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旗
乌克兰的象征和标志
乌克兰国旗(乌克兰语:України Прапор)是乌克兰的国家标志,该旗呈长方形,由蓝、黄色两块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宽之比为3:2。
确立历程
乌克兰的民族象征起源于基督教时代之前,黄色和蓝色在地方传统仪式中被认可,代表闪闪发光的火和水。
13世纪,早期乌克兰人创建加利西亚王国,该国的旗帜呈不规则多边形,中间是一头向上爬的金色狮子;乌克兰国旗的颜色元素取自该旗帜。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乌克兰逐步并入俄罗斯帝国领土。1693年,彼得大帝将俄罗斯帝国国旗改为绘有双头鹰图案的白、蓝、红三色旗,其中蓝色代表“小俄罗斯”即乌克兰。
1848年,乌克兰地区旗帜更换为中部绘有金黄色狮子图案的蓝色旗面。
1917年3月,俄罗斯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政权。11月,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府将蓝、黄双色旗定为国旗;同年12月12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
1918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正式启用新国旗,该旗帜为红色,左上角为蓝、黄双色旗;次年,取消蓝、黄双色旗图案,更换为国名的俄文缩写“УССР”。
1920年2月,工农红军攻占并解放乌克兰全境,蓝、黄双色旗被禁止使用。
1923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旗面的俄文缩写作出字体修改,并在字母后增加缩写点;1927年,又将“УССР”改为“УСPР”;1930年,再次恢复原缩写,增加金色边框。
1937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再次将旗面的俄文缩写更改为“УPСР”,并在其上方增加镰刀、锤子图案;1940年,将镰刀、锤子图案移动到缩写下方。
1949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将国旗更改为与苏联国旗相同的带镰刀、锤子和五角星图案的红旗,旗面下方为蓝色宽边。
1991年9月18日,从苏联独立的乌克兰政府宣布恢复蓝黄旗定为临时国旗。
1992年1月28日,蓝、黄双色旗被正式定为乌克兰国旗。
设计要素
乌克兰国旗呈横长方形,由蓝、黄色两块平行且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作为临时国旗时,该旗的长宽比例为3:5;而正式被定为国旗后,长宽比例则修改为3:2。
象征意义
乌克兰国旗的蓝色代表天空与海洋,象征乌克兰大海般万古永存;黄色代表丰收的麦穗,象征乌克兰悠久的农业历史,以及国家的尊严与权威如乌克兰灿烂的历史一样闪闪发光;在心理学角度上,乌克兰国旗亦象征平静和快乐的精神。
使用原则
在1991年9月—1992年1月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旗(镰刀、锤子和蓝条旗)被允许和乌克兰国旗(蓝、黄双色旗)并排悬挂。1991年9月4日的政府决议中,乌克兰国旗只允许在正式仪式期间单独悬挂;而在同年9月18日通过的乌克兰最高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使用蓝黄旗的法令中,蓝黄旗在乌克兰宪法正式通过之前不限制使用场景。1992年1月21日起,蓝黄旗成为乌克兰唯一的合法旗帜。
文化特色
乌克兰政府将每年的8月23日定为乌克兰的国旗日,乌克兰会举行多种与国旗相关的纪念活动,总统也将到场亲自主持升旗仪式。
1992年8月19日,为纪念乌克兰独立一周年,乌克兰政府发行了一组以该国国旗和国徽为图案的邮票。
争议事件
2016年11月22日,数名俄罗斯年轻激进分子在莫斯科的乌克兰国家文化中心对乌克兰国旗进行焚烧。乌克兰政府表示,该种行为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挑衅,旨在煽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民族仇恨。此外,乌克兰外交部还向俄方提出了坚决抗议。
2022年2月8日,乌克兰和斯洛伐克在就允许美军使用乌克兰两个军用机场的会议时发生混乱冲突,斯洛伐克反对党议员用水泼了乌克兰国旗。事后,斯洛伐克外交部就此事向乌克兰道歉。
延伸旗帜
1997年,乌克兰最高议会在修宪时曾考虑过使用带国徽即三叉戟图案的蓝黄旗,但最后在本国专家的建议下放弃修改。2004年11月,在反对总统选举结果的示威游行中,该旗帜被广泛使用。
参考资料
乌克兰庆祝国旗日.新华社百家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3 19:23
目录
概述
确立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