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哈丁
英国指挥家
丹尼尔·哈丁,世界著名指挥家。1975年生于英国牛津。17岁时毛遂自荐成为指挥大师西蒙·拉特尔的助理指挥。19岁被克劳迪奥·阿巴多聘请担任自己在柏林爱乐的助理指挥。首次登台即被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授予“最佳新人奖”。20岁便登上了柏林爱乐大厅的指挥台。28岁首度指挥维也纳爱乐,29岁成为伦敦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32岁接任瑞典广播交响乐团。
个人简介
丹尼尔·哈丁是当今古典乐坛新生代指挥家中最亮眼的一位。他的履历表颇具传奇色彩,这则“英雄出少年”的传奇开始于17岁时,哈丁组织起一批乐手演出勋伯格的作品,并制作录音寄给了自己心中的偶像——指挥大师西蒙·拉特尔爵士,西蒙听过立即聘请他为助理指挥。随后哈丁就读剑桥,19岁又被克劳迪奥·阿巴多聘请担任自己在柏林爱乐的助理指挥,同年首次登台指挥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即被英国皇家爱乐协会授予“最佳新人奖”。1996年的柏林音乐节,哈丁首次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出,同年他还指挥了两场BBC逍遥音乐会(BBC Promenade Concerts),成为该系列音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指挥,从此事业扶摇直上。
丹尼尔·哈丁1997-2000年担任挪威Trondheim乐团常任指挥,1997-2003年担任瑞典Norrkoping交响乐团常任客席指挥,1997-2003年担任德国不莱梅德意志市内爱乐乐团音乐总监,2006年,他被任命为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并从原来的VIRGIN古典转投古典厂牌巨头Deutsche Grammophon旗下。2007年,担任瑞典广播乐团音乐总监。2002年,丹尼尔·哈丁获得由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及文学部级骑士勋章”。
作为客座指挥,他曾指挥过柏林爱乐乐团、德累斯顿国家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罗马圣切契里亚交响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斯卡拉爱乐乐团和启蒙时代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乐团等。在北美,他合作过的乐团有费城爱乐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芝加哥乐团、亚特兰大乐团、巴尔的摩乐团、休斯顿乐团和多伦多交响乐团等。
在歌剧领域,丹尼尔·哈丁曾在艾克·普罗旺斯音乐节上指挥由彼得·布鲁克执导的新作《唐·乔瓦尼》、由洛克邦迪执导的《碧庐冤孽》和由艾琳娜·布鲁克执导的《叶夫根尼·奥涅金》以及与威尔士国家歌剧团合作的Katie Mitchell的作品《耶奴发》。他其他的作品还包括《后宫诱逃》、《茶花女》、《女人皆如此》以及《漂泊的荷兰人》等。
哈丁录制的唱片包括与马勒室内乐团合作为Virgin/EMI录制的《马勒第四交响乐曲》;与德国布莱梅室内爱乐团弦乐团合作录制的《贝多芬序曲》和勃拉姆斯第三、第四交响乐曲;与马勒室内乐团合作录制的《唐璜》和《螺丝的转动》(此专辑被《留声机》选为2002年度唱片,获Choc 2002年度奖、查理-柯罗斯学院奖);与著名男高音伊安·伯催吉斯和布瑞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布瑞顿》(此专辑被《留声机》选为1998年度唱片)等。
主要经历
童年时代在牛津度过的哈丁,从8岁起开始学习小号。14岁时,当哈丁坐在小号席上参与演奏马勒第二交响曲》时,忽然觉得将来有一天,自己会站在指挥台上指演这部作品。
两任柏林爱乐的艺术总监:克劳迪奥·阿巴多西蒙·拉特尔,都是哈丁的伯乐。17岁时,哈丁召集了一帮音乐家组建了临时的乐团,并录下了自己指挥现代派作曲家勋伯格的作品《Pierrot Lunaire》。然后,哈丁把小样寄给了那时在伯明翰市交响乐团的西蒙·拉特尔。
听过录音,拉特尔立即把哈丁召去了伯明翰当自己的助手。助手当了一年后,哈丁成了入读大学的“适龄青年”。不过刚在剑桥大学呆了一年,他便被阿巴多拉到了柏林爱乐乐团里,再次得到让音乐学院里的指挥系学生垂涎三尺的“助理指挥”位置。阿巴多很喜欢他,称他为“我的小天才”。而哈丁与西蒙·拉特尔多年来一直维持着亦师徒亦朋友的交往。
有这两位全球古典乐界“大佬”的关照,哈丁平步青云。自2003年开始,30岁不到的哈丁,一下挑起了马勒室内乐团与布瑞曼德意志室内爱乐的音乐总监“大梁”。另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例子,是在全球乐坛闹得沸沸扬扬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事件后,原剧院总监、指挥大师穆蒂离职。哈丁作为“替补”,指演了2005年斯卡拉歌剧院重新“开张”的音乐会。这位斯卡拉史上最年轻的指挥,得到了观众15分钟的起立鼓掌。
2023年2月,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哈丁将担任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音乐总监,任期从2024年至2028年。
2024年1月20日至2月1日,2024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国际青年音乐周将在广州、深圳、香港举行。英国指挥家丹尼尔·哈丁正式履新就任音乐周音乐总监。
媒体评论
泰晤士报》:“在指挥台上,他动作流畅、从容自若,一般来说,要达这种境界需要几十年的指挥经验。”
观察家》杂志:“如果指挥家像酒一样愈陈愈香,哈丁一定会是音乐历史中最有名的佳酿之一。”
个人语录
我的工作是敢于释放乐手们心中的野兽。我想让乐团更有弹性,以适应在不同年代的曲目之间游刃。可能比喻有些“行货”,可我把演出的最佳状态看成一次点火,你将木材都放在了恰当的位置,但火柴没点着以前什么都不会发生;木材放不对,也一样不会点着。
面对名团、老团,你必须要有勇气,不能只是满怀“荣幸”站在那里诚惶诚恐。假如我感觉到一个乐团邀请我,只是因为想帮我一把,我是不会去的。如果我不够好,我不会假装我已经做到。在音乐演奏中,从来没有两个人的意见会完全重合。我想,假如对方感觉到你所要求的是出于对音乐、对艺术严肃的尊重,那么大多数人都会乐意跟着这种思路去。我对这一点很乐观。乐团的生活,大家都早有准备,“个性”是很突出的东西,每个人都需要有准备随时参与到他人对音乐的理解中去。这样的乐团,其背后通常拥有真正的文化传统,才会乐于接受新的想法。而且作为指挥家,还有一点必须时时重温:并不是我们令贝多芬或马勒作品的意义更深广,我们不是作曲的人,我们不应高估自己的重要性。
对于批评家的攻击,我已经很习惯了,这似乎成了一种“潮流”。在某些城市,无论我表现怎样,我永远也得不到好评,而在别的城市,则永远是好评。虽然我普遍尊重评论的人,但有时候他们使用的词汇,确实令我吃惊。至于“巨头中介”的说法,没有一个中介能有决定一个指挥去向的权力。如果我自己选择,我是宁愿去跟有创新意识的小规模乐团合作,也不愿意只为了“面上有光”去执棒大乐团的。
马勒说,“传统不是崇拜灰烬,而是保存火种”。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指挥家、贵族化的形象深入人心。那时候设定的指挥风格标准,今天还影响着乐坛,传统留下的压力,谁将是第一个勇敢地去冲破这个标准呢?我对旧的录音很着迷,如果你比较一下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录音,就能听出音乐演奏准则的不同。那种音乐被祭上神坛的感觉,在纳粹时代前并不存在,二战后,诠释音乐跟某种“男子气概”的感觉相连。这种东西今天还在。比如布鲁克纳在纳粹时期被魔幻成“日耳曼强人”的形象。音乐中的社会意识形态可以去掉,但既定的审美概念就没那么容易改变了。我们这些年花大力气重新用本真器乐去演奏18世纪的音乐,但对于19、20世纪的音乐却缺乏天然的领悟。
私人生活
时尚先生
外型帅气的哈丁早就不只是古典粉丝们追逐的偶像。在穿衣打扮上,他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巨星。 Louis Vuitton、Tom Ford、Trussardi这些奢侈品牌都专门为他定制服装并拍摄照片。
除了指挥棒,哈丁的爱好主要集中在数码产品。每次外出巡演时,哈丁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苹果电脑,两个手机(一个黑莓、一个iPhone),用他们来填满旅程中的闲暇。
足球先生
除了音乐外,足球也同样是丹尼尔·哈丁的最爱。哈丁是个狂热的曼联粉丝,前曼联队长罗伊·基恩是他的偶像。他也非常喜欢贝克汉姆,“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到世界杯现场,为英国呐喊助威”。哈丁还透露:他指挥过的50多个交响乐团里面,有很多音乐家都是球迷,大家在业余时间里的最大话题就是足球。
居家先生
丹尼尔·哈丁看上去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对儿女的父亲(Adele和George)。接触过哈丁的人都说他是一个难得的好爸爸。2009年初,哈丁应邀指挥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短短几日中,哈丁每天都会掐着时间给家里打3、4次电话,跟一对儿女说说话,以补偿自己没有陪他们过新年的遗憾。一次哈丁在路过天安门时,突然掏出电话给家里打过去,只是为了告诉他8岁的女儿阿德烈他正在北京的天安门。还有一次他打过去时正值欧洲晚上十点多,听到儿女吵闹的声音,他略带责备的说怎么还不睡觉,紧接着又以关爱的口吻开始跟孩子们聊天,完全忘记了刚刚才责怪完他们。对儿女的教育也是哈丁的“重头戏”。他说自己没有刻意去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才能,不过女儿阿德莱很喜欢大提琴,已经开始学习;儿子乔治虽然还小,但每次哈丁在英国有音乐会时,他都会把儿子带过去听。小乔治已经能在钢琴上弹些小曲子了,而且也喜欢指挥。此外,哈丁也是一位烹调高手,匹萨就是他最拿手的一道菜。
哈丁的前妻是马勒室内乐团的法国中提琴手Béatrice Muthelet。他们在订婚5年后结婚,然后在结婚5年后离婚。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8 01:10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