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窑
东晋磁窑
丰城窑历东晋、南朝、直到隋唐,是一处延续烧造时间较长的瓷窑之一。
由来
在今江西丰城寺前山一带,又称洪州窑,因唐代丰城属于洪州故名。始烧于东汉晚期,发展于东晋、南朝,唐代中期达到鼎盛时期,晚唐五代时期逐渐衰落。早期所烧器物与江西地区东晋、南朝墓葬出土物近似。隋代高足盘心印有多种花叶纹饰,其造型纹饰与各地青瓷大体相同。唐代釉有青、褐二色,与陆羽茶经
历史简介
丰城窑位于江西丰城市曲江乡的罗湖村。遗物散布在赣江西岸的红土丘陵地带距岸1公里许。窑址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范围广大,遗物十分丰富。
罐、壶、钵、盘、碗等各个时期都有烧制,其基本形制也延续下来。遗物中盘是该窑最具特色的一种器物,敞口,有大有小,均为小平底足,足稍内凹,盘心施弦纹数道,内刻莲实纹,这类盘在江西曾有不少出土,都是该窑的产品。只有一类盘心印以蔷薇花、梅花、宝相花等穿插组成的圆形图案,这种盘南北各地的隋墓中常有出土,是隋代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之一。盏托的形制与盘相同,惟盘心凸起一圈,以承托茶杯。碗的形制多样,一种深腹碗,口微敛、平底足、器体呈大半球形,有的器身刻划莲瓣纹,纹饰凸起,分单层、双层,或仰覆莲瓣等,刻法各异,它与刻莲实纹盘一样,具有南朝至隋代时期瓷器的特征。瓷砚为圆形,周有水槽,砚面凸起或下凹,下承以三五个蹄足,具有南朝至隋代瓷器的风格。隋代典型器物之一的高足盘,浅形,下承以喇叭高圈足,丰城窑中也大量烧制。高足杯为浅碗式,下承以高喇叭形圈足,杯心印有兰花纹,也应与高足盘一样,具有隋瓷的特征。另一种深腹高足杯,下承以细喇叭圈足,杯口沿施凹弦纹两道,此种器物在江西清江隋墓中曾有出土,形制釉色也十分近似。唾壶的足径一般均大于口径,器形稳重,也是隋代瓷器中的常见之物。
丰城窑瓷器釉色有青绿、黄褐或酱紫等色。但是由于胳质比较粗糙,因而在胎胚上先上一层白色化妆土'然后施釉’烧成后瓷釉一般明亮,青中泛白,玻璃状透明。多数器物釉层开细小纹片,有垂釉现象。
丰城窑的窑炉是依山而建的龙窑,窑床倾斜度为150~190,窑向北偏东30度,长18米,宽1.8米。龙窑,南方各地瓷窑普遍使用,烧成温度约在1200℃左右。丰城窑瓷器的青绿釉色尚在还原焰中烧成,但釉色不稳定,在窑炉结构或装烧技术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系烧成时还原气氛仍不稳定所致。
丰城窑瓷器的装饰,有褐色斑点排列成连珠状装饰以及刻划花、印花和捏塑等多种手法。常见的纹样有莲瓣纹、莲实纹、梅花、水波、篦纹、弦纹等,还有柏树、蔷薇、宝相花等,莲瓣有单瓣、重瓣之分,有时与莲实纹同时装饰一件器物,有时各种花纹穿插组成各种图案。
参考资料
丰城窑.爱淘瓷网.2012-8-2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12:02
目录
概述
由来
历史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