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主题应当是和课程知识点紧密耦合的,主题完成同时也完成了知识点的教学,同时也推动了主题的深入。有些主题教学采用的主题在考虑其中的紧密
耦合上缺乏熟虑,比如主题和知识联系的恰当性,主题推动环节如何设置,主题在推动技能需求上是否合理,环节间连贯性如何,是否是自然的必须的连贯,通过获得技能支撑后,是否体现了对主题的认识或者思考的提升。不然,主题只能漂浮在课堂上,文化成为了装饰品。
主题教学的内涵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指文本负载的言语方式、知识信息以及能力附加等;第二个层面是指母语文化系统包括包含的民族精神、风骨情操等人文底蕴;第三个层面是指个体的精神、理想、人格的生长与形成。这三个层面没有顺序之分,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容、交织在一起的。
基于主题的教学应用场合包括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育资源建设,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率先发表文章,提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重要观点,引起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运动。黄济、
王策三、
孙喜亭、
王道俊等一些著名教授纷纷发表见解,进一步阐发“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点。90年代,
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组织了全国范围的
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叶澜教授提出了新基础教育理论。我国在2001年进行了基础教育的新一轮改革。新课程主要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核心理念,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在新课程的内容上,按照学习领域,主题等来划分。要求突破以学科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具体的实施,则是各个地区按照新课程课标,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
本土化课程。
主题式教学正是在符合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一时代背景提出的要求下被逐渐重视起来。
主题式教学是既符合
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模式之一,又符合探究性课程的设计要求,对主题教学模式的探索和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是探究性课程没有统一的主题课程教材,要求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大纲灵活设计,设计各类主题式教学活动;二是
主题学习既适应跨学科教学,也可渗入到
学科教学中。无论用于哪类教学形式,都需要来自广泛知识领域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持资源是主题学习一个要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