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貘
貘科貘属动物
中美貘(学名:Tapirus bairdii)是貘科、貘属哺乳动物,又名拜氏貘。体长约200-250厘米,肩高120厘米,尾长6-12厘米,体重超过300千克,鼻部与上唇发育成厚而柔软的筒状吻,全身棕黑色,头和颊部的颜色较浅,唇边、耳尖、喉和胸部有白色斑块,前足4趾,后足3趾,是奇蹄类中仅有的前足4趾的动物。
形态特征
中美貘是三种美洲貘中体型最大的,也是墨西哥到南美地区所见的最大陆生哺乳动物。与其他的貘一样,它们的鼻子较长,可以灵活伸缩。前肢为四趾,后肢为三趾。视觉差,嗅、听觉灵敏,性机警、胆怯。体长约180~250厘米,肩高73~120厘米,尾长5~13厘米,体重150~300千克之间,平均体重超过230千克。
全身深棕色或红棕色,头和颊部的颜色较浅,唇边、耳尖、喉和胸部有白色斑块,这是中美貘独有的特征。背部有一条又长又窄的鬃毛,但并不明显。腿短且细长,可以让它们适应快速运动穿过矮树丛。鼻子和上唇较短,肉质喙,用于寻找食物和检测触觉刺激。它们的眼睛都很小,耳朵很大,直立,为椭圆形,不能动。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中美貘栖息在海拔3600米的地区。栖息在有池塘和溪流(潮湿的热带雨林、热带亚落叶林和山地云雾林)、棕榈沼泽、帕拉莫、红树林、河岸林和演替植被(由自然干扰引起)的森林地区,以及覆盖中等海拔山脉顶部的狭窄橡树林地带。食物和水是它们选择栖息地的重要标准。
生活习性
食性
中美貘以水生植物的枝、树叶以及岸上其他野果、牧草为食。
活动
中美貘主要营单独生活,在繁殖季节也会聚集在一起,属夜行性动物,但也可在白天活动。由于其庞大的体型,散热比较困难,因此夜间活动可以避开一天的高温。中美貘善于游泳和攀登,能快速地越过崎岖的道路。行走时的轨迹呈锯齿状。一般居住在水的附近,尤其喜欢游泳和涉水。
交流感知
中美貘在很大程度上是独居动物,很少有声音通讯。根据在巴拿马罗拉多岛观察的结果,最常见的声音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吹口哨的声音,通常是发出这个声音后,附近的中美貘也发出同样的声音。年幼的貘经常发出高音尖叫,此时雌性就会发现幼崽掉队,会等到重新聚齐再出发。
中美貘最重要的感官是嗅觉和听觉,这两者都是用于寻找食物和检测的威胁,还可以通过气味找到附近的貘。由于眼睛小,因此眼睛似乎并不是一个重要的认知方式。
分布范围
中美貘分布墨西哥、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共和国、哥伦比亚西北部,历史上分布于萨尔瓦多(已灭绝)。它在厄瓜多尔的分布存在不确定因素。
繁殖方法
中美貘为一夫一妻制,共同守卫领土。可以在一年的任何时间繁殖,但育种经常是在雨季来临之前。妊娠期是390~400天,孕期13~13.5个月,每胎一只,繁殖成活率只有0.7。
幼崽刚出生时平均体重为9.4千克,毛发为红褐色,带有白色的斑点和条纹,这些印记在成长过程中逐渐褪去。一年后断奶,1~2年后独立,3~5岁性成熟。寿命20~25年。
保护现状
物种现状
有报道称,尼加拉瓜加勒比海沿岸(Jordan等人,2010年)和巴拿马(Meyer等人,2013年)的贝尔德Tapir种群状况未经证实或被认为已经灭绝。尽管有这些新记录,但由于该地区现有的威胁,预计该物种的数量将持续下降。此外,一份新的报告揭示了该物种在巴拿马中部的极端罕见,人们认为该物种居住在那里。尽管一些估计表明,某些国家的种群数量可能更高,但IUCN认为,先前评估的总种群估计值被大大高估了。
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的Mosquitia地区特别重要,因为该地区面积大,种群密度低,但由于该地区到处都有猎人,中美貘种群密度可能较低。该区域可能包含500-600个成熟个体。
尽管有人认为该物种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存在于萨尔瓦多(Sanchez-Nuñez等人,2007),但还没有新记录的出版物。Indio Maiz、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的森林可能有大约600-800个成熟个体。剩下的成熟个体主要分布在小而孤立的森林遗迹中,这些遗迹不太可能与这些核心地区相连。在墨西哥、伯利兹和危地马拉的玛雅森林中,可能有存活的种群,此前估计约有1000-1500只。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致危因素
贝尔德种群减少的主要因素仍然是栖息地破坏和局部狩猎(Castellanos等人,2008年,Brooks等人,1997年)。该物种繁殖率低,更容易受到这些威胁(Brooks等人,1997)。
2001年至2010年间,墨西哥和中美洲的森林栖息地净损失179405平方公里,这与木本/种植园和农业/草本混合植被的增加有关;在此期间,墨西哥、伯利兹和危地马拉的玛雅森林以及尼加拉瓜的加勒比海岸的森林砍伐率最高(Aide等人,2012)。森林砍伐不仅减少了森林的扩展,还改变了它们的空间模式,导致栖息地支离破碎,并导致了遗传上孤立的中美貘种群。尼加拉瓜生物圈保护区和其他保护区的森林砍伐率持续居高不下,尼加拉瓜种群受到严重威胁(C.Jordan pers.com.)。
据报道,狩猎对一些貘种群有显著影响,在压力大的短期内显著增加了它们灭绝的机会(Castellanos等人,2008年;García等人,2010年;McCann等人,2011年)。在狩猎压力较低的地方,可能不会导致种群灭绝(Dunn等人,2011)。据报道,危地马拉(García等人,2010年)、洪都拉斯(Dunn等人,2011年,McCann等人,2012年)和尼加拉瓜(Koster 2007年,Jordan等人,2014年)都有狩猎活动;以及之前在哥斯达黎加(Castellanos等人,2008年)。哥斯达黎加以前曾报道过运动狩猎(Castellanos等人,2008年)。
其他威胁包括疾病传播给与家畜共存的野生貘(Cruz等人,2006);墨西哥记录了火灾事件;被捕获作为宠物交易的小貘;墨西哥报告的一种新的威胁是,行为异常(可能是由于疾病)的迷失方向的中美貘在人类定居点被杀死或捕获(G.O’Farrill pers.com.)。
特别令人担忧的是,气候变化将加剧墨西哥卡拉克穆尔保护区干旱的严重程度,并导致北部地区的中美貘急剧减少,这可能会影响整个地区中美貘的保护(O’Farrill等人,2014)。
在伯利兹,塞尔瓦玛雅人的持续分裂正在威胁中美洲北部贝尔德的貘种群。在Chalillo大坝正在修建的地区尤其如此,因为建筑工人正在非法猎杀中美貘(S.Matola pers.com.)。在巴拿马,主要威胁似乎是狩猎和栖息地丧失。
保护措施
该物种分布在其范围内的几个保护区,包括一些大型生物圈保护区、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comarcas(巴拿马的土著领地,占了中美貘栖息地的很大一部分)和其他中小型保护区。墨西哥(Mendoza等人,2012年)、伯利兹(Waters和Ulloa,2007年)、危地马拉和尼加拉瓜,以及可能的其他国家,也有重要的适宜栖息地,但没有受到保护。
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进行区域性审议。然而,这些法律在分布范围内受到保护,但在许多地区往往得不到执行(Brooks等人,1997)。
墨西哥制定了中美貘“西班牙保护行动计划”(Specie的保护行动计划),目标涉及栖息地和种群的保护,以及研究和保护目标。
洪都拉斯制定了“洪都拉斯国家保护计划”(洪都拉斯贝尔德保护中美貘),其中包括4条行动路线:栖息地和野生种群保护、迁地保护、环境教育、治理和公民参与。
贝尔德河的部分河段还不确定。例如,“厄瓜多尔Tapires保护国家战略”(Tapir的厄瓜多尔国家保护战略)将确定中美貘是否在该国出现列为优先事项。
扩展阅读
貘在《山海经》中有记载,是一种奇幻生物,距今已有3500万年。传说中,他们以梦为食,吞噬梦境,也可以使被吞噬的梦境重现。
参考资料
Baird's Tapir.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8 08:5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