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2年,琉球中山王察度向明朝朝贡。为了方便贡使往来,另一方面也为了防备倭寇,明洪武帝派遣福建舟工三十六户赴琉球定居,这些移民被称为「闽人三十六姓」。闽人三十六姓至琉球後,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岛上建立了一个自己独立的村落。这个村落,最早被称为「唐营」或「唐荣」,后来改名为「久米村」。
久米村的人都是
汉人,因此其
汉语水平非常高,在
琉球对
中国的交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接待册封船和对华贸易的人多为久米人。据
李鼎元的《
使琉球记》记载,因久米人精通
汉文,所以在琉球社会中的地位较高,
闽人三十六姓後裔,有不少是与国王关系亲近的特权阶级。
1879年,琉球被日本灭掉,改为
冲绳县。久米村人多为支持
清朝的人士,因此,亲清派以久米村为中心,反对日本的兼并,同时希望
清朝协助琉球复国。但
清朝却在
1898年甲午战争中战败,许多支持
清朝的久米人选择流亡
清朝。从此以後,久米村开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