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五年,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设置背景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证工作,是培养高质量人才、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卫生保健服务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需要。
发展历程
1987年,国家教委将高等医学教育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将医学专业和医疗专业专业统称为临床医学专业。
199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医学协会批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
2001年6月,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
2001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制定的区域性医学教育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出版。
2002年,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研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部署国际标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
2012年9月,教育部将新的临床医学(专业代码100201K)专业取代旧的临床医学(专业代码100301)专业。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临床医学专业为医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100201K,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学制为五年。
培养目标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毕业生作为医学从业人员,必须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必须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进步环境中保持医学业务水平的持续更新,这取决于医学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对科学方法的掌握。
培养规格
5年
医学学士
1.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2)珍视生命,关爱病人,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将预防疾病、驱除病痛作为自己的终身责任;将提供临终关怀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将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4)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交流的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和配合治疗计划。
(5)在职业活动中重视医疗的伦理问题,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人格。
(6)尊重患者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
(7)实事求是,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应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
(8)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开展卫生服务工作的观念。
(9)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
(10)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应考虑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并注意发挥可用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
(11)具有科学态度、创新和分析批判精神。
(12)履行维护医德的义务。
2.知识目标
(1)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生命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结构和功能及正常的心理状态。
(3)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原因,认识到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行为心理因素对疾病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4)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5)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掌握正常的妊娠和分娩、产科常见急症、产前及产后的保健原则,以及计划生育的医学知识。
(7)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知识,掌握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筛查的原则,掌握缓解与改善疾患和残障、
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的有关知识。
(8)掌握临床流行病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理解科学实验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9)掌握中国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
(10)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传播的基本规律,掌握常见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3.技能目标
(1)全面、系统、正确地采集病史的能力。
(2)系统、规范地进行体格及精神检查的能力,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3)较强的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内、外、妇、儿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处理能力。
(5)一般急症的诊断、急救及处理能力。
(6)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合适的临床技术,选择最适合、最经济的诊断、治疗手段的能力。
(7)运用循证医学的原理,针对临床问题进行查证、用证的初步能力。
(8)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能力。
(9)具有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10)具有与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卫生从业人员交流的能力。
(11)结合临床实际,能够独立利用图书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能用1门外语阅读医学文献。
(12)能够对病人和公众进行有关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3)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医学院校制订的教育计划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协同,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课程计划
(1)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
(2)制订课程计划需要教师、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3)课程计划要明确课程设置模式及基本要求。
(4)医学院校应积极开展纵向和(或)横向综合的课程改革,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课程
计划必须体现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课程设置应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二者之间的比例可由学校根据实际确定。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的方法,鼓励应用引导式、问题式、交互式等模式。
进入生物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教学阶段,鼓励采取小班、小组方式教学。
3.科学方法教育
医学院校应在整个教学期间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1.医学院校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课程计划管理,这一职能机构承担在医学院校领导下的课程计划制订操作、信息意见反馈、规划调整等具体工作,主持课程计划的实施。
2.课程计划管理必须尊重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方代表的意见。
理论课程
1.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医学院校必须在课程计划中安排思想道德修养课程。
2.自然科学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自然科学课程,为医学生学习医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打下基础。(自然科学课程通常包括数学及物理学、化学等)
3.生物医学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适量的生物医学课程,为医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生物医学课程通常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的内容,还包括体现生物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
4.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
(1)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医学伦理学课程通常包括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卫生事业管理等学科的内容)
(2)课程计划中应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常包括文学艺术类、医学史等知识内容)
5.公共卫生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公共卫生课程,培养学生的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使其掌握群体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公共卫生课程通常指预防医学和卫生学等课程,涵盖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以及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等有关内容)
实践教学
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临床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教学,提倡早期接触临床,利用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临床医学课程通常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包括传染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口腔医学、皮肤性病学、麻醉学、急诊医学、康复医学、老年医学、中医学、全科医学、循证医学等课程的内容和临床见习,还包括体现临床医学内容的整合课程等形式的课程)
课程计划中必须制定临床毕业实习大纲,安排不少于48周的毕业实习,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和能力。(临床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制订和执行诊疗计划、临床操作、临床思维、急诊处理、沟通技能等)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医学院校必须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配备适当数量的教师,保证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适应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需求;必须明确规定教师职责;被聘任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与其学术等级相称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承担相应的课程和规定的教学任务;必须定期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估检查。教师数量必须符合学校的办学规模和目标定位,满足教学、科研、教学改革需求的需要。教师队伍结构包括医科教学人员与非医科教学人员、全职与兼职教师、教师职务及学位比例等。
医学院校必须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和教师职责的有效履行。有明确的师资政策并能有效执行,保证教学、科研、服务职能的平衡,认可和支持有价值的业务活动,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必须建立教师直接参与教育计划制订和教育管理决策的机制,使教师理解教学内容和课程计划调整的意义;必须制订教师队伍建设计划,保证教师的培养、考核和交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服务职能包括卫生保健系统中的临床服务、学生指导、行政管理及其他社会服务工作。对有价值的业务活动的认可应通过奖励、晋升或酬金来实现。师资交流应包括教师在本学科领域内、学科领域间以及校际、国际交流,特别强调医学院内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教师间的沟通交流。
1.医学院校必须有教育专家参与医学教育的决策、教育计划的制订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建立与教育专家联系的有效途径,能证实在师资培养和医学教育中发挥教育专家的作用。
3.教育专家是医学院校研究医学教育问题、过程和实践的专门人才,包括具有医学教育研究经历的教师、管理专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教育专家可由学校的某一教育单位提供,也可以从其他高校或机构聘请。
设备资源
1.医学院校必须有足够的基础设施供师生的教学活动使用,对基础设施定期进行更新及添加,确保教育计划得以完成。
2.使用先进科学仪器装备实验室,保证医学实验教学、技能训练的完成。
3.基础设施应包括各类教室及多媒体设备、小组讨论(学习)室、基础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临床示教室、临床模拟技能实验室及设备、教学考核设施、图书馆、信息技术设施和因特网接入、文体活动场所、学生公寓等。
1.医学院校必须拥有不少于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医学类专业在校学生与病床总数比应达到1:1。
2.建立稳定的临床教学基地管理体系与协调机制,确保有足够的临床教学基地满足临床教学需要。
3.加强对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
4.加强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良好稳定的业务关系,为全科医学和公共卫生的教学提供稳定的基地。
5.临床教学基地必须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临床教学的领导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档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特别是加强对临床能力考试的管理。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病床数必须满足临床教学需要。
7.临床教学基地按与医学院校的关系及所承担的任务,基本上可以分为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三类。教学医院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有省级政府部门认可为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的资质;学校和医院双方有书面协议;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包括部分临床理论课、见习和实习在内的全程临床教学任务;有临床教学规章制度、教学组织机构和教学团队;有1届以上的毕业生证明该医院能够胜任临床教学工作。
医学院校必须拥有并维护良好的图书馆和网络信息设施,必须建立相应的政策和制度,使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能有效地用于教学,使师生能够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自学、获得信息、治疗管理病人及开展卫生保健工作。
教学经费
1.医学院校必须有足够的经济支持,有可靠的经费筹措渠道。教育经费投入应逐年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必须保证教育计划的完成。
2.依法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教育预算和资源配置的责任与权力,严格管理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3.学校收取的学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其中教学经费及其所占学校当年会计决算的比例必须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4.教育经费预算视各医学院校或区域的预算惯例而定。鉴于医学教育成本较高,医学院校生均拨款额度标准应高于其他学科。
质量保障
教育计划必须考虑与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有效衔接,并使毕业生具备接受和获取继续医学教育的能力。
1.学业成绩评定体系
医学院校必须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积极开展考试方法的研究,应用和借鉴各种先进的考试方法,如多站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等。对学生考核类型及成绩评定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以便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
评定体系包括形成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包括测验、观察记录、查阅实习手册等,终结性评定包括课程结束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等。
2.考试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评价活动必须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提倡进行综合考试,以鼓励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提倡学生自我评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形成。考试频次和类型应注意发挥考试对学习的导向作用,避免负面作用的产生。
3.考试分析与反馈
在所有考试完成后必须进行基于教育测量学的考试分析,应将分析结果以适当方式反馈给有关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并将其用于改进教与学。考试分析包括整体结果、考试信度与效度、试题难度与区分度,以及专业内容分析。
4.考试管理
管理部门必须制定有关考试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专门的组织、规定相应的人员负责。医学院校应对教师开展考试理论的培训,以提高命题、考试质量。
1.教育评价机制
(1)医学院校必须建立教育评价体系,使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育评价活动,形成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运行机制,以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及各个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教育评价必须覆盖各个教学环节,其重点是对教育计划、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状况的检测。
2.教师和学生的反馈
医学院校必须确定相应机构,系统地搜集和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意见,以获得有效的教学管理信息,为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利益方的参与
(1)医学院校的教育评价必须有领导、行政管理人员、教职人员和学生参与。
(2)教学评价必须有政府主管部门、用人单位、毕业后受教育机构的积极参与,并考虑他们对教育计划提出的改进意见,让他们获知教育评价的结果。
4.毕业生质量
(1)医学院校必须建立毕业生质量调查制度,从医学毕业生工作环境中搜集改进教育质量的反馈信息。
(2)必须将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业务能力、职业素质及就业情况等有关信息,作为调整教育计划和改进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1.管理
(1)举办医学教育的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医学教育管理机构,承担实施教学计划等职能。
(2)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及操作程序。
(3)设立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组织,审议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及科研等重要事项。
2.医学院校领导
医学院校必须明确主管教学的领导在组织制订和实施教育计划、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方面的权力。
3.行政管理人员
医学院校必须建立结构合理的行政管理队伍,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承担相应的岗位职责,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计划及其他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4.与卫生部门的相互关系
医学院校必须主动与社会及政府的卫生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和交流,争取各方面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卫生相关部门包括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医学研究机构、健康促进组织、疾病控制机构和卫生行政管理及协调机构等。
培养模式
一、医学与人文相融合,术德兼修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进行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方案构建了“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医学思想教育模式。
1.加强课堂教学,提升思想道德素养:第一,加强课程思政,教师在专业授课过程中,以医学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科学素养和时代精神为内涵,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第二,增设医学人文选修课程,设置人文基本素质、道德伦理素质、人格艺术修养、交往沟通能力4个模块,开设相关选修课程31门,如近代湖湘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国学经典导读、影视欣赏等。
2.强化校园文化,提升综合文化素养:第一,打造校园精品人文活动,开展“校长第一课”“校友讲坛”“医学人文论坛”等活动。第二,发挥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成立学生社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第三,做好班主任工作,专业任课老师担任班主任,重点做好学业辅导,并着力组织好班级团建、团组织生活会、青年大学习等活动。
3.开展社会实践,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第一,开展校内活动,通过一系列医疗诊断技能实训、临床思维训练,国家卫生政策宣讲,参观抗疫精神展览、中医药博物馆等活动,增强职业归属感和使命感。第二,组织校外实践,建立长效稳定的社会实践平台,高校-政府-社会三方合作,开展顶岗实习、下乡调研、社区义诊、公益服务、支教活动等活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
二、基础与临床相融合,学用结合
贯彻“多临床、反复临床、早期接触临床,后期回归基础”的教学理念,多方位布局,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1.强化课程设置:第一,整合课程,建设“以基础理论为依托的验证性实验、以课程整合为依托的综合设计性实验、以科学研究为依托的研究探索性实验”的多层次课程体系。第二,开设选修课程群,增加临床相关选修课程,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如基于症状的临床技能与思维训练、临床病原生物学、临床药理学等。
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情境式教学能创设临床情境,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获得临床经验。案例式教学采取临床案例的形式,缩短基础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提高教学效率。
3.开展课外临床实践:第一,成立临床兴趣小组,把课堂搬进病房,尽早培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第二,开展临床冬(夏)令营活动,寒暑假组织低年级学生临床见习,让学生提早到医院熟悉病房环境,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4.举办基础教学培训:编写与临床知识密切相关的实习专题辅导资料,举办对学生临床实习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解剖、生理、生化、病理、病生、药理等方面讲座专集。同时,实习点定期举办基础教学班,邀请优秀基础课程授课老师与临床医生、学生交流。
三、学习与科研相融合,学研并进
把科研创新能力贯穿于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让科学研究融入专业培养,激活科研育人功能,构建课程融入、科创活动与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系统性培养机制,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1.强化课程融入,培养科研思维: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实验教学和设计性实验,增设创新学分,开设《医学科研方法与循证医学》《医学文献检索》《医学信息学》等系列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把专业课程教学融入学术前沿,开展研究型教学,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
2.开展科研活动,培养科研素养举办国医大师系列讲座,开设杏林学术讲坛,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定期举办科研基本功和实验室操作培训,使学生掌握科研方法。开展动物实验技能大赛、实验设计大赛、论文比赛、创新论坛等活动,提高学生科研素养。
3.增强科研实践,提升科研能力:指导学生组建团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生、导师和学院三级全程指导和督促项目开展。每年举办级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大赛、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系列学科竞赛,选拔和培育优秀的团队和项目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开展助研计划,邀请学生参与教师团队和课题,让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和研究。
四、专业与中医相融合,中西互补
中医特色融入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构建中医药特色课程、课外实践和中医育人文化链,厚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懂中医、爱中医”的中医情怀。
1.建设中医药特色课程体系,熟悉中医药知识:开设中医学概论必修课程夯实中医基础知识。同时,开设《中医经典选读》《泛血管疾病的中西医诊疗思维综合训练》《诗意本草》等自建课程,提高学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
2.开展中医药特色课外实践,提升中医药素养:成立中医药学术类和中医药文化类社团,定期举办特色活动,培养学生中医药科研兴趣。开放中西医结合心脑疾病防治等5个省重点实验室,鼓励中西医交叉融合研究,立项中西医结合研究课题,提高学生中医药科研思维和操作能力。
3.打造中医药特色育人文化,培植中医情怀:鼓励专业课程融入中医药特色文化,充分融入中医药人文元素与人文精神。打造药植园—图书馆—雕像—展览中医药文化长廊,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代表院校:湖南中医药大学
一、构建有效体制,推进协同创新
学校为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建立了学校、政府和用人方共同参与的育人、留人和用人的校内外协同体制,形成了“医教、校地、家校”协同育人格局。
1.校内协同:建立了学校、院系和科室三级联动的协同管理培养体系,构建了适应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及健康管理等“六位一体”服务需求的教学体系。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和多个工作组,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有序推进相关工作。率先在贵州省成立了全科医学系,组建了相应的党政机构,设立了包括全科医学教研室在内的8个教研室,成立了全科医学科及相应的病房。召开相关利益方参与的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方案论证会,构建了适应“六位一体”服务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2.校外协同:采取开展课题研究、基层调研以及与卫生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座谈等方式来了解基层人才需求和破解人才留用难题。将研究成果提供给政府,作为政府制定政策的依据。围绕学生“来自农村、服务家乡”的意愿,提出了“县域招生、属地就业”的生源地招生就业办法和梯度式岗位激励政策来鼓励毕业生到边远乡镇就业办法。通过用人单位参与在校生管理、学生早期与工作单位接触等措施增强其归属感。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开展学生家访活动,从家长的角度了解学生思想、生活以及身体状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活动,为全科医学生成长成才铺设道路.
二、改革培养机制,优化培养过程
1.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养成,理论、实践、人文有机融合,医教、校地、家校有机协同的“三养成、三融合、三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集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及健康管理“六位一体”服务需求的医学人才。
2.以能力提升为主线,实施全程实践教学:学校把早临床、多临床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结合、三个平台、四种能力、五个模块”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即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虚拟仿真与真实实验相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依托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军事训练、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见习实习、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初步临床能力和全科医疗基本能力。
3.以长征精神为引领,巩固专业思想:发挥老区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实施以长征精神为引领,结合感恩教育、励志教育、家访活动、少数民族特色文体活动等,激励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信念。以开展长征精神“十个一”工程、优秀毕业生代表报告、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励志报告以及道德讲堂巡讲等活动,激励同学们扎根基层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定期开展困难学生家访,强化家校协同育人;将少数民族特色、学生身体健康等状况相结合,开展民族知识竞赛、健康伴我跑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实施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
代表院校:遵义医科大学
数据统计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临床医学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80000-85000人。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内科学、外科学、急诊医学、临床医学、肿瘤学眼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神经病精神卫生学、 麻醉学
就业方向
内科医生、事业单位人员、外科医生、儿科医生、综合门诊/全科医生、放射科医师、眼科医生/验光师。
开设院校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5 15:13
目录
概述
设置背景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