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别名血参、紫丹参、五凤花、活血根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的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因其根皮赤而肉紫,形状似参,故名“丹参”。根肥厚,肉质,疏生支根;茎直立,四稜形,密被长柔毛,多分枝;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或宽披针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偏斜,边缘具圆齿;轮伞花序,花萼钟形,带紫色,花冠紫蓝色,外被具腺短柔毛;小坚果黑色,椭圆形;花期4-8月,花后见果。
植物学史
命名由来
丹参的根皮赤而肉紫,形状似参,故名“丹参”。
栽培历史
丹参在中国有200-300年的栽培历史。中国清朝以前为野生丹参,中国清朝以后出现栽培丹参,在中国清朝的《本草崇原》中便有丹参的相关记载:“今近道处处有之”;在中国民国时期的《中江县医药志》中记载:“中江丹参的药材生产在当时已初具规模,丹参一物,用途甚隘,而吾邑种之已数十年”;在《增订伪药条辨》中记载的丹参产自中国安徽古城、中国滁州全椒县、中国凤阳定远、中国白阳山及中国四川,其中产自中国安徽古城的丹参皮红肉紫、产自中国滁州全椒县的丹参形状同前、产自中国凤阳定远、中国白阳山的丹参多为细枝、产自中国四川的丹参头小且多为枝粗,而在《药物出产辨》中记载了产自中国四川平武县丹参为佳;在中国现代《中国道地药材》中记载了丹参在中国分布十分广泛,以中国山东莱芜、蒙山等地产量大。在《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中记载丹参野生、家种均有,野生为其主要来源,仅有中国四川一地有家种产品。
本草考证
丹参在中国应用的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止烦渴,益气。”中,其被列为上品,表明其无毒并作清补之用;在北魏的《吴普本草》中记载:“治心腹痛”,表明丹参自古以来便用于治疗热症与肠鸣,泻除肠内积聚物与腹中湿热之邪气;随着中医实践的发展,人们将丹参逐渐转向可养血,调经,安神,并可治风邪热症,明代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清代的《本草逢原》中有记载:“丹参本经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等疾,皆积血内滞而化为水之候。止烦漫益气者,淤积去而烦漫愈,正气复也。”,这恰好在《神农本草经》中对丹参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养血、安神、调妇人经血、止崩带下及治疗肿瘤的功效,并记述一味丹参散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形态特征
丹参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
根
根肥厚,肉质,外面朱红色,内面白色,长5-15厘米,直径4-14毫米,疏生支根。
茎
茎直立,高40-80厘米,四稜形,具槽,密被长柔毛,多分枝。
叶
叶常为奇数羽状复叶,叶柄长1.3-7.5厘米,密被向下长柔毛,小叶3-5(7),长1.5-8厘米,宽1-4厘米,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或宽披针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偏斜,边缘具圆齿,草质,两面被疏柔毛,下面较密,小叶柄长2-14毫米,与叶轴密被长柔毛。
花
轮伞花序6花或多花组成具长梗的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略被疏柔毛;花梗长3-4毫米,花序轴密被长柔毛或具腺长柔毛;花萼钟形,带紫色,长约1.1厘米,花后稍增大,具缘毛,内面中部密被白色长硬毛;花冠紫蓝色,长2-2.7厘米,外被具腺短柔毛,尤以上唇为密,内面有斜生不完全小疏柔毛毛环,先端二裂;能育雄蕊2,伸至上唇片;退化雄蕊线形,长约4毫米;花柱远外伸,长达40毫米,先端不相等2裂;花盘前方稍膨大。
果
小坚果黑色,椭圆形,长约3.2厘米,直径1.5毫米。
分布范围
丹参产于中国和越南,后引种于韩国,日本也有栽培;在中国,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等省份。
生长环境
丹参生长在海拔120-1300米的山坡、林下草丛或溪谷旁,多分布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湿润地区。
生长习性
丹参喜温,最适生长温度为20~26℃,春季地温在10℃时,开始返青,当秋季气温低于10℃时,其地上部分开始枯萎;能耐寒,在北方地区能够露地越冬。既怕旱又怕涝,低洼积水易引起烂根。其为深根植物,要求土壤具备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等特点,以保水性及排水性较好的壤土为宜,且利于根部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花期4-8月,花后见果。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丹参一般在4月底开花,可持续到10月下旬植株将近枯萎时,6~7月是其开花高峰期,在小花开放期间,可接受外来花粉;花药开裂前,花粉粒便就具有活力,当达到最高萌发力时开药,因此丹参为常异花蜂传授粉植物。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因其种子较小,用细石沙拌种后均匀播种,播后覆土,以看不见种子为度,再覆盖一层1cm左右厚的的干净河砂或麦草即可,有保温、保湿的效果;当地温达到18~22℃时,15天左右便可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当苗株长高到6cm时,进行间苗工作。
分根繁殖
在秋季收获丹参时,选择具有发育充实、无腐烂、色红且等优点的直径0.7~1cm根条作为种根,并用湿沙贮藏,待次年春天进行种植;或直接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在原地挖种,留作种株,随挖随栽。将种根切成5~7cm的小段,大头朝上栽入穴中,每穴栽1段,栽后先覆盖草木灰,再覆盖约2cm厚的细土即可。
芦头繁殖
采收丹参的根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将其粗根切下供药用后,把径粗为0.6cm的根颈上的芦头切下来进行种植,种植方法与分根繁殖相同,种植后覆土2~3cm,稍压实即可。
扦插繁殖
剪取生长健壮的茎枝并切成17~20cm的插穗,同时在苗床上浇水,以湿润畦面;随后,将插穗斜插进土中,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2~2/3即可,插穗需随剪随插,插后保持苗床湿润,适当遮荫,一般15天后生根,当根长3cm时,定植到大田中。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土层疏松、灌溉方便的地块作为丹参的栽培低。在播种的前一年冬天,深翻土壤,促使土壤风化;次年春天播种前,再深翻两次土壤并施足基肥,可施厩肥和过磷酸钙,整细耙平后,作高畦,四周开好排水沟。
种子处理与播种
在9月下旬到10月初采种,随采随播,发芽率高;播种前,先用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消毒种子2小时后,用清水洗净,再用40~50℃的温水浸种1~2天后即可播种;若是次年春天播种,可将种子洗净晾干后子,装入布袋内挂起来干燥储藏。
可采用直播,均匀播种,种子出苗后,按株距10~15厘米进行间苗、定苗,第二年便可收获药材。
田间管理
蹲苗
丹参幼苗返青后,一般不浇水,但要经常松土浅锄,有利于根系向下深扎,可减少细侧根和纤维根的产生,提高丹参质量。
肥水管理
缓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当开始现蕾时,雨季封垄结合中耕重施基肥,可促使根段繁殖的丹参丰产;春季收刨前,浇好封冻水;雨季及时排水,避免积涝,造成烂根;追肥后及时浇水。
摘蕾
在其整个花期中,除了需要留种外,及时摘除花蕾,现蕾即摘,可抑制植株进行生殖生长,以促进根的发育,提好产量与品质。
病虫害防治
病害
单身发生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菌核病等。根腐病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主要危害根部,被害根先湿烂,外皮变黑,逐渐全根发黑,丹参地上部枯萎,可用一定浓度的多菌灵等药剂进行防治;雨季及时排水。菌核病先侵害茎基部、芽头以及根顶部造成褐色病变,逐渐腐烂,地上部茎叶逐渐发黄,在发病初期,可用一定浓度的氯硝胺可湿性粉剂和石灰混匀,撒在病株茎基及周围上面进行防治。
虫害
丹参发生的虫害主要有蚜虫、银纹夜蛾等。蚜虫可用一定浓度的蚂灭磷或敌敌畏乳油进行防治,7~10天喷1次,连续数次; 银纹夜蛾的幼虫咬食丹参叶片,严重时吃光,在其幼龄期用一定浓度的敌百虫或这杀硫磷等药剂防治。
采收与加工
采用扦插、分株及芦头繁殖方式的丹参在当年栽植后的10月或翌年春季萌芽前采收,而用种子繁殖方式的丹参在当年栽植后的10~11月份,当其地上部茎叶枯萎时采收或待第二年早春萌芽前挖采;在晴天,土壤半干半湿时挖取其根,在田间暴晒根,去除泥土。
将根条晒到五成干,质地变软后,扎成小束,堆放2~3天后,摊开晾晒直至全干;经过去须、修芦、剪去细尾后便可上市。
变种与变型
丹参共有两个变种及一个变型,两个变种为原变种丹参、和单叶丹参,一个变型为白花丹参,其形态特征区别如下: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丹参的适应性强,其花期较长、花大色艳、气味芳香,其可作为新型宿根花卉应用于风景区、公园、草坪、湖边、花坛花境等景观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药用价值
丹参性苦、微寒,归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除烦安神的功效,主治妇女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烦躁不安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