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型威力枪弹是一种步兵武器装备,其出现有效的解决了
自动步枪的射击控制问题,亦统一了班用武器的弹药以简化后勤部队的工作量,更使全自动射击武器成为各国军队的主要步兵武器装备。
美国首先在
第二次大战前夕,开发了半自动的
M1卡宾枪和其专用的
.30卡宾枪弹(7.62 X 33毫米),可算是第一种正式被采用的中间威力型枪弹,但其威力偏低而没有被认为是适合于正规进攻战斗使用,主要作为防卫或特种作战用弹药。严格地来说,这种弹药并不能算是真正的中间威力型枪弹,因为其
枪口动能只有1190J,而标准的中间型枪弹的枪口动能应为1400J~2000J。
传统的步枪弹在用于
自动步枪时威力过大,在全自动射击时无法有效的控制枪支的跳动和后座力的撞击。而冲锋枪使用的手枪子弹在中远距离上威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34年,德国开始研究开发短药筒步枪弹,以兼顾威力与连续射击时控制射击精度。这类短药筒弹药被称为中间威力型枪弹。它的
有效射程相应缩短了。因为根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步枪作战距离缩短,大多在400米距离以内开火。在最初这种降低射程的思路并不被接受,传统的远射程的思路很难被改变。
1941年,德国研制成功并开始生产7.92×33毫米步枪弹,弹壳长由原7.92×57毫米标准步枪弹的57毫米减至33毫米,装药量由约3克减至约1.6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纳粹德国首先为部队装备了发射7.92毫米中间型威力枪弹的
StG44突击步枪。随后在1943年,前苏联也研制成功了威力和尺寸介于手枪弹和步枪弹之间的中间型枪弹——7.62×39毫米M1943式枪弹。
越战时期美国的
M14自动步枪作战效能不良,他们随即改为直接使用小口径步枪弹的
M16突击步枪,其后苏联亦在1970年代以7.62 x 39毫米M1943弹为蓝本另行发展了5.45 x 39毫米枪弹,供小口径的AK-74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