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尔班六世
意大利教皇
乌尔班六世1318?~1389年Urban VI原名普里尼亚诺(Bartolomeo Prignano)意大利籍教皇(1378~1389年在位)。
生平
1363年任阿切伦萨主教,1377年调往巴里,任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的教务大臣。1377年,前任教皇、法国人格里高利十一世将教廷从阿维尼翁迁回罗马,一年后格里高利病故。由于担心新任教皇又把教廷迁走,罗马发生了暴动,暴民们在教堂外游行示威,扬言不选出一名意大利裔教皇就决不罢休。此时还有大量枢机主教留在阿维尼翁没到罗马,罗马城里召开密室会议的16名枢机主教按地域分为三派:4个意大利人、5个法国人和7个利摩日人。意大利人和法国人自然各有自己的人选,相较不下。此时利摩日派突出奇招,把相当于担任秘书工作的普里尼亚诺拉上前台。为了不让对方的候选人得逞,意大利派和法国派同意普里尼亚诺当选新一任教皇。乌尔班上任后开展一系列激进的宗教改革,教廷内外一时怨声载道。乌尔班六世迫于暴力颠覆的威胁,从罗马逃往热那亚,途中,他裹挟了7名枢机主教一起出走,中途把其中5个缝进口袋,扔到海里。几天之后,3名法籍枢机主教逃到意大利的阿纳尼镇,他们逐个把手按在福音书上发誓说,假如不是受到死亡威胁,自己决不会选举乌尔班六世。他们援用教皇尼古拉二世于1059年在罗马宗教会议作出的规定,推出日内瓦枢机主教法国人罗伯特为教皇,称号克雷芒六世(伪)。因而开始了西方教会60年的大分裂。8月9日,乌尔班六世正式加冕。改组了枢机主教团,一口气任命29名本国人,势力已经得到巩固。接下来,两个教皇互相攻讦,开除对方教籍,坚称自己是惟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并以“伪教皇”互称。站在乌尔班背后的,是神圣罗马帝国、英格兰、匈牙利、波兰、佛兰德、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国以及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国家。为克雷芒撑腰的,是法兰西和它的盟国卢森堡、苏格兰、阿拉贡、纳瓦尔、洛林和萨瓦。1381年葡萄牙改变策略,转而支持乌尔班六世。从这里看出,教会的权威日益衰落,敌对教皇只有靠有关国家的支持,才能与对立派抗争,各国天主教会实际上已经由各国君主控制操纵。不久,两位教皇相继去世,各有后人继续这场游戏。1409年,分裂双方在比萨举行会议,决定同时废黜阿维尼翁的本尼狄克十三世和罗马的格列高利十二世,另立新教皇亚历山大五世。但是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本尼狄克和格列高利在一些国王的支持下拒绝退位,天主教会竟出现三位教皇并立的奇事。1417年,荒唐的局面终于走到尽头。历史上第一次,枢机主教、18个国家的大使和令人哭笑不得的三位教皇走进同一间会场。第四位教皇马丁五世产生,前三位教皇被迫屈服,教会终于渡过难关。
结局
欧洲被拥护两教宗的两派划分。当那不勒斯女王乔万娜一世支持克雷芒七世时,乌尔班六世宣布革除那不勒斯女王的教籍,1385停止那不勒斯的圣事。那不勒斯王国的军队和教会的军队在诺切拉发生冲突。乌尔班六世将阿奎那主教以及有反对他嫌疑的主教一律加以囚禁和残杀,使教廷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乌尔班本人此时死去,可能是遭他人毒害而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46
目录
概述
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