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导设计是被产业内大多数企业和市场上大多数顾客所接受的产品设计或技术标准。美国艾伯纳西和厄特巴克1978年在《工业创新的模式》一文中提出。标志着一个新兴产业流动阶段的结束,产品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性大幅度降低,将走上快速发展的通道。产业的竞争者要想在新产业中占一席之地,其产品必须采用此设计或以此设计为基础设计他们的产品。不一定是技术性能最优的设计。哪种设计能成为主导设计不仅取决于技术因素,还取决于社会、文化、投资、外部效应、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如汽车业中福特公司的T型汽车设计、个人计算机业的IBM公司360型机器。
主导设计(dominant design)在美国产业经济学家阿特拜克(James M. Utterback)在《把握创新》(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其基本涵义可概括为:主导设计是特定时期融合了许多单个
技术创新并以一个
新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技术与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赢得市场信赖的和创新者为支配重要的
市场追随者而必须奉行的一种设计,是技术可能性与市场选择相互作用之下广为接受的满意产品。一个公司和一个行业的创新特征会因之而改变。其有加强或鼓励标准化的作用。
(1)领先性。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技术上的领先,更确切地说是技术上的创新,是根本的革命性的创新,这种创新尽管没有必要体现是最尖端的技术性能,但“技术一流确实是许多主导设计的特征”;二是市场的开拓,这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密不可分,也可以说是技术创新在市场上的表现,是技术与市场整合的扩张势能在开发新需求与开拓新市场上的集中体现。
(2)主导性,这是主导设计最核心的特征。主导性特征主要是指主导设计对市场的支配力量或对市场控制的内在基因,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主导技术轨道方向(与技术本身的特性相关)。首先发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占先的优势地位,使得技术轨道惯性偏向自己的生态场,在
马太效应作用下实现
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主导技术支配能力;二是主导消费领域的市场偏向。因为主导设计是赢得市场信赖的设计,是
消费者广为接受的满意产品,在
网络外部性及
网络外部性可能导致的潮流效应(bandwagon effect)作用下,主导设计使消费领域产生强大的市场倾斜,主宰着市场
最终消费者和用户的选择行为;三是主导生产领域(
制造商与运营商)效率方向。由于市场中存在的效率效应(efficiency effect),
产业结构会朝着产业利润增加的方向发展,主导设计的出现,减弱了
技术进步未来的或然性所造成的预期
不确定性,指导
制造商与运营商生产开发的方向,并且在存在多个这样的厂商统一于该种主导设计情况之下,这些厂商为了持续获得既得利益,他们甚至会形成统一的联盟反对其他设计方式,即使后者比前者更好。
(3)综合性,这是主导设计的形成特征。主导设计是特定时期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结果,除了技术因素外,还包括一系列非技术因素。例如表现厂商特质的涵盖市场渠道,商标品牌和
顾客转换成本等内容的附属资产,行业法规和
政府干预,厂商的战略机动(厂商针对竞争者而制定的
产品战略,通常有孤军奋战和
战略联盟两种模式),厂商与用户交流的方式等因素对主导设计的确立都有着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