下颌两侧的牙齿尖锐,外缘前方有一排细齿,内缘的齿尖强,都埋藏在粘液膜中。头部的骨骼,如犁骨和腭骨,都有着毛状的齿,且还具有一行大犬齿。
乌鳢的眼睛相对较小,位于头部的前上方,距离吻端很近,两只眼睛之间有平宽的眼间隔。鼻孔每侧各有两个,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前缘稍微上方,而后鼻孔较小,呈圆形,位于眼睛的前上方。鳃裂较大,左右的鳃盖膜相互连接,不与颊部相连。鳃耙呈结节状,排列比较稀疏。
此外,乌鳢的鳃弓背侧有大的洞穴状结构,内含有第1鳃弓上鳃骨以及舌颌骨的上皮组织,形成鳃上器官。这个器官的鳃上粘膜层有着发达的毛细血管,能够直接吸取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在水中缺氧时的辅助呼吸器官。
身体
乌鳢的身体覆盖着中等大小的圆鳞,特别是在头部和躯干上。头部的鳞片呈不规则的骨片状。侧线位于体侧中部,在臀鳍起点上方弯曲向下,延伸至尾鳍基部。头部有明显的小孔或小凹坑,形成了项背枝、眼上枝和眼下枝,同时,前鳃骨枝延伸到下颌下方。
背鳍的基底很长,起点在腹鳍基部的前上方,后部的鳍条超过尾鳍基部,总共有49~53根鳍条。臀鳍的起点在背鳍的第16~17根鳍条的下方,臀鳍基底的后端大致与背鳍基底的末端相对,总共有31~35根鳍条。腹鳍相对较小,起点在背鳍的第4~5根鳍条下方,末端不延伸到肛门,一共有6根鳍条。胸鳍呈圆形,鳍端伸过腹鳍的中部,总共有17根鳍条。尾鳍也呈圆形。
内部形态
乌鳢的腹膜呈白色,食道相对较短,与胃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胃的形状呈囊状,包括贲门部、胃本部和幽门部,胃壁比较厚实。幽门括约肌与小肠分隔开,肠道相对较短,大约是体长的71%,呈2~3个的折弯状。在胃与肠相接的地方,有两个形状独特的幽门盲囊,它们呈指状,长度超过胃的长度,这是适应肉食性鱼类较短消化道的一种补偿机制。鳔是单室的,较长,前部呈粗管状,后部逐渐扩大,并深入到尾柄部,没有鳔管。肝胰管连接到胃和小肠相接的地方。肝脏位于食管的下方,呈土黄色,分为左右两叶。胆囊位于肝脏的右叶上,呈墨绿色。
体色
乌鳢的体色呈灰黑色,头部和身体的上半部分较为深暗,腹部呈淡白色。身体侧面有大约11个不规则分布的大黑斑,沿着背中线有一行小黑斑。头部侧面有两条黑色的纵带状纹,而头部下部和胸腹部有褐色小点点缀。鳍的颜色为淡黄色,奇数背鳍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点,偶数背鳍上则有不规则的斑点。
栖息环境
乌鳢是典型的底栖性淡水鱼类,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的淡水栖息地,喜欢栖息在水浑浊、水草茂盛、底质为淤泥的静水或水流较缓的水域,如河流、湖泊、水库、河沟及池塘等水体,但在水流湍急的河段很少栖息。乌鳢是鳢科中最为耐寒的物种,对高温也有较强的耐受性,在0~41℃水温范围内都能生存,适宜的水温范围是16~30℃,20~25℃时生长最快。此外,乌鳢在适应水体方面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它可以在pH值范围为3.1~9.6的水体中存活,无论是在淡水还是咸水环境中都具备生存能力。乌鳢主要选择生活在小于2.5米深的浅水区,但同时也能穿越深水区域,以达到产卵的场所。
另外,在少水或无水的潮湿地带,它们仍能生存很长时间。在夏季多雨、栖息地食物短缺或其它生态条件不适的环境下,乌鳢可以越过塘基,移居到附近更适合它们的水域栖息。
分布范围
乌鳢原产于东亚太平洋水系的河流流域,世界分布范围可从朝鲜半岛、中俄边境的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河流域一直延伸至兴凯湖,南至长江流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省。此外,该物种已被广泛引入日本和中亚地区中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北美东部。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乌鳢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以其他鱼类、青蛙、淡水甲壳类动物以及水生昆虫为主要食物来源。其捕食器官的构造与其肉食性相适应。口腔内具有特化的捕食口器,口咽腔较为宽大,与食道相接处具有放射状排列的褶皱,具有较大的伸缩性,可以吞食较大的整尾饵料鱼。基舌骨支持着三角形而游离的舌,具有4对全鳃,鳃耙数目少,并特化为球状突起,表面布满棘状小刺,有利于控制食物,还对食物具有一定肢解作用。口腔内的齿能够紧紧咬住猎物,有效防止其逃逸。
乌鳢的捕食对象随其体长而变化。在体长3厘米以下的幼鱼阶段,主要以挠足类、枝角类和摇蚊幼虫为食;当体长达到3~8厘米时,其食性转变为主要捕食水生昆虫幼虫、蝌蚪、小虾和小鱼;而当体长达到20厘米以上的成鱼阶段,则以各种小型杂鱼为主要捕食对象,例如泥鳅、白鱼、赤眼鳟、餐条鱼以及刺鳅。此外,成鱼还捕捉青蛙和虾类等猎物。这种食性的逐渐变化使得乌鳢能够在不同生长阶段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多样化食物资源。
乌鳢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它们通常隐藏在草丛或其他掩蔽物附近,一旦发现靠近的鱼类或虾类,就会迅速冲过去,一口吞下猎物。它们的摄食量相当大,最大胃容量甚至可达体重的60%。乌鳢具备出色的游泳和跳跃能力,有时甚至能够跃出水面,捕捉水中的昆虫,成年乌鳢的跃出高度可达1米以上。
节律行为
乌鳢通常表现出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更喜欢在黄昏和夜晚活跃,特别是在靠近岸边的水生植被中觅食。它们在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的活动水层,春末时在水体的上层活动,夏季则更多地在下层活动。到了深秋,它们常常潜伏于水体深处,而在严寒的冬季,乌鳢会蛰居在水底,有时甚至将身体埋在泥土中越冬。成年乌鳢则更倾向于独自行动,是独居的掠食者,展现出较强的领地意识,但在例如食物来源不足等极端条件下,它们会分散开各自觅食。
沟通与感知
乌鳢具有发出少量噪音的能力。成熟的乌鳢在觅食时被观察到发出呼噜声,而当它们浮到水面呼吸时则会发出点击声。它们还具有较好的视力,更喜欢在低光照条件下捕猎,甚至被发现攻击水外(例如树枝上)的昆虫和其他非水生动物。此外,还具有化学感知的能力。它们能够通过嗅到水中的血液化学物质痕迹来感知附近水域是否有受伤的动物,或者是否有食物来源。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亲鱼将卵产出后,会潜伏在巢的下方或附近巡游,守护鱼卵。这种保护行为会持续到鱼苗孵化出来,并能够自由游动和独立摄食,通常需要大约4周的时间,此时鱼苗长至2厘米,此时鱼苗已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在水温31℃时,鱼卵只需28小时即可孵化;而在26℃、20℃和18℃的水温条件下,孵化时间分别需要36小时、2天和5天。刚孵化出来的鱼苗只有3.8~4.3毫米长,呈现头大尾小,形状类似蝌蚪。由于卵黄囊的存在,新生的鱼苗游动能力较弱,只能侧卧漂浮在水面下,并以卵黄囊为主要营养,维持12天左右。接下来,它们逐渐开始开口摄取外界的食物,直到卵黄囊完全被消耗完毕。
乌鳢具有快速的生长速度,但其生长状况会受到生存环境的影响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当年孵化的乌鳢幼鱼平均体长可达15厘米,重约50克左右。根据1963年在太湖采集的标本数据,不同年龄组的乌鳢体长和体重有所变化,比如1冬龄幼鱼体长在14.2~19.2厘米之间,体重在115~428克之间;2冬龄体长在24~28厘米,重在350~760克;3冬龄鱼体长在32.9~38厘米,重在600~1000克。在捕获的鱼类中,500克左右的体重最为常见,而最大的个体甚至可达5000克。
繁殖方式
乌鳢的性成熟年龄在2~3岁之间,通常当它们的体长达到20~30厘米,体重约为500克左右时,即表示它们进入性成熟期。
乌鳢在不同地区的产卵季节略有不同。在中国华南地区,它们主要在4月中旬到9月中旬进行产卵,其中5月和6月是最盛产的时期。而在华中地区,产卵期集中在5月到7月,尤以6月为主。乌鳢选择湖泊、池塘、河沟等近岸水域,特别是水草繁茂、避风的浅水地带作为产卵场。这些地方通常底质为淤泥。产卵的方式是雌鱼和雄鱼配对后,雌鱼用口采集产卵场周围的水草,然后将水草揽成一个浮在水面上呈圆圈形的巢,直径约1米。产卵通常发生在宁静的早晨日出之前。雌鱼首先靠近水面,腹部朝上成仰卧姿态,缓缓摇动身体产卵,然后雄鱼以相同的姿势排放精子。
乌鳢的怀卵量大约为两万粒左右。它们的卵呈圆形,呈金黄色,具有油球,是典型的浮性卵,没有黏性,直径大约在1.98到2.2毫米之间。
此外,乌鳢在其原产地与引入地的产卵次数存在显著差异。以阿穆尔河为例,原产地的乌鳢每年能够多次产卵,高达5次。然而,在被引入到波托马克河和哈萨克斯坦等地后,乌鳢的繁殖频率明显降低,每年仅产卵1~3次。此外,原产地的乌鳢在2~3龄时达到性成熟并开始产卵,而在引入地,它们可能在不到2龄时就开始繁殖。
人工养殖
养殖条件
首先,应选择体型强壮、无疾病和损伤、体重在500克以上且已性成熟的雌雄乌鳢作为亲鱼。这些亲鱼将被临时养在池塘中,亲鱼培育池的面积宜适中,一般在200~300平方米之间,水深为65~100厘米。为了提供适当的栖息环境,可以在池内种植水草。在此阶段,亲鱼的饮食主要包括小鱼、小虾等饵料。如果没有专用的培育池,也可以将乌鳢的亲鱼与其他家养鱼类(如家鱼、鲤鱼)混养。
苗种培育的养殖池应保持在100到300平方米的面积范围内,蓄水深度宜为1.2~1.5米,池底淤泥厚度应在20~30厘米之间。池子的四周应设置高60厘米的聚乙烯网布围栏,以确保水源和水质良好。
池塘在消毒处理后,即可开始放养育苗。为确保水质良好,应注意及时清除残余饵料,排除底泥,每3天进行一次水的换新。鱼苗最适应中性偏酸性的水体,需要注意水体的酸碱度。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每日喂食4到5次。
病害防治
乌鳢如若管理不善会引起各种疾病,例如白皮病、车轮虫病、红线虫病,一般会引起这些疾病的原因通常是放养密度过大或池塘平时的清洁不到位引起的,为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平时多注意池塘的卫生,在放养的过程中,放养密度不易过大,如若已患病,应采取一系列的药物治疗,比如使用抗生素来消杀池塘。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2007年12月12日,乌鳢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2020年,乌鳢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无危(LC)物种。
物种现状
乌鳢分布广泛,且被广泛引入其他地区,整体上没有受到重大威胁,但其种群数量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下降。
主要威胁
乌鳢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过度捕捞和水族贸易。在康卡湖等地区,乌鳢是渔业的次要目标,种群数量相对较少,可能受到过度捕捞的威胁。此外,乌鳢也成为业余和体育钓鱼的目标,对其数量和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物种危害
物种入侵
由于意外引入、水产养殖或渔业活动、垂钓、水族贸易及活鱼贸易中的逃逸或故意释放等原因,乌鳢被引入到多个国家,包括日本、前苏联和美国,并于 2023 年被评为入侵物种。
生态影响
乌鳢是一种贪婪的顶级掠食者,天敌很少,该物种具有严重影响本地鱼类以及其他甲壳类动物、昆虫和其他生物群的巨大潜力。乌鳢能够在各个生命阶段对本地种群产生负面影响,从捕食鱼卵到食用成鱼。此外,乌鳢还是疾病和寄生虫的媒介,可能影响人类和本地物种的健康;它们还会影响本地的水生生态系统,并对商业渔业或其他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经济损失或水体娱乐使用质量下降。
防治措施
乌鳢已被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列入联邦管制的有害鱼类清单,并自2002年10月起禁止在美国进口和州际运输。在美国,渔民和商业捕鱼者被要求在释放之前杀死并冷冻所有的乌鳢,并立即向当地的渔猎部门报告。此外,他们还会使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化学清除,例如鱼藤酮,电捕鱼和网捕鱼也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根除效果。
种间关系
天敌
乌鳢的天敌较少,但仍会被一些大型食鱼捕食者捕食,例如较大的鱼类、鸟类、鳄鱼、海龟和水獭等。此外,研究发现东部食蚊鱼(Gambusia holbrooki)会进入乌鳢的巢穴中捕食它们的卵。
寄生
与大多数鱼类一样,乌鳢也受到多种寄生虫的影响,包括黏体动物(Myxozoans)、囊尾幼虫(Cysticercus)、Gryporhynchus cheilancristrotus、茎双穴吸虫(Posthodiplostomum)等寄生虫。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乌鳢是琴康湖渔业的重要目标鱼类,也是中国主要的养殖鱼种之一。此外,经过冷冻处理的乌鳢鱼片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水产品之一。乌鳢生长速度快、产量高,且主要以野杂鱼和杂虾为食。在中国内蒙古的部分湖泊,由于过度捕捞导致湖泊富营养化,鱼类规格较小,这为养殖乌鳢提供了天然的饵料优势。乌鳢养殖的成功为该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食用价值
乌鳢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用鱼类,而且具有多重优点。其肉质鲜嫩,味道美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每100克乌鳢肉中,蛋白质高达19.8克,脂肪仅有1.4克,碳水化合物为1.2克。此外,乌鳢肉富含人体所需的钙、磷、铁、锌等多种营养成分,使其成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该鱼油油脂中脂肪酸种类丰富,尤其是一些例如油酸、亚油酸、二十二六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被人们制成了可食用的鱼油。
相关文化
影视文化
乌鳢因其在某些地区的入侵性而成为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物种。这一现象不仅令科学界关注,也在娱乐界引发了一些创作灵感。有些导演据此创作了几部以乌鳢入侵为题材的恐怖电影,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科学怪鱼(《Frankenfish》)和蛇头鱼(《Snakehead Terror》)。这些电影很可能以乌鳢入侵的真实故事为基础,将其描绘成了令人胆战心惊的怪物,融合了恐怖和惊悚的元素。
世界纪录
根据国际钓鱼协会的报告,2013年6月1日,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Commonwealth of Virginia)斯波特夕法瓦尼亚县(Spotsylvania County)的居民卡莱布·纽顿(Caleb Newton)成功地在阿奎亚溪和波托马克河交汇处钓到了一条巨大的乌鳢。这条乌鳢的体重达到了惊人的17磅6盎司,相当于约7.9千克,创下了世界纪录。这一成就超过了之前2004年在日本香川县三木市捕获的17磅4盎司(约7.8千克)的乌鳢,成为新的记录保持者。
参考资料
乌鳢.《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乌鳢.物种2000.
乌鳢.ITIS.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4 16:0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