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丝菌属
枝原体目丹毒丝菌科下的一属
丹毒丝菌属拉丁学名(Erysipelothrix Rosenbach,1909) 直到微弯的细杆菌。(Erysipelothrix)分类位置未定的1属无荚膜、无芽孢、无鞭毛的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细菌界、厚壁菌门、柔膜菌纲、枝原体目、丹毒丝菌科中的一属细菌。生活在人、哺乳动物、鸟类和鱼体上的寄生物,也可在动物粪便、屠宰场流出物等处发现。细胞弯杆状、两端钝圆,或呈丝状(长约60 μm)。杆状细胞者会形成光滑、透明的S型菌落,而丝状细胞则会形成粗糙、不透明的R型菌落。
简介
细菌界、厚壁菌门、柔膜菌纲、枝原体目、丹毒丝菌科中的一属细菌。生活在人、哺乳动物、鸟类和鱼体上的寄生物,也可在动物粪便、屠宰场流出物等处发现。细胞弯杆状、两端钝圆,或呈丝状(长约60 μm)。杆状细胞者会形成光滑、透明的S型菌落,而丝状细胞则会形成粗糙、不透明的R型菌落。S型菌落祖易转变成R型菌落。本属菌种是G+、无芽孢、不运动和微好氧(兼性好氧或厌氧)菌。生长温度为15~42℃,最适为37℃。吲哚阴性,过氧化氢酶阴性,脲酶阴性,vp阴性,MR阴性,H2S阳性,不水解七叶苷。S型在明胶穿刺培养物中可产生一试管刷状生长状态,明胶只发生轻微液化或不液化。G+ C mol%值为38~40。已知种有2个(2000年)。模式种为猪红斑丹毒丝菌,其部分菌株有致病性,可引起类丹毒、关节炎和猪丹毒等。抗盐腌、酸渍、烟熏和低浓度酚等处理在干燥状态下,如在鱼干、肉干或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之久。
生物习性
0.2~0.4μm× 0.8~2.5μm。有形成长丝的倾向,常有60μm以上的长丝,革兰氏阳性。不运动。不生孢,无荚膜。不抗酸。化能异养菌。兼性厌氧。接触酶阴性。最适生长温度30~37℃ 。发酵作用弱,从葡萄糖和少数其他碳水化合物产酸不产气。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通常寄生于哺乳动物、鸟类和鱼;有的菌对哺乳动物和鸟类致病。
模式种:猪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培养
猪丹毒丝菌 菌体大小(0.2~0.4)×(0.5~2.5)微米,形直或微弯,小杆状。在感染动物组织或血液涂片中,常为单个,成对或丛状排列;从慢性病灶如心瓣膜疣状物中分离的则多呈短链或长丝状。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差,加入少量血液或血清,或在肉肝胃酶消化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适温33~35℃,最适pH为7.6~7.8。在含有血清的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形成光滑(S)、中间(I)与粗糙(R)3个型,S型毒力最强,其次是I1型; R型最弱。糖发酵能力较弱,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吲哚,产生硫化氢,强毒菌株的明胶穿刺呈典型试管刷状,平板上菌落灰白如云雾状,弱毒菌株的明胶穿刺无试管刷状,平板上菌落呈分枝状结构。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38~40%。有22个血清型。从病猪分离出的以S、I两型较多。对盐腌、火薰、干燥、腐败和日光等环境影响的抵抗力较强。对一般消毒药品的耐受性不高。青霉素对本菌有高度抑制作用,其次为四环素和呋喃妥因。断奶仔猪接种灭活氢氧化铝吸附菌苗或减毒活菌苗,免疫效果较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7:01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