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堂是一种传统民俗音乐艺术形式,流传于赣东北地区(江西
上饶一带),为群众喜闻乐见。从事这种传统民俗音乐的组织,叫“串堂”班社。其成员都是业余的,平时该干啥干啥。有人邀请,他们就聚集起来,走村串户,堂前一坐,吹吹打打,说说唱唱,故名“串堂”或“打串堂”。一个“串堂”班社,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人人都能吹拉弹唱、敲击演说。
民俗起源
串堂这一种传统民俗音乐,产生于
北宋末年(早于“弋阳腔”)的广信和饶州的乡村。其早期剧目杂以民间小调,耳口相传。到了明清,便有了折子(剧目抄本),并广泛流传于
赣东北、闽北和浙西。从事这种民俗音乐的组织,叫“串堂”班社。其成员都是业余的,平时该干啥干啥,有人邀请或逢年过节,他们就聚集起来,走村串户,堂前一坐,吹吹打打,说说唱唱,故名“串堂”或“打串堂”。
串堂班是一种民间音乐组织,成员一般六到八人,有的是以此为生的乐队,有的是农闲时临时邀集而成,如今基本上是后一种。串堂班有大锣、云锣、小锣、鼓、钹、唢呐、笛子、二胡、京胡、三弦等乐器。每人擅长二三种乐器,班主由文、武场技巧全面者担任。
主要乐器
“串堂”的主要乐器,有锣、鼓、钹、箫、笛、板、唢呐、胡琴、三弦等。
主要剧种
“串堂”的主要剧种有
赣剧、徽剧、京剧、采茶剧、越剧、黄梅剧等。
主要剧目
“串堂”的主要剧目有《过街锣鼓》、《十番锣鼓》、《拔子调》、《满堂福》、《麻姑上寿》、《观音送子》、《龙凤配》、《郭子仪上寿》、《穆桂英挂帅》、《玉堂春》、《碧桃花》、《八仙飘海》等。据了解,赣东北各地主要剧目总数有100多个。
历史沿革
“文革”以前,赣东北各地人口较多的自然村,至少都有一个“串堂”班社;聚族而居的村,“串堂”班社属于宗族。村里每逢社火庙会、迎神赛会、求雨祈福、节日舞灯等宗教娱乐活动,人家结婚、做寿、建房、生子等喜事,都要请“串堂”班热闹热闹。
“串堂”演出,鼓乐铮铮,琴声悠扬,曲调欢快。操琴的,打鼓的,唱戏的,无不投入。音乐和唱腔,或与地方与民歌小调相结合,或圆润清丽,或粗犷豪放,或委婉甜美,或厚朴雄浑,或如清泉幽咽,或如飞沙走石,或如皓月流水,或如翻江倒海。
村里请了“串堂”,村人就将条凳竹椅把“串堂”围个严实。在厅堂演唱的,大门被堵塞。在屋外晒场演唱的,孩子们则悄悄爬上枣树或梨树,一边吃着,一边看热闹,还用光脚丫子在树干上击着节拍。
“鼓儿敲,唢呐响,二胡一拉心飞翔。这家邀,那村唱,唱得人心乐陶陶。”
“唢呐声声喜事来,深情并茂显身手,小鼓敲出家家乐,二胡一响嗓子痒,我也上场来一曲,大家都来打串堂。”
“夜天深更半,处处有戏看,鸡叫天要亮,串堂还在响。”
这些民谚,说明了“串堂”这种民俗音乐在赣东北民间流传之广之深之魅力。
改革开放初期,“串堂”这种民间民俗音乐艺术一度得到发扬光大。人们抹去乐器上的尘埃,各地各村都恢复了“串堂”班社。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乡村里的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了,加上年轻人对这种古老曲艺兴趣的降低,各地乡村里的“串堂”班社已所剩无几。
铅山县紫溪乡9个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村村都有2个以上“串堂”班社,共有22个。如今,只在排山村和汪源村还各有1个,而且这两“串堂”班社的成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一年中难得有几次演出活动。就在10几年前,弋阳县港口镇每个稍大一点的村子也都还有1个“串堂”班社,但现今全镇也只剩下3个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戏曲之乡鄱阳县还有1000多个“串堂”班社,据说如今已不足百个了。
上饶县清水乡左溪村有一个祖传的“串堂”班社——“青峰堂”,创立于明末清初。清光绪年间,它第八代传人张尚麟纳广信各派“串堂”名师之长,技艺精绝,声名广播赣东北,是饶(饶州府)、信(广信府)“串堂”中的奇葩。上个世纪80年代,它的第十二代传张宗权、张宗诚兄弟俩,在杨家畈、刘家坞、济腰等邻村培养了一批“串堂”接班人,其徒弟遍及上饶县的清水、汪村、湖村、枫岭头等乡镇。但近几年来,出自这个王牌“串堂”门下的班社,多偃旗息鼓了。
“正月里,鼓儿敲,唢呐响,拉二胡,打串堂”,这是牛年春节上饶城乡流行的新民谣。农历牛年春节,上饶各地打串堂、“抬阁”、“跳脚龙灯”、庙会、饶河调、弋阳腔、赣剧、徽剧、南方唢呐、桥灯、板灯、马灯、傩舞、畲舞、抛绣球、“武状元游街”、茶道等富有上饶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随处可见,城里的公园广场,乡村的村头村尾,处处都可听到串堂音乐响。
近几年来,上饶市把串堂列为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文化宣传部门结合文化建设,尤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恢复了这一传统民俗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