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中由于高度的变化或潜水时深度的变化,大气压力也随之产生变化,咽鼓管功能不良,不能及时调节鼓室内压力,致使鼓室内外压力不平衡造成中耳创伤称为中耳气压伤。鼓室内负压可引起黏膜下组织的血管扩张而致血清漏出,甚至出血,形成中耳积液或积血。
正常人咽鼓管每分钟开放多次,睡眠时每5秒亦可开放一次。飞行下降中若每秒下降15m,多不发生损伤。特别是密闭座舱气压变异缓慢,不致发生中耳气压性损伤。但当离地面愈低,下降速度过快,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气压差,若无主动通气动作时,易发生中耳气压性损伤。潜水时,可因下降时未能自行吹张咽鼓管以恢复中耳压力与外界压力之平衡而导致鼓膜破裂。
鼻及鼻咽疾病,如急慢性
鼻炎、急慢性
扁桃体炎、
腺样体肥大、鼻部变应性疾病、鼻咽部肿瘤、咽肌
瘫痪、下颌关节病及牙齿合不良等,皆可影响咽鼓管通气机能,为发生气压性中耳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鼓室内负压可引起黏膜下组织的血管扩张而致血清漏出,甚至出血,形成中耳积液或积血。鼓膜本身随着中耳负压的加重,可出现内陷、充血、黏膜层与纤维层剥离,甚至穿孔。因此,患者表现出突感耳闷、
耳鸣、
头痛、头晕等症状。轻者仅感耳闷,重者可耳痛、
耳鸣及吸力减退明显。因鼓室积液、积血不易吸收,可持续数日不愈,个别严重者全鼓膜皆可充血,偶可见
鼓膜穿孔。反复多次损伤后,鼓膜常内陷、增厚,活动度差,呈传音性聋。
需要和其他耳部病变,如
中耳炎等鉴别。
中耳炎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
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
感冒后。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
症状轻微、鼓膜轻度充血者,休息数小时或1~2日多可自愈。鼓膜充血明显,鼓室内有积液者,可行咽鼓管吹张,使积液逸出。同时行超短波治疗,促进积液吸收。若经治疗积液或积血不吸收,可行鼓膜穿刺或鼓膜切开术,术后进行咽鼓管导管吹张,使积液或积血排出,避免积液化、气机化形成粘连,经久不愈。
中耳气压伤应重预防。教会乘员怎样做吞咽及捏鼻鼓气方法,对飞行人员主要做咽鼓管肌开放训练,包括吞咽、提喉、软腭运动和下颌运动等方法。
感冒时在乘机前宜于鼻内滴用1%麻黄素液,使鼻腔通畅,咽鼓管不致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