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垒县大南沟乌兹别克族乡成立于1987年7月,是全国唯一的乌兹别克族民族乡,也是一个居住分散,农牧结合的牧业乡, 边境乡。
概况
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成立于1987年7月20日,是全国惟一的乌孜别克民族乡,也是一个居住分散,以牧为主,牧农结合,综合发展的牧业乡。该乡位于木垒县城北13千米处。全乡辖阿克喀巴克、南沟、东沟3个村,聚居着以乌孜别克族、
哈萨克族为主的6个民族,有1 113户3367人。其中乌孜别克族997,占总人口的30.92%。2010年,全乡人口出生率1.26%,死亡率0.57%,自然增长率0.78%。全乡总面积1 393平方千米,境内由山区、丘陵、平原戈壁、沙漠等4个地貌单元组成。有可耕地面积1 000公顷,已开垦种植800公顷(山旱地8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34公顷,配套防渗渠道25.4千米,机电井17眼。有可使用草场69 333公顷,退牧还草13 200公顷,占总面积的49.76%,人均占有草场22.5公顷。北部草场与蒙古国交界,国界线长24.3千米。全乡林业总面积458.7公顷,森林覆盖率2.8%。全乡有学校1所,教师46名,在校生277名,有卫生院、所3家,医务人员14人,公路通行里程13千米。
发展历史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布在水磨沟、英格堡山区,也就是现在的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乌孜别克族的族源,是很早就生活在中亚的当地居民,如粟特人、花喇子模人、费尔干人和后来进入的部分操突厥语部落的人。十六世纪之后,在邻近我国新疆的中亚地区先后形成了以乌孜别克人为主体的哈布拉、希瓦、霍汗(浩罕)三个汗国。这几个汗国与我国政治文化交往密切,商业贸易往来尤为频繁。乌孜别克民族原大多以经商为主,常来新疆交流社会文化及经商。就是因为有了经商活动,乌孜别克族人才来到了新疆定居。据一些乌孜别克族老人讲,他们的祖先大约在1835年至1840年之间,陆续离开了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国的安江城郊库勒托别的地方,来到了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一段时间后,这些人又迁徙到了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布多省(当时这里都是中国的地方,蒙古国尚未建国)。大约在1885年时,又来到了乌鲁木齐南部山区。后来慢慢向东转移,最后落脚于木垒县、奇台县的一些地方。当时,乌孜别克族人主要是从事商业。后来,由于与
哈萨克民族杂居,大部分人逐渐由经商变成从事畜牧业。来到木垒的乌孜别克族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依赖当地的资源,渐渐地解决了生活和生存问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木垒的乌孜别克族人夏季在大南沟、东沟以及开垦河以南的斯特克萨依、塔依唐巴拉干、琼塔斯、喀因得布拉克、吐孜托磙、开恩加依拉克这些曾被称作“商人们的夏牧场”的山区放牧。冬季以博斯坦乡东部的历史上曾被称为“商人们的五条沟”为冬牧场。“商人们的五条沟”即萨尔赛尔克、哈夏霍勒、甘沟、萨马勒萨依和大郎萨沟。春季以奇台县现在所属的喀拉布拉克、巧拉克巴斯陶等地为春牧场,在那里接羔育幼,并获得了上述各地的草场所有权和使用权。可惜的是博斯坦公私合营牧场建场时,将“商人的五条沟”划归了博斯坦牧场;而1959年的一纸协议又将开垦河以南的约14平方公里的草场,即“商人的夏牧场”使用权被奇台县拿走了。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由于长期与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杂居,所以大部分乌孜别克族人都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乌孜别克族的文化教育水平较高,很多人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现在大南沟乡的乌孜别克族主要分属于哈萨克拜、吐尔逊巴合、和卓、热扫勒、伊布拉依木、哈斯木等六个家族的后代。因长期与哈萨克族人民生活在一起,又在一起从事畜牧业生产,所以,他们通晓哈萨克语,完全使用着哈萨克族语言文字。同时,其风俗习惯、饮食起居、穿着打扮都与哈萨克族没有多少区别。由于上述原故,在历史上有一个时期,他们曾被称为“洽拉哈萨克”。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现代乌孜别克人主要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家和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乌孜别克族总人口有15,000余人(1990年统计时为14,763人),主要分布在北疆的乌鲁木齐、伊宁、木垒、奇台、塔城和南疆的喀什、和田、莎车、叶城等县、市,是我国人口较少、居住较为分散的民族。
据史书记载,乌孜别克族的族名,最早来源于十四世纪上半叶,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当时,蒙古帝国的属国钦察(金帐)汗国的第七代君主称乌孜别克汗。在他执政时,政权一度强盛,被称为“乌孜别克国”,所属的臣民被称为乌孜别克人。《元史》中称其为“月即别”或“曰祖别”。“乌孜”意为自己,“别克”即伯克(官职名),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
乌孜别克族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衣食起居等和维吾尔、哈萨克族大致相同。他们和
维吾尔族、
塔塔尔族、哈萨克族有联姻的传统。
乌孜别克族的服饰以男女都戴各式小花帽为特色。小花帽有花、素两种,是用灯芯绒或黑绒制作的。妇女喜欢穿丝绸制作的连衣裙,老年妇女的连衣裙较为宽大、褶多,颜色简朴;妇女喜欢戴耳环、戒指、项链等多种首饰。男子内穿丝绸或布料的长袖衬衣,外穿斜领右开襟很长的长袍,长袍无扣,用三角绣花腰带束系;一般青年人的腰带颜色鲜艳,老年人的腰带较为素洁。
乌孜别克族人的饮食丰富多彩,多吃羊、牛、马肉及其乳制品。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馕和奶茶,喜欢吃“库尔达克”(炒肉)和蜂蜜、糖浆。“纳仁”是乌孜别克族最具民族风味的食品;烹调时将切碎的熟肉和葱头、酸奶搅拌在一起,浇以肉汁,用胡椒调味,以手抓食,是用以待客的珍贵食品。他们喜饮红茶和茯茶,也喝马、牛、羊奶。乌孜别克族热情好客。他们常用抓饭招待客人,客人至少要吃一点,否则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恭。
乌孜别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乐器主要有“都它尔”和“弹布尔”以及音色相当优美的“斜格乃琴”。民间音乐曲调婉转动听。舞蹈以动作轻巧、富于变化而闻名。另外,乌孜别克族刺绣工艺也很精美细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大南沟和东沟的乌孜别克族人占到了全县乌孜别克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是木垒乌孜别克族聚居的两个行政村。1986年3月,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人民政府上报了《关于要求将大南沟村和东沟村合并成立乌孜别克民族乡的报告》,12月26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下达批复,同意“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成立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其行政区域包括从英格堡乡划出的东沟村和从西吉尔乡划出的大南沟村。共2333人。乡政府驻大南沟村。”
------------------------------------------------------------------------
在过去的2013年,凡是到过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县鸣沙山旅游的人们,都会被一幅幅靓丽的风景所吸引,那就是木垒县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特色牧民新村。
从木垒县城通往鸣沙山-胡杨林的途中,人们远远就可以看到牧民新村竖起的古香古色的木制大门,门楣上题写着“乌孜别克族民俗村寨”九个大字,大门的左侧矗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雕刻着“丝路文化和乌孜别克族乡的简介”。通往新村的柏油马路两旁树立着两排整齐的路灯,走进大门不远处右侧新建的两层小楼是牧民新村社区,社区门前是民俗文化广场,广场中央有LED显示大屏,周围绿树草坪,花团锦簇,在红色房屋的映衬下,让人耳目一新。整个村庄独特的建筑风格,彰显着
乌兹别克族的特色,俨然一处民俗旅游景点。
乌孜别克族民俗村寨大门 2013年新建成的民俗文化广场一角
小朋友们在民俗广场上玩游戏
据悉,2008年为了让乌孜别克族乡牧民定居下来、留得住、能致富,乡党委、政府经过多方调研、考证,决定依托南山资源优势,将“牧民定居新村”作为一个富民示范新村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木垒县委县政府在福建援建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以“生态发展、建民俗村寨”为主题,抢抓西域古道“千里黄金旅游线”机遇,将牧民新村打造成了特色成民俗村寨,乌孜别克族乡牧民顺利定居新村。
定居在新村的牧民大多是从跨度300公里的牧民放牧点搬迁而来,各村牧民混合定居一处,牧民外出办事,比如到村上开会、报销合作医疗等,来回就是两天,非常不方便。面对牧民新村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乌孜别克族乡党委政府决定打破村级行政区划界线,在牧民新村建起了全州第一家牧民定居社区,搭建服务平台,各村联合办公,零距离服务百姓。
社区内设服务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社区规定,每周由1名科级干部、3个站所、6名机关干部轮流坐班,随时零距离面对面服务牧民。服务大厅还提醒牧民“节假日预约”,为申办人提供定时、定事、定人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以前牧民两天办完的事,现在家门口仅半小时就搞定。
为解决牧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社区建立了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少儿活动室、妇女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并全天候免费向广大农牧民开放,全方位服务牧民衣食住行。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变,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产、生活习惯向半居半牧的方向转变。牧民阿依木汗说:“我们现在享受着和城里居民一样的待遇,我们幸福感越来越强了!”
牧民产业转型发展第二、三产业
新村牧民由游牧转变为定居,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业,创新民族品牌,发展第二、三产业。乌兹别克族乡提出了“家家有创意,户户有特色”的规划方案,鼓励并支持新村牧民积极打造精致型、养身型牧家乐,把“牧家小吃”变成“风味饮食”、“赚钱饮食”,以餐饮业突出“游、购、娱”等旅游要素,重点推出手抓肉(羊肉、马肉)、乌孜别克族抓饭、纳仁、烤羊肉、烤骆驼等特色菜单。2013年筹资500万元完成民俗村寨的13户乌孜别克风情家访点,已投入使用并隆重推出这些菜品,初营业月收入1万元左右。同时,乡党委政府还组织专家、能手设计并推出民俗村寨特色旅游产品、纪念品等。
在中国民歌争霸木垒海选专场荣获一等奖的乌孜别克族胡马尔亚乌斯曼看准了这一商机,办起了自家的牧家乐“新世纪音乐餐包”。走进胡马尔亚乌斯曼的牧家乐,取暖设备、民族特色餐桌、统一配套修建的60平方米餐饮用房一应俱全,唯一与其他村里的牧家乐不同的是,他在自己的牧家乐中多做了一个特色的秀台,在这个秀台上他可以给客人表演民族特色歌舞节目,前来旅游用餐的客人们可以一边品尝乌孜别克美食,一边感受民族歌舞的魅力。
乌兹别克族乡依托南山资源,引导农牧民通过房屋改造发展家庭式旅游业,形成“一村一主题”、“一户一特色”的发展格局,让游客住在农牧家屋、吃农牧家饭、喝农牧家茶。牧民把南山上采摘来的野生薄荷、一枝蒿草等野生植物,制作包装成野薄荷、一枝蒿等养生保健茶,成为游客非常喜爱的茶品,并销往疆内外市场。截至2013年底,全乡共有牧家乐接待点31个,其中:新增17个,实现旅游收入27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230元。
新村巴扎尔开辟牧民增收新渠道
2013年,为了开辟新村牧民增收新渠道,乌孜别克族乡申请开办了首家牧区集市交易日活动,每月逢2日在民俗村寨民俗文化广场进行商品集中交易。2013年12月12日,举行首次集市贸易日,以本地牧民为主,奇台县和木垒县的商家共同参与,共69家商铺在民俗村寨交易市场进行商品交易,参与党员群众达3000余人(次),实现商品交易额达4万余元。交易活动主要销售农副产品、农畜产品、特色清真小吃、民族刺绣产品及手工艺品等,新村周边的牧民也将自己家的食品摆在市场上出售,使定居下来的农牧民的生活更加方便,在保障民族特色商品交易市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基础上,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为了鼓励和带动新村牧民积极参与集市活动,乡党委政府结合“党员创业带富工程”,以集市日活动为平台,要求党员干部起带头作用,带动新村牧民积极参与,让新村牧民成为集市日商铺的“主力军”,真正使集市日活动成为新村牧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民俗村寨被纳入木垒县“十个一”旅游品牌
牧民新村是从木垒县城通往鸣沙山—胡杨林景区的必经之地,在人们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更要让人们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特色文化。木垒县抓住西域古道“千里黄金旅游线”机遇,将民俗村寨纳入全县“十个一”旅游业品牌之一,从挖掘乌孜别克族文化入手,打造民族风情体验带、文化美食休憩带,让游客感受独特的乌孜别克族民俗文化,享受到木垒县丰富的特色美食。同时,推出民俗村寨至南部山区生态休闲一日游、民俗村寨至呜沙山胡杨林一日游两条旅游线路,将乌孜别克族乡旅游文化充分融入“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
为了让旅客体验草原文化,乌兹别克族乡在民俗村寨马路边选择一处空旷荒野,建起了民间赛马场,使途径鸣沙山胡杨林的旅客留置当地观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014年,该乡还将建设一座容纳万人的室内体育馆,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木垒县将该乡作为哈萨克族摔跤项目培训基地,聘请了2010年90公斤级的摔跤冠军阿拉甫任培训基地校长,已经有20名学生在他的辅导下开始训练。
在冬天旅游淡季期间,该乡在民俗村寨旁边400米的塑胶跑道上建起了溜冰场,吸引了大批旅客前来。
民俗村寨欢迎您
自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被昌吉回族自治州确定为特色乡镇建设示范乡后,乡党委政府在重视自身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形象的宣传、推介力度。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民俗村寨,提高民俗村寨的知名度,进而推动乌兹别克族乡的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和文化的跨越式发展,乡党委政府在驻地阿克喀巴克村入村处,悬挂着“南有青松,北有胡杨,全国唯一的乌孜别克族乡在中央”和“大南沟景区欢迎您”大型醒目宣传牌。
定居新村的牧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展开了热情的双臂,亲切地呼唤着:来吧,朋友,吃一顿绝佳的特色美食、看一段优美的民族舞蹈、听一曲动人的乌孜别克民歌、观一场激烈的民族体育比赛、赏一片美丽的草原风光、购一件别具特色的民族饰品……民俗村寨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