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书舍
萧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临江书舍(蔡东藩旧居)是蔡东藩先生教授学生,撰写历代通俗演义的主要场所,因此已在1999年被萧山市政府公布为萧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临江书舍简介
通往临江书舍的路,是一条弯弯的小巷,踩着布满青苔的青石板,我们来到一幢白墙黑瓦的老房子前,在周围马赛克建筑的烘托下,非常的显眼:凹字形的老式民国房子,三间楼房和厢房,窄小的天井,再也普通不过。可是一想到当年的蔡先生就坐在西厢房里20多年笔耕不辍的情景(1914—1937),这幢普通的房子就有了特殊的韵味。走出书舍,望着前面的小巷,仿佛看到一位清瘦的老人手提装着豆腐、青菜、螺蛳的竹篮踯躅走来的模样。抗日战争爆发后,蔡先生几经颠沛流离,病重又回到萧山所前的故居:二层三开间的四合院建筑,目前仍有其后裔居住。
人物简介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萧山临浦镇人。清光绪十七年(1891)秀才。宣统元年(1909)考取省优贡生。二年朝考入选。翌年春去福建为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不久托病回乡。
辛亥革命后,到上海会文堂新记书局任编辑,修撰《高等小学论说文范》、《中等新论说文范》、《清史概论》等书。从民国5年(1916)至15年的10年时间里,先后完成演义体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全书共11部、45册、1040回、600余万字,记述了从公元前221年到民国9年(1920)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该书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的原则;在体裁上,既保持了演义体历史小说的风格,又自写批注、评述。蔡东藩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其著作除历史演义外,还有《留青别集》、《留青新集》、《客中消遣录》、《楹联大全》、《内科临症歌诀》及诗集《风月吟稿》、《写忧草》等。
民国16年,因病辞职回家,居乡期间,曾随岳父习医,并任临浦小学国语教师,后又设私塾授学。晚年以行医、卖文为生。
人格与精神
“清官救国”理想破灭后,蔡东藩继续教育事业。在教育中,蔡东藩教导学生:“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当官,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读懂为人的道理,不要去巴结权势,人应该堂堂正正地活着。”??
1916年,蔡东藩着手撰写《清史演义》时,许多有权势的人劝他,既是写演义而不是写正史,应该随和一些,应妙笔生花。言外之意即是应为统治者多涂点脂,多抹点粉而已。而蔡东藩的答复却是“我伸我见,我为我文”。
在《民国通俗演义》部分出版后,因蔡东藩在其中对清廷之腐败,予以抨击,曾受到军官威胁和收到恐吓信。会文堂书局也劝蔡东藩写近代史要谨慎,要“隐恶扬善”,因为有的人还活着,不要去惹是非,免得闯祸。可蔡东藩不变初衷,气愤地说:“孔子作春秋,要惩罚一下乱臣贼子,我写的都有材料根据,要我捏造,我干不来!”后来蔡东藩写到120回就搁笔不写了。会文堂书局只好去请许廑父续写了《民国通俗演义》的后40回。这就是《民国通俗演义》所以有两个作者的缘由。
抗日战争爆发后,蔡东藩从临浦镇迁至所前庄里陈居住,经济很困难,且体弱多病。曾有几个“聪明识事务”的朋友留在上海,来信劝说蔡东藩去上海工作,可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了。他宁愿颠沛流离,也不愿折腰投奔,一些好友为他惋惜,说他是“越老越糊涂,乱世自吃苦”。然而,蔡东藩忧国忧民,正直为人,不阿时好的精神境界,他们哪里理解的了呢。
刚毅的性格品质
蔡东藩的一生,不仅处在国家多事之秋,而且家庭波折迭起,可谓一生坎坷。先是两个哥哥夭折,接着父母相继去世。20岁左右,亲人相继离世,他孑身一人举目无亲,还背负了父母留下的债务。后来,蔡东藩与王氏结婚,生两子。可不幸仍伴随着他。次子不满10岁就夭折。没过几年,妻子王氏也谢世了。随后,他续娶名医黄镐京之女黄晚霞为妻,生一女,不幸又患病夭折。女死母哀,第二个妻子也在忧郁中去世了。不断的打击,蔡东藩煎熬在痛楚之中。过了一段时间,蔡东藩又续娶韩姓店员之女,韩氏体质较差,他常常为妻诊治。但仍多病不育。所以蔡东藩仅一子单传,但单传之子也体弱多病,稍长,蔡东藩便送他到杭州中医药专科学校求学,以使儿子获得一些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有利调理自身,又可以为乡邻们治病。
藩东藩的一生,亦是颠沛流离的一生。原居住临浦牛场头,后因隔壁的堂侄患精神病,喜怒无常,吵闹不休,难以安心写作,就在临浦戴家桥达弄租金锦生宅住下。即蔡东藩自名的“临江书舍”,“是他1914~1937年间的租住地。蔡东藩在此教授学生,并撰写了大部分历朝通俗演义。”演义出版后,1928年,在距离临浦不远的所前庄里陈村建造一幢楼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迁家至所前庄里陈。1940年初,日军占领萧山,避难至所前山里王村,同年3月,怀着国仇家恨,携全家迁至诸暨藏绿坞。1945年3月,在所前庄里陈宅与世长辞。
蔡东藩的一生尽管是苦难坎坷的一生,颠沛流离的一生。尽管国难家愁犹如无情的冰雪阵阵压来,这一切丝毫无损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对事业的追求,仍努力地去实现“教育救国”、“清官救国”、“演义救国”的理想,可见他有着非凡的刚毅性格品质。
治学精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蔡东藩的巨大成就,就是从勤学苦练中得来的。他非常聪敏,六岁私塾读书,启蒙老师教一遍《千家诗》或《唐诗》,就能朗朗上诵。10多岁就能写出很好的诗句。他对历史故事兴趣很浓,一面摘笔记,一面翻字典,绝不肯含糊一个词语。15岁读完了两遍《纲鉴易知录》。他的治学态度是,“要锲而不舍,譬之凿井,凿得愈深,得泉愈清,愈多。虽用力较多,可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真是做学问的见道之言。
蔡东藩在1916年~1926年的11年里完成13部演义小说。“他为了写这演义,光正史就看了4052卷(二十四史、新元史、清史稿)。至于野史与其他写演义所要参考的稗官小说、轶闻笔记、档案材料又是一个海洋。如果把二十五史比作太平洋,野史杂记比作大西洋,蔡东藩是以11年时间游泳横渡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一个神人。”?7?蔡东藩的勤学苦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更值得我们学习。蔡东藩除了724万字的13部通俗演义著作外,还有诸多,如未经出版的诗作《风月吟草》、《写忧草》、《劫后余生》、《浮生若梦》等。已出版的有《中等新论说文范》、《客中消遣录》、《楹联大全》、《留青别集》、《唐著写信必读续增》、《幼学故事琼林续增》、《内科临症歌诀》等等。
蔡东藩的一生是颠沛的一生,坎坷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顽强刚毅的品质,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正是凭着他刚毅聪颖的资本,创造了史学演义巨著《历朝通俗演义》及其他许多著作。华东师大历史系吴泽教授将蔡东藩与司马迁相提并论,并尊称他为老教育家。他身上体现的正是我们所挖掘的萧山精神——自强不息、急流勇进、锐意改革、争创一流的精神。
详细信息
名称:临江书舍
文物地位:市级文保单位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1 10:25
目录
概述
临江书舍简介
人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