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容辞(拼音:yì bù róng c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
岑文本《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
成语出处
唐·岑文本《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夫显微阐幽,义不容辞。”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义不容辞”。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经过赤壁大战之后,一直雄踞北方打算称王称霸的曹操收拾起被刘备和孙权联合打败的残弱兵马,返回都城许昌。经过一段时期的重新休整之后,曹操又开始了他的军事行动。他先诱杀了西凉太守马腾,接着训练人马,部署兵力,准备统一中原。
刘备的军队在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士气高昂,在诸葛亮的精心指挥下,先后攻取长沙、零陵等三座郡城。然后,水陆齐头并进,直取西川。
这时,有人报告说刘备正准备夺取西川,曹操闻讯大吃一惊,连忙向谋士们征求良策。治书侍御史陈群献计说:“孙、刘已结为联盟,丞相若派兵攻取江南,孙权必然向刘备求救。而现在刘备的用意只在夺取西川,必然不会去救孙权。孙权失去刘备的支持,就会变得势单力孤,此时前去攻打,必然为我所败。等我们占领了江东后,荆州就容易夺取了。回头再去夺取西川,天下就是我们的了。”曹操认为有理,便采纳了陈群的建议,立即发兵三十万,直取江南。
孙权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召集将领们商议。孙权手下谋士张昭认为,没有刘备的支援,东吴根本无法抵御曹兵,这样形势就危险了。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与刘备关系密切的鲁肃写信给刘备,陈述利害关系,说服刘备一起抗曹。接着张昭又讲了联刘的可能性:鲁肃曾有恩于刘备,他的话刘备一定会听从;刘备是东吴的女婿,他看在亲戚的分儿上,也一定会合力抗曹的,从道义上讲他应该是义不容辞的。
孙权听从了张昭的意见,鲁肃果然说服了刘备。接着诸葛亮联络西凉马腾之子马超,用袭击曹操后方之计,逼得曹操退兵。
成语寓意
刘备是东吴的女婿,也是蜀国的皇帝,无论是于情还是于理,联合东吴抗击曹操都是义不容辞的。在社会关系中,义不容辞是一些特定的人物或特定的事件,所必须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应尽的道德义务,从而要求人们自觉地承担这种责任,履行这种义务,不推托,不回避。成语告诉人们,在对于必须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应尽的道德义务时,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履行道德义务,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容许推辞、拒绝;常用于形容为了正义事业,敢于挺身而出,不做推辞。
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运用示例
明·
冯梦龙《
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五八回》:“子敬有恩于玄德,其言必从;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
成语辨析
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与“责无旁贷”意义相近,两者皆有不可推辞的意思;区别在于“义不容辞”侧重的是因为道义所以不允许推辞;而“责无旁贷”侧重的则是因为责任所以不允许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